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栽培,攀附于木 以木為盆,流露一種溫潤的自然風。 利用木頭上的凹槽、縱溝養育野草花木時,木材的粗曠紋理與植物的綠色細膩成為觀賞重點。 漸漸腐朽的木材身將會成為植物的有機養分,兩個世代的相互提攜襯托,就這樣自然運轉著。 木頭的選擇撿來的木頭不花錢 植物盡其一生,沒有一刻是白活的,提供食物、保持水士景觀、家具、建筑、薪柴,最后還化為有機質重返孕育它們的大地。 木材是最天然的物品,利用前者留下的軀體來栽植,就充如慈祥長者提攜后輩般溫馨,對講究“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種在陽臺上而言,利用它們更可省下一筆可觀的盆體費用。 漂流木是最佳選擇 撿拾漂流木是一舉兩得的善舉,除了自己所需也間接清理環境。巨型漂流木非一般人能力所及,撿拾家中能夠放置,自己操作容易的就行。也不需設定目標,遇到形態合意、大小適中的,即使表面沒有足夠的孔洞縫隙也無妨。 木材的事后加工比起石塊容易許多,只要鉆出幾個深孔,不僅能增加保水力,也讓根系得以迅速進入。還可以挖出足以容納根團的空間,或把兩三塊木頭利用鐵釘、膠水、鋁絲組合成可用之材。 嚴重腐朽一碰即碎的木材,就別白費工夫,稍有腐朽的也許可維持兩三年。海邊撿拾的漂流木曾被大海的鹽分做過基本防護手續,會比溪邊、山上撿的更耐久。 撿拾的木頭任我玩 撿拾的木頭無法每一塊都盡善盡美,有時可把盆栽連盆置于枝椏間權充盆栽架,或把可懸吊的植株掛上,并非一定得填土種植。 若木材站立不穩,可用鋸子鋸除影響重心的突出部分,再以砂紙把鋸痕邊緣磨鈍,別讓人工味殘留其上,也別為了讓它們耐久而裹上光亮的涂料,搞得原味盡失。即使只在栽植部位涂抹防水材料也是不智之舉,因為植物根系將會無法附著在防水的表面,同時也可能因其中的化學物質造成生長不良。 不是所有的木頭都適合栽培 裝修時的棄料與拆除的舊料,雖已有人工裁切打磨的加工痕跡,基本上仍是天然物。 合適的木片、木塊一樣能提供自然風采,唯獨三合板、夾心板這種木料請勿用,它們弄濕之后往往在極短時間內就會分裂、膨脹、粉化,不值得多花工夫。 唯有實木才能維持較長的時間。 木座上的野草栽培以通泉草為例步驟一 備好木塊、野草、細質土。 步驟二 將土面抹平后噴濕。 步驟三 通泉草屬淺根性植物,用小鏟子就能刮起。 將它們倒翻在手掌上,先去除根系間的小石、葉叢里的枯枝落葉等雜物后,再以細土填滿根系。 步驟四 以土堆出像個小山丘狀的隆起后,再噴濕。 注意,一定要確定濕透,這樣才不會在翻轉覆蓋漂流木時崩散。 步驟五 小土丘制作成功,來看看它制作完成的模樣。 步驟六 覆蓋之后,輕輕將這土丘平壓至可以與漂流木完全服帖。 臺長提示:切勿用力過猛將野草葉片都壓傷了。 步驟七 用細繩將邊緣部位輕輕固定,使它們密貼得更好。 2~3星期后,通泉草迅速發展的細根就可滲透土層,鉆入漂流木表層木質。 此時再將細繩拆除即可。 喜歡的臺友可以收集材料來制作試試, 不花錢,僅需花些時間和心思! 種在陽臺上好啦,今天就講到這里,臺友們若還有什么疑問希望臺長回答,下方留言區留言哦。非常希望得到臺友們的問題反饋,臺長會多多努力,一對一給你回復,一對一為你解憂。 種在陽臺上學無止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