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圖 / 深瀨昌久 和子由澠池懷舊 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 作者 / [宋] 蘇軾 匆匆忙忙一年又過去,新一年的進度條也開始了。除了立下新的目標,我們大概也容易回想起過往:那些遠去的日子、遠去的事、還有遠去的人,都怎么樣了? 蘇軾從一個充滿禪意的比喻入手,道出了他的體會:“人生到處知何似,應似飛鴻踏雪泥”。飛鴻的起落是飄搖難測的,易化的雪泥則是變動不居的,而過去的痕跡,就像鴻爪印在雪泥上,偶然又縹緲。 嘉祐元年(公元1056年),蘇軾和弟弟蘇轍赴京應試,路過澠池,在僧人奉閑處逗留題詩。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冬天,蘇軾將重過澠池,弟弟蘇轍寫了一首《懷澠池寄子瞻兄》給他。等到他重游故地,眼前竟是老僧已死、舊壁已壞的情景,于是便有了這首感懷的唱和之作。 故人會隨著年歲的增長而離去,題詩會隨著墻壁的破敗而脫落。但似乎有一層意思詩句里沒有明言:到底什么才是更長久的呢?是那些具體的事物,還是心頭的一念呢? 末尾兩句“往日崎嶇還記否,路長人困蹇驢嘶”,似乎道出了端倪,也讓我想起自己在路上的經歷。某次和朋友騎行,曾路過一條榆錢盛放的縣道。此后那條路時常浮現在我腦海,神秘而獨特,具體情境卻又難以言說。最近突然從朋友那里找回了當初的照片,拿在手里多看了幾次后,那奇妙的感覺卻反倒消失了。 想來雪泥鴻爪也好,壁上題詩也好,人只活一次,事也只能經歷一次,大概如此。 薦詩 / 曹僧 2019/01/02 第2123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