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取理想形態(tài)如下:



選股方法主要有三種:
一、長期橫盤尾聲(日線)
1、長期均線120日和250日均線在一定時期內(nèi)粘合且走平上行。
m1:=ma(close,120);
m2:=ma(close,250);
y1:=max(m1,m2);
x1:=min(m1,m2);
A:=y1/x1<1.02(n);
n越小越黏合(n,1.01--1.05)
xg:count( A,n1)=n1
AND ma(c,120)>ref(ma(c,120),1);
2、股價在長期均線附近。
股價在長期均線附近,且N天收盤價與長期均線距離不超過10%
w1:=(abs(c-ma(c,120))/ma(c,120))*100<10;
xg:count(w1,n)=n;
3、成交量萎縮。
xg:v=llv(v,N) (創(chuàng)N日新低)
今天的量是5天平均的1倍以下
xg:ma(v,5)*2;
xg:vol/capital*100<3 (換手率小于3)
sum(VOL/CAPITAL*100,10)<30;換手率10天30%以下
4、CCI小于-100、KDJ小于0、多空短小于20、多空對比小于20。(配合使用)
二、長期橫盤尾聲(周線)
1、60周線至少走平。
xg:ma(c,60)>ref(ma(c,60),N);
2、股價N天內(nèi)在60周均線附近,且N天收盤價與60周均線距離不超過10%
w1:=(abs(c-ma(c,60))/ma(c,60))*100<10;
xg:count(w1,n)=n;
股價上穿60周線:xg:cross(c,ma(c,60));
股價回抽60周線:xg:ref(c,1)>ma(c,60) and
cross(ma(c,60),c);
3、成交量萎縮。
xg:v=llv(v,5)
今天的量是5天平均的1倍以下
xg:ma(v,5)*2;
xg:vol/capital*100<3 (換手率小于3)
sum(VOL/CAPITAL*100,10)<30;換手率10天30%以下
4、CCI小于-100、KDJ小于0、多空短小于20、多空對比小于20。(配合使用)
三、長期橫盤啟動點
1、放量突破(日線或周線)。
xg:ref(v,1)=llv(ref(v,1),n) and v>ref(v,1)*m and c>o;
( 昨日量是n天以來最低量、今日量是昨日量的m倍、今日收陽)
量大、換手率達(dá)到3左右,漲幅>7個點。
xg:v/capital*100>3 and
(c/ref(c,1))>1.07;
或用軟件自帶公式:單日放量突破或突破橫盤震蕩平臺。
2、MACD強(qiáng)勢金叉(日線或周線)。
DIFF:=(EMA(CLOSE,12) - EMA(CLOSE,26));
DEA:=EMA(DIFF,9);
MACD:=2*(DIFF-DEA);
xg:cross(DIFF,dea);
每種方法選股條件既可單獨使用,又可組合使用,每個條件側(cè)重點不同,而且每個條件還可修改以放寬或縮小范圍,總之要靈活運用才能夠找到理想的目標(biāo)個股。
近期我將通過實踐不斷選取最佳公式,也會不斷地在本文中充實。
一、長期橫盤尾聲(日線)選股過程操作實例:
1、長期均線120日和250日均線在一定時期內(nèi)粘合且走平上行。
m1:=ma(close,120);
m2:=ma(close,250);
y1:=max(m1,m2);
x1:=(min(m1,m2);
A:=y1/x1<1.02(n); n越小越黏合(n,1.01--1.05)
xg:count( A,n1)=n1 AND ma(c,120)>ref(ma(c,120),1);
先來弄明白這些函數(shù)的意義:
y1:=max(m1,m2); 表示取兩條長期均線的最大值;
x1:=(min(m1,m2);表示取兩條長期均線的最小值;
A:=y1/x1<1.02(n);
表示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比小于N,N越小則兩條均線越粘合,如果N=1表示兩條均線正好交叉,通過設(shè)定不同的N值,可以選出兩條均線粘合程度不同的個股,這是實際操作中要修改的地方。
xg:count( A,n1)=n1
表示兩條均線粘合的天數(shù),N1也是自己設(shè)定,數(shù)值越大表明均線粘合時間越長,實際操作中也是修改的地方。
ma(c,120)>ref(ma(c,120),1);表示120日均線走平或上行,它可以過濾到處于下降趨勢中的個股。實際操作中可以去掉此條件,以擴(kuò)大選股范圍。
明白它們的意義后,就可以根據(jù)自己的愿意修改相關(guān)的參數(shù),從而選出自己想要的理想形態(tài)個股。
我用N=1.01,N1=30設(shè)定參數(shù),意義是指兩條均線在30天內(nèi)相距1%,再用ma(c,120)>ref(ma(c,120),1),意義是指120日均線至少走平,選出25只個股,然后一一查看,排除掉形態(tài)差的個股,最終留下16只個股:

這些個股長期均線已經(jīng)高度粘合且長期均線走平上行了。經(jīng)過這一步后,解決了長期均線粘合問題,但有些個股還不符合短期跟蹤要求,因為股價遠(yuǎn)離了均線或成交量沒有萎縮下來,所以接下來要解決股價與均線距離、成交量萎縮、指標(biāo)類下行到低位的問題,要用2、3、4方法從中繼續(xù)選股,它們不分先后,如果四種條件都符合,那么選出來的個股一定是最理想圖形,但實際上不可能完全共振。
對于數(shù)量不多的個股來說,最好一一仔細(xì)過一遍就可以了,不必再用其他條件選股??偟脑瓌t是長期均線走平且粘合、股價在均線附近、成交量萎縮下來、指標(biāo)類下行到低位。
我看了一遍后,這幾天可重點關(guān)注:

二、長期橫盤尾聲(周線)
1、60周線至少走平。
xg:ma(c,60)>ref(ma(c,60),1);
這是周線選長期橫盤尾聲最重要一步,只有60周線走平上行,才是日線上長期均線走平且合攏的反映。
我選出1200只個股,它們60周均線都走平或上行中,但股價有些已經(jīng)遠(yuǎn)離了均線,需要繼續(xù)排除。
2、股價與60周均線相距較近
或:股價在60周線附近:
w1:abs(c-ma(c,60))/ma(c,60)*100<10;
或:股價N天內(nèi)在60周均線附近,且N天收盤價與60周均線距離不超過10%:
w1:=abs(c-ma(c,60))/ma(c,60))*100<10;
xg:count(w1,n)=n;
或: 股價上穿60周線:xg:cross(c,ma(c,60));
或:股價回抽60周線:xg:ref(c,1)>ma(c,60) and
cross(ma(c,60),c);
解決均線走平問題后,就要解決股價與均線距離問題,通常有三種形式:股價剛上穿均線、股價上穿后回調(diào)到均線處、股價在均線處橫盤震蕩。所以我用三種方式。
用“股價上穿60周線”最終選出18只,過濾掉不合格后留下13只:

用“股價回調(diào)到60周線”選出50只,過濾掉不合格后留下30只(配合指標(biāo)類):

用“股價在60周線5周內(nèi)震蕩幅度5%”選出60只,經(jīng)過初步過濾,留下44只:

這三種方法分別選出個股之后,可以再仔細(xì)分析,留下形態(tài)好的個股跟蹤。
3、成交量萎縮。
或:成交量創(chuàng)3周來新低
xg:v=llv(v,5)
或:今天的量是3周平均的1倍以下
xg:ma(v,3)*2;
或:換手率小
xg:vol/capital*100<10 (周換手率小于10)
sum(VOL/CAPITAL*100,3)<30;換手率3周30%以下
均線走好、股價在均線附近都解決了,最后要解決成交量萎縮問題,成交量萎縮了才會結(jié)束回調(diào)。
用這幾種方法時注意時間節(jié)點,如果選股某周中的任何一天,將使會失真,因為一周未走完,一定本周成交量最小,最好在周末選股或設(shè)定在上周末才會準(zhǔn)確。
4、CCI小于-100、KDJ小于0、多空短小于20、多空對比小于20。(配合使用)
這些指標(biāo)處于低位時,表明回調(diào)到位,將有反彈或上漲。
對于選出來的個股,再一一用指標(biāo)類找處于低位的個股。
這四個條件中,第一個是基礎(chǔ),必須先通過它,其余三個不分先后,可分別選股,再找出共振個股來,將增大可靠性。
三、長期橫盤啟動點
1、縮量后放量收陽(日線或周線)
xg:ref(v,1)=llv(ref(v,1),n) and v>ref(v,1)*m and c>o;
( 昨日量是n天以來最低量、今日量是昨日量的m倍、今日收陽)

選出的個股比較多,我再加一個條件:長期均線粘合,最終選出27只。選出來的圖形基本上長期均線粘合且走平上行同時縮量后放量,可能就是啟動點。
2、放量中大陽線:換手率達(dá)到3以上,漲幅>5個點
xg:v/capital*100>3 and
(c/ref(c,1)>1.05;
我選出50只個股,去掉漲幅較高和停牌及形態(tài)明顯較差個股后,留下不到23只:

這些個股為放量中陽線,有些是放量突破性K線,放量突破出現(xiàn)在啟動點初中期最可靠,出現(xiàn)在高位就有了出貨之嫌,所以過濾掉漲幅較大的個股,我只粗略地看了一遍后保留下23只,要想跟蹤還需要仔細(xì)研究一番。
3、MACD強(qiáng)勢金叉(日線或周線)。
DIFF:=(EMA(CLOSE,12) - EMA(CLOSE,26));
DEA:=EMA(DIFF,9);
MACD:=2*(DIFF-DEA);
xg:cross(DIFF,dea);

MACD金叉選出來個股太多了,我再加一個條件:120日均線走平。選出來16只個股,其中有些個股MACD為強(qiáng)勢金叉,同時出現(xiàn)了突破性K線,這就是要捕捉的重點對象。
長期橫盤形態(tài)中的低點和啟動點選股方法就是如此,講到的公式為最常用的,在其他形態(tài)的選股中經(jīng)常用到,這也今天講這么仔細(xì)的原因,只要把握住實質(zhì),就容易制訂出選股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