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和田玉收藏市場正在悄悄發生變化。皮色料的漲勢較為迅猛,超越光白籽成為市場主流。在玉質一樣的情況下,皮色料的價格甚至要比光白籽料高很多。那么,為什么皮色料的市場價值如此之高? 關于皮色料,光鮮的背后究竟有什么“秘密”?跟久寶主播一起來看看! 皮色料的玉質 和田玉在形成過程中,受到外力的沖擊碰撞,在表面形成大小不一,分布不均的撞擊坑,也就是毛孔,籽料的皮色就是水中的礦物質浸入毛孔形成的。 籽料毛孔的大小和它的內部結構有關,內部結構越疏松,表面的毛孔就越粗大,礦物質離子浸入得深,表面形成的皮色也越深。反之,結構越細密,形成的毛孔就越小,皮色也越淺。比如灑金皮,因為玉石結構細密,顏色難以浸入,只在表面形成了星星點點的顏色,玉質細密到一定程度,顏色便無法形成,比如光白籽。 皮色形成于玉石結構較疏松的部位,我們可以看到,同一個料子,白肉部分的玉質往往比皮色部分細膩,重皮之下可能是玉質的欠缺。 皮色料的白度 重皮之下多是偏青、偏灰的肉質。籽料的皮色形成于玉質較松的部位,在皮色形成過程中,也會有其他雜質浸入玉石內部。如果一塊料子在地下埋藏的時間過長,一方面可以形成重皮色,另一方面肉質也會受到浸染,顏色多偏青或偏灰。當然也會有皮色老熟,玉質潤白的料子,但真是少之又少,少之又少。 皮色料的價格 紅皮、黃皮、黑皮、秋梨皮......各種皮色在市場上都有很高的熱度,尤其是顏色干凈的聚皮,即使玉質不夠好,也能賣個好價錢,而那些高白高細高油的皮色料,價格更是不菲,相比之下,光白籽的性價比還是比較高的。 皮色料的風險 有經驗的老玩家都會盡量避免入手重皮色又帶裂的料子,因為可能會有許多雜質通過裂縫浸入到玉肉里,所以行業內有“重皮之下有裂必有糖”的說法。一塊帶裂的重皮籽料,里面竄臟、竄糖的可能性非常大,凈度比較差。 同時因為皮色料在市場上十分緊俏,各種各樣的染色造假也特別多。現在的造假技術可謂爐火純青,老玩家都難免吃藥,各位玉友入手之前務必仔細鑒別,買假的風險很大。這也從側面印證了為什么更多的人喜歡上久寶逛逛的原因,至少天然保真,貨真價平。 “尺之木必有節目,寸之玉必有瑕瓋”,皮色料有它別具一格的美,也有一些與生俱來的缺陷。有的人玩玉重皮色,有的人重玉質,二者沒有對錯之分,有所偏重,就該有所寬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