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人大多都是多情的,可能稱得上癡情的,卻似乎不多,能在愛人逝去多年后依然思念不休的,更是屈指可數,那得需要多深的愛和多癡的心?。?/p> 賀鑄,北宋末年的大才子,年輕時意氣風發,才名遠播,自己出身外戚之家,更娶到了皇族宗室女子趙氏為妻,當然,老天不會讓他一直這么得意,因為個性使然,不會鉆營交際,自然也就不會再仕途走得太順暢,二三十年里一直輾轉各地做低級小官,時常遷徙,居無定所! 就這樣道了五十歲,還連小官的缺都補不到了,只能在蘇州賦閑,難得閑下來,本也是好事,可惜,一直無怨無悔跟隨自己的愛人,卻突然因病離世了,這一變故,遠比過去幾十年的顛沛流離,郁郁不得志對他的打擊更大,從此,賀鑄便活在了思念和痛苦之中,直至去世。 ![]() 重回蘇州路過閶門,可惜物是人非,當初一起來的如今卻不能一起歸,這是一個無理的問話,卻也印證了相愛之深,失去了愛人,自己就像是秋后半死的梧桐,失去了伴侶等死的鴛鴦,賀鑄用了半死桐和失伴鴛鴦兩個典故,讓人深感其心之痛。 來到亡妻墳前,四周景物惹人心傷,這里也是用典,漢樂府喪歌《薤露》:“薤上露,何易晞!”用原草之露初晞暗指愛人的離世,也為下文做了鋪墊。舊居和新墳兩相依傍,卻天人永隔。 夜間又下起了雨,在舊時同住的居所中輾轉難眠,耳畔聽著雨打窗欞,思緒縈回中,昔日愛人挑燈補衣的情景忽然又出現在眼前,可惜,這只是幻覺,掙扎起身之時已再難重見。這兩句堪稱神來之筆,用平實的細節表現出了出身高貴的愛人對自己的關懷,以及昔日的相濡以沫,一往情深,反復讀來,令人哀惋凄絕,感慨落淚。 有時候,平實的語言更能打動人心,不起眼的細節小事,更能讓人感同身受,可要真的用平實的語言把不起眼的小事寫好,談何容易!這便是為什么賀鑄能成為與蘇軾齊名的大師!當然,這都是因為他的心里,有著那份深入骨髓的癡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