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醫(yī)藥大學教授主任醫(yī)師李劉坤 王某某,男,60歲,2012年8月4日初診。近年來,經(jīng)常脘痞腹脹,噯氣頻作,西醫(yī)檢查診為疣狀胃炎,但西藥治療效果不佳,故來求中醫(yī)診治。刻診患者脘腹痞滿較甚,噯氣時作,納呆食少,并有脂肪肝及前列腺肥大,舌淡胖而瘀暗,苔白,脈弦細,按之無力。顯系脾胃虛弱,氣機不暢。治擬健脾益氣,理氣和胃。并宜注意飲食調(diào)養(yǎng),忌吃生冷,少吃甜食。處方:旋覆花(包)12 g, 郁金15 g, 枳實20 g, 厚樸15 g, 煅赭石(先煎)20 g, 砂仁(后下)g,白蔻仁(后下)10 g,青陳皮各15 g,佛手15 g,川楝子15 g,姜半夏15 g,焦檳榔15 g, 焦三仙各10 g, 炒雞內(nèi)金15 g, 黨參30 g,炒蒼術(shù)30 g,茯苓15 g。7劑,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食后服用。 二診:2012年8月11日。噯氣及脘腹痞滿減輕,食欲改善,舌淡胖瘀暗,苔白,脈弦細,按之無力。前方加減。旋覆花(包)12 g, 郁金15 g, 枳實20 g, 厚樸15 g, 砂仁(后下)10 g,白蔻仁(后下)10 g, 木香15 g, 佛手15 g, 焦檳榔15 g, 炒蒼白術(shù)各15 g, 炒雞內(nèi)金15 g, 姜半夏15 g, 黨參30 g, 青陳皮各15 g, 焦三仙各10 g, 豬茯苓各10 g。7劑,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食后服用。 三診:2012年8月18日。脘腹痞滿明顯減輕,偶有噯氣,舌仍淡而瘀暗,苔薄白,脈弦細。前方加減。旋覆花(包)12 g, 郁金15 g, 煅赭石(先煎)20 g, 姜半夏15 g, 青陳皮各15 g, 枳實20 g, 厚樸15 g, 木香15 g, 焦檳榔20 g, 砂仁(后下)10 g, 白蔻仁(后下)10 g, 草果仁10 g, 黨參30g,炒蒼術(shù)30 g,茯苓15 g, 烏藥10 g。7劑,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食后服用。 四診:2012年8月25日。脘腹痞滿及噯氣大減,但近日感冒,發(fā)熱頭暈,鼻流清涕,背部及下肢發(fā)涼,舌淡胖而尖紅,苔白,脈浮數(shù)。治擬益氣解表。銀花15 g, 連翹20 g, 竹葉10 g, 荊芥穗10 g, 淡豆豉10 g, 薄荷(后下)6 g, 蘆根15 g, 桔梗10 g, 桑葉10 g, 菊花10 g,藿香(后下)10 g, 佩蘭(后下)10 g, 炒蒼術(shù)15 g, 生黃芪20 g, 黨參20 g。6劑,每日1劑,水煎,分早午晚3次,空腹服用。 五診:2012年9月1日。感冒已愈,噯氣及脘腹痞滿大減,舌淡而稍有瘀暗,苔白,脈沉細。仍擬健脾益氣,理氣和胃。黨參30 g, 炒蒼白術(shù)各15 g, 生黃芪30 g, 茯苓15 g, 姜半夏15 g, 青陳皮各15 g, 枳實20 g, 厚樸15 g, 砂仁(后下)10 g, 白蔻仁(后下)10 g, 郁金15 g, 佛手15 g, 焦檳榔15 g, 草果仁10 g, 木香15 g, 川楝子15 g, 烏藥10 g。7劑,每日1劑,水煎,分早晚2次食后服用。
六診:2012年9月8日。脘腹痞滿及噯氣已除,舌淡苔白,脈沉細。前方加減,鞏固療效。黨參30 g, 炒蒼白術(shù)各15 g, 豬茯苓各15 g, 旋覆花(包)12 g, 姜半夏15 g, 青陳皮各15 g, \枳實20 g, 厚樸15 g, 木香15 g, 佛手15cg, 草果仁10 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