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昌平第三實驗小學德育主任張學明
北京市昌平第三實驗小學地處昌平最東邊,2012年8月建校,是緊鄰未來科技城北區的第一所小學,教學設施一流,校內外教育資源得天獨厚。
昌平第三實驗小學德育主任張學明說:“目前,學校生源主要來自土溝新村小區,以及鄰近三個村的居民子女和部分來京務工人員子女。從建校之初實驗三小就很注重家庭教育對小學生成長起到的重要作用,因此,學校很重視和家長的溝通與聯系,教育是一股合力,能否讓家長有效地參與到教育中來,也是孩子成長的重要因素。但是,家校互動的效果怎么樣,還得看主角怎么說。”
學生王雨琪:家校配合使我考出了好成績
王雨琪說:“有一次小測驗,我只考了八十來分,心想這下可完了,回家肯定會被媽媽說。出乎意料的是,媽媽并沒有指責我,而是非常和氣地讓我先去寫作業,然后自己在沙發上看卷子,等我寫完后,她又非常有耐心地給我講解每一道錯題的解題方法,最后媽媽說以后再考,要細心去寫,寫完一定要檢查,我覺得非常意外,因為媽媽第一次這么耐心地給我講題。
第二天到學校后我才知道,原來昨天在我們放學前,老師就已經用短信的方式告訴家長,一定不要責備孩子,要耐心把錯題的解答方法告訴孩子。過了一會兒,老師來了,她很和藹地對我們說:‘昨天相信你們已經把錯題改寫完整了,希望以后你們不要再犯同樣的錯誤。當然,錯了不要緊,我們要知錯能改,這樣才是真的學會了。’老師說的話,讓我至今難忘。
從此以后,媽媽經常對我說:‘老師留的作業一定要認真完成,考試之前一定要認真復習,爭取每次考試都能有所提高,加油!’媽媽的話給了我非常大的鼓勵。
在最近的一次考試中,我考出了理想的成績。”
教師魏劍穎:家校互動教育學生,何須怒發沖冠
魏劍穎老師陪伴她的“孩子們”有三年了,她說:“今年我所教的班級升入六年級,我是在他們上三年級時接手的。雖然班里只有19名學生,但是讓我感到比我所教的所有班級都難管理。大多數孩子是外地務工人員子女,尤其有幾個孩子不愛寫作業,我把多年積攢的方法通通用上,有的孩子有了明顯的改變,但還有一個叫張元的學生就是不寫作業,家長找了數次,電話打了n次,到最后他爸爸都不好意思了,表明打也打了,罵也罵了,真的沒有別的辦法了。
幾天后,我要教《幸福是什么》的課文,文章主要講三個牧童在清理噴泉時遇到一位神奇美麗的姑娘——智慧的女兒,在她的啟示下各自去弄明白幸福是什么。十年后,他們通過自己的勞動實踐,明白了幸福的含義。我心里一動,就從這節課入手,解決學生難管理的問題。
在講課之前,我讓孩子們請家長寫一段話,說說他們什么時候最幸福,但是寫完以后不要讓孩子看,放在信封里封好帶給我。上課了,同學們在了解課文內容后,我話鋒一轉:‘同學們,你們知道你們的父母什么時候最幸福嗎?’同學們都搖搖頭,我打開信封,開始閱讀家長寫給孩子的話。我拿出張元父親的信,問他:‘你知道你爸爸寫了什么嗎?’張元的爸爸回憶了孩子上一年級時的一件事:‘我騎自行車接元元回家時,不小心把他的腳弄傷了,看著孩子血淋淋的腳,我流淚了,結果元元哭著說:爸爸,您別哭,我一點都不痛。那時候我覺得自己太幸福了,孩子長大了,知道心疼大人了。’他爸爸的話到此結束了,為了更好地教育孩子,我添加了一些內容并繼續念,‘但是我想我最幸福的還是兒子能跟著老師好好學習,將來成為一個優秀的人。就算每天再苦再累我也是幸福的。’我悄悄觀察張元,他的眼里流下了淚水。
那次課結束后,很多家長和我反映孩子好像變了,很聽話,還有家長說晚上孩子到家給我洗腳,給我捏肩,你們學校搞什么活動了嗎?做個有智慧的教師,藝術地處理問題,同時還要聚集家庭、社會各界的力量,才能讓我們的教育走向美好。”
家長王立芝:培養孩子的好習慣需要家校共育
六年級學生家長王立芝不僅積極參加家校互動活動,還經常反思家校互動的效果,給學校支招。
他說:“我的孩子今年上六年級,聰明,懂事,其它學科的成績都優秀,唯獨英語成績總是在七十多分,經過與孩子長時間溝通,我發現孩子英語成績較差的原因其實就是不太規范的學習習慣造成的。他在家很少學習英語,對老師布置的作業,總是為了完成任務一樣匆匆忙忙寫完就萬事大吉,遇到不懂的知識點就放下不管,沒有及時將漏洞補上,這樣導致問題越來越多,造成英語成績不斷下降,從而對英語學習失去信心,由此可見,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很大程度上決定著學習過程的質量和成效。”
那么,怎樣通過和學校的溝通共同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呢?王立芝說:“在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過程中,我認為老師是策劃者、組織者;家長是執行者、參與者。學校要策劃一些活動來培養小學生良好習慣,提供解決的途徑,家長按照學校的要求去執行、參與,要讓每位家長知道家長教育的重要性,指導家長如何培養孩子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定期聘請專家講解孩子習慣培養的專業知識。家長應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認真聽取老師的指導,虛心學習家庭教育專業知識,提高自身欠缺的知識水平,家校合作共同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
本報記者 張勤
http://blog.sina.com.cn/s/blog_76478e410101o4cu.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