責任心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礎 干好工作的基礎是什么?有人說是技術,有人說是隊伍?可我想說的是,責任心是干好一切工作的基礎。 因為缺了責任心,我們就會像一個機器一樣,只是按照指令,機械地把數據抄錄下來,其他的事情,我不去想,也不去管。結果呢,工作干了等于白干,不但沒有創造價值,甚至造成了企業的效益流失。 因為有了責任心,我們不但能把本職工作干好,還能主動進行思考,及時發現工作中的問題,并進行研判分析,為企業的生產運行提供參考,最終避免企業的經濟損失。 那么,責任心究竟從何而來呢? 一、思想觀念決定責任心。 雖然,各個企業一直在強調“廠興我榮,廠衰我恥”,但在個別的心中,企業的興衰好壞只是管理者的事情,自己只要“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把工作混過去,就行了。 正是因為有了這種錯誤的觀念,他們就可以把責任心丟到一邊卻毫不臉紅!就可以坦然面對工作中出現的問題而毫不慚愧!就可以任由企業的效益流失而毫不憐惜……結果,看似損失的只是企業的利益,其實,損害的還是自己的利益。因為企業的效益差了,員工的工資肯定會收到影響。 希望這些缺乏責任心的人,認真地反思一下,我們究竟應該這樣對待工作?應該怎樣對待責任?應該樹立怎么的責任心?真正把思想、行動統一到企業發展上來。 二、崗位責任心比崗位責任制更重要。 崗位責任制已經存在幾十年了。可崗位責任制的靈魂是什么?大慶油田供水公司西水源門外的一塊碑石上有——“崗位責任制的靈魂是崗位責任心”。 有了崗位責任制,而沒有崗位責任心,雖然不會導致崗位責任制無法落實,但必然會影響崗位責任制的落實效果,進而影響到企業的管理水平。 只有有了崗位責任心,員工才能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高標準、高質量、高水平地干好工作;只有有了崗位責任心,才能充分調動職工的主觀能動性,彌補管理上或制度上的不足,使制度不僅在正常情況下能執行,更能在復雜情況下執行;只有有了崗位責任心,才能發揮崗位責任制的威力,使崗位責任制真正落到實處。 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把崗位責任心當作我們最基本的職業精神,做事的基本準則,按照“有崗必有責、上崗必擔責、失職必問責”的要求,切實提高責任心,實心實意地把管理責任、操作責任落實到崗位。 三、責任心必須靠管理來強化。 企業的問題,歸根到底是管理問題。看似一個抄表員的問題,其實更是單位的管理問題,是管理不到位的具體體現。 所以,作為各單位的管理者,更應該重視責任心建設。可以針對單位特點和員工特點,建立適應新形勢的管理模式,提高員工的工作責任心和工作質量;可以充分利用廠績效工資二次分配的政策,讓多勞的人多得,讓創效者多得,讓工作質量高的人多得,讓工作責任心強的人多得,用“干與不干不一樣,干好干壞不一樣,虧損與不虧損不一樣,負責與不負責不一樣”,調動員工的工作責任心。可以按照從嚴管理的要求,嚴格管理,保證各項制度的剛性落實,用制度保證責任心的落實。 相信,只要大家都能重視責任心,強化責任心,必將能夠提升責任心,促進各項生產經營任務的順利完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