本文沒啥目的,大家自己看,自己品味。 問題如下:
回答如下: 當然不是。 這個事情的重點在于劉邦對于呂氏勢力的防備,希望在自己在世時,能夠剪除呂后的一個重要羽翼,而且,也根本不是什么“秘密殺掉”,而是派陳平帶著周勃一同宣詔代將,斬殺樊噲。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記載:
這是兩人的實際關系,并不是“妹夫”,而是“連襟”,正因為是“連襟”,所以在諸將中最為親昵。 但是,這種親密關系,在劉邦即將不久于人世時,就成為了重要的隱患:
這句話是說,英布謀反時,漢高祖劉邦還沒有出征之前,曾經病情嚴重,不愿意見人,命令看門的郎宦不得允許群臣進入,所以,周勃、灌嬰等都不敢進入。 十多天后,樊噲沖入宮門,帶著大臣一起進入。只見劉邦自己枕著一個宦官在躺著,樊噲痛哭流涕說,你和我們一起在豐沛起兵定天下,何其壯勇,而今,天下安定,你又何其憊懶? 這些話,都還算是好話,后面就不好聽了。 且你病情嚴重,大臣們都很緊張,不接見我們這些人議事,難道只對著一個宦官……注意,這之后的“絕乎?”已經直指高祖將死,而接下來的質問是,難道你沒有看到趙高在秦始皇死后廢立的事兒嗎? 劉邦聞言笑著起身。 這里,劉邦究竟是什么目的,事件有什么背景? 為什么周勃、灌嬰等人領銜,而真正的執政者相國蕭何和呂后沒有反應?反而讓樊噲排頭? 要解釋這些疑問,就要知道此時還發生了什么事兒。 見《史記·留侯世家》:
結合上文可知,劉邦閉門不見群臣,應該就是在漢十一年黥布反時,得病,想讓太子領兵討伐黥布,而從劉邦的行為來看,當時實為“裝病”,否則也就不能“笑而起之”,而因為涉及到讓太子領兵,呂后無計可施,所以,只能讓樊噲假裝“愣頭青”去撞破這個“騙局”。 在大敗英布之后,劉邦病得越厲害,越想換太子,無論重臣怎么勸諫都不聽,就有了商山四皓的出場,而劉邦在看到這四個老頭之后,與戚夫人說道:
也就是我想換, 但是太子羽翼已成,動不了了,呂后是你的主人了!為什么四個老頭子就代表著太子羽翼已成,三解在其他文章里有解釋,日后會發出來。 但是,承認自己失敗的劉邦,也絕不希望自己喜愛的戚夫人和趙王劉如意受到清算,這是他“讓步”的底線,然而,《史記·樊酈滕灌列傳》記載:
也就是說,劉邦快死的時候,有反呂者跟他告發,如果你死了,樊噲會帶兵把戚夫人、趙王都殺了,劉邦大怒,派出陳平和周勃去殺樊噲,奪他的兵權。 注意,劉邦殺樊噲的旨意的真正目的是借人頭警示呂后,不要報復戚夫人和趙王,結果,陳平害怕呂后,只是把樊噲抓回了長安,這個警示作用也就不存在了,尤其是在高祖死了之后,呂后干脆就赦免了樊噲。 綜上所述,劉邦對樊噲的殺心,早在他想換太子的時候,就已經埋下了,因為明顯樊噲根本就不和自己一條心,所以,在將死之際,類似于安排后事,也想把樊噲弄死,削弱呂氏的力量,同時警告呂氏,不要太過分,而且,讓掌握重兵的周勃、陳平與呂氏徹底站在對立面,也有利于形成互相牽制的局面。 只是沒想到,人走茶涼, 一切涼涼。 - E N D -
|
|
來自: where5 > 《歷史解密2秦漢兩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