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算10萬的裝修,到最后一共花了15萬。”最近,剛剛裝修完的黃女士不斷吐槽她遇到的裝修問題。 “簽合同的時候以為所有項目都涵蓋進來了,沒想到一邊施工,一邊增項,一邊加錢,今天加五百,明天加兩千,零零散散的費用加在一起又花了5萬多塊錢。” 到底是哪些環節在不斷增加支出?為什么這些預算不能在開工前一起算好?“增項”究竟是本明賬還是個無底洞? 其實,裝修過程中的“增項”大多來自隱蔽工程,有些“增項”、“加錢”是不可避免的,但有些也有人為原因,裝修之前做足功課,才能有效避坑! 01“增項”的幾種可能 復雜多變的裝修過程的確存在一些不確定性,特別是老房改造,更容易遇到一些突發狀況。但仍有一些環節我們可以預先在心里有個數兒。 1、水電改造 對于家裝來說,水電改造確實是一大重頭戲,也是后期補充費用相對最高的一部分。 這主要是因為水電路大多屬于隱蔽工程,在房屋沒拆除改動前很難準確測量需要改動的方式和量。 一般來說90平方米的老房,業主需要在水電改造部分留出10000元到20000元的預算空間。 因為在施工之前,業主可能對家里的水電需求沒有太多概念,一旦裝修開始,業主真實體驗時,可能會多出一些要求,比如需要在陽臺添加插座、安裝水管等。 2、老墻翻新 老房子住久了,很容易出現墻面問題,例如開裂、空鼓、剝落、發霉等現象,特別是年代久遠的房子,墻面翻新的成本通常都很高。 所以如果前期對舊墻面損壞程度預估不到位的話,在后期的補救過程中就會意外連連。 例如,在施工時才發現舊墻面老化很嚴重的話,基層處理則需要鏟到紅磚層,還會出現臨時“補救”的施工環節,如增加防裂帶、網格布,需要超厚的水泥砂漿進行地面找平等,這樣成本就很高了。 3、垃圾清理 對于老房裝修來說,垃圾清運費用也要根據實際拆除下來的廢料量來確定,十袋垃圾和五袋垃圾費用肯定有所不同。這部分業主也需要留出約2000元的預算空間。 02如何應對“增項” 1、設計師提前做預算 由于年代已久,老房在翻新過程中不免遭遇修修補補的內容,但業主應要求設計師盡量將預算做在前面,即使一些環節的價格不能確定,但對于施工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還是可以有所預見。 這不僅僅是避免反復收費無限增項,更是為了能夠在施工過程中心里有個“底”,避免一些漏洞。 2、業主與設計師提前溝通 設計師在進行設計規劃時也應當與業主進行溝通,是否需要、需要達到怎樣的裝飾效果,從而得出初步的報價。 比如有的業主對家里的燈光布置要求很高,那么設計師可以提前建議業主給吊頂安裝反光燈槽,效果會更好,后期業主是否需要,心里也有一個“底”。 3、“增項”也要名目清晰,售后承諾應一一注明 作為在施工過程中零散的“增項”,很多時候這些相關費用都由工長或設計師代繳,大多業主忽視了相應內容應有的保障。 應盡量將涉及增項的內容一一補充在合同上,一方面是公開透明標注好所有支出,讓自己、工長、設計師、家裝公司幾方負責人都清晰明了,避免有“接私單”“收黑錢”的情況發生。 另一方面,合同中業主原本享有的售后服務和品質保障同樣應適用于這些后期增項的內容,一旦之后發生質量問題,需要修補維護,也能將合同作為保障的依據。 圖片來源于網絡 內容來自騰訊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