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13日中午結束觀賞銀子巖景點后,馬不停蹄乘車前往遇龍河景點。我們中途在一家飯店吃好中飯后,經過一個多小時的行程,于下午近一點半鐘到達位于陽朔縣境內的遇龍河景點(遇龍橋畔)。 經過導游的買票和安排,我們在遇龍橋下的竹筏碼頭排隊,準備上竹筏漂流。每條竹筏上限載兩位游客,配備一位竹筏師傅。我們站在遇龍橋下的竹筏碼頭邊凝望著眼前已經有數百年歷史的古橋。據資料介紹:遇龍橋建于明代,可見遇龍河的叫法,最早也是從明代開始的。這座橋,可以算得上陽朔縣境內規模最大的古代石拱橋了。它長約60米,寬5米,高9米,單孔跨度為18米,清代同治九年(1870年)加修了石欄,欄上花鳥魚蟲,龍鳳呈祥,十分精美。遠處看去,這遇龍橋橋身壯實高大,古藤纏繞,野花裝點,巍峨而壯麗,讓人平添幾分古風感懷! 我們從遇龍橋碼頭上竹筏,到犀牛塘再返回,漂的是一個短程,是遇龍河竹筏漂流精華段。來回大約四十分鐘。眼前的遇龍河上竹筏是百舸爭流,藍天白云相映,兩岸山巒疊翠,綠草如茵,翠竹蔥郁,樹木成蔭,呈現我們眼前的是一派秀麗的田園風光。遇龍河的水如同綠色的翡翠,水深有五、六米,清澈透亮,置身在這美麗風光中,真有風光美如畫,人在畫中游的感覺!整個遇龍河景區,沒有任何所謂現代化建筑,沒有任何人工雕琢痕跡,沒有任何一點都市喧囂,一切都是那么原始、自然、古樸、純凈,實為桂林地區最大的純自然山水園地。如果把漓江比成“大家閨秀”,那么遇龍河則是讓人怦然心動的“小家碧玉”。
我們竹筏上的師傅動情地說,當年拍攝電影《劉三姐》、《少林寺》、《閃閃的紅星》等片子,都是在遇龍河取的景。我是一邊賞景,一邊拍攝。那天看到的藍天白云下的遇龍河美景,贊嘆不已,駐足心間。 遇龍河畔風光秀,今日觀景終如愿!短短的四十分鐘遇龍河竹筏漂流,欣賞的是美麗的兩岸風光,與其說是老天爺為我們圓了一個藍天白云下游覽小漓江的夢,不如說是對我們這次煙雨中游覽漓江的一個補償。現將本人拍攝的一組美麗的遇龍河風光圖片,呈獻給朋友們一同欣賞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