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遺物語 真正的高手,都善于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工作如此,生活亦如此。 1 這兩天朋友圈最熱的文章, 就是“張小龍的微信公開課”了。 有人可能還不知道張小龍是誰? 那我用一句話告訴你: “他就是發明微信的那個人。” 張小龍的每次演講都是業界經典,這一次也是。 每次演講都是業界經典, 那內容應該很高深吧? 不,很簡單,都是大白話。 “采銅”細心梳理了張小龍的這次演講, 發現這兩年非常流行的一些詞語和概念, 張小龍一個也沒有提及。 比如: 思維模型:0次。 底層邏輯:0次。 商業模式:0次。 認知升級:0次。 流量池:0次。 區塊鏈:0次。 復盤:0次。 ………… 張小龍的演講跟羅胖完全不一樣, 羅胖的演講充滿了新詞語, 充滿了各種各樣的新概念, 但張小龍的演講就是說大白話, 圈內人逢會必講的那些詞語, 他一個字都沒有提及, 但你依然覺得他的演講很牛逼。 這讓我想起了“樸素定律”: “如果一個事物一個人, 讓你覺得眼花繚亂, 那么大概率是錯的、假的、低劣的。 最了不起的人和事, 都簡潔而優雅,樸素到一劍封喉。” 真正的高手,都善于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2 張小龍非常敬佩一個人, 這個人就是喬布斯。 為什么喜歡喬布斯呢? 因為喬布斯無比“簡單”。 喬布斯的家里, 只有一張愛因斯坦照片, 一盞tiffany桌燈, 一把椅子和一張床。 他說:“我喜歡極簡生活。” 他把這種極簡也帶到了工作中。 1997年,他回到蘋果公司, 一上任就迅速砍掉了70%的項目, 隨即又砍掉了90%沒有特色的產品, 只專注于iMac、iPod、iPhone、iPad。 發明iPhone4時,他只有一個要求: “把最復雜最強大的功能最簡單化。” 結果極簡的iPhone4, 開創了全球智能手機時代。 越是高級的東西越是簡單——這是喬布斯的設計信仰。 為什么呢? 因為簡到極致,便是大智。 因為簡到極致,便是大美。 3 張小龍發明微信時也是這樣。 他帶領團隊設計微信時的第一法則,就是“極簡”。 “你問我們和競爭對手比有什么區別,我們沒有他們那些臃腫艷俗的部分。” “搖一搖”功能推出后, 騰訊大領導給張小龍發郵件說: “搖一搖真的很好, 但要防止競爭對手抄襲, 我們為什么不把預先該想到的功能都做進去, 讓別人想模仿的時候都沒有辦法進行微創新。” 張小龍回復了這樣一句話說: “微創新是永無止境的, 別人總可以加一點東西來跟你不一樣。 但我們這個功能已經做到最簡化了。” 復雜的東西都是脆弱的,只有極簡才能不被超越——這是張小龍的理念。 如何才能做到極簡? 張小龍說:把自己當作傻瓜。 “喬布斯能瞬間把自己變成傻瓜。 我不行,我要5分鐘醞釀才能變成傻瓜。” 只有傻瓜都會用的東西,才是極簡的。 所以張小龍的微信擁有兩大極簡。 第一個:不用人教你也會用。 “如果產品需要彈出Tip來告訴別人該怎么做,那你就失敗了。” 第二個:把復雜功能簡單化。 “微信做了這么久, 功能增加了非常多, 但界面跟第一個版本的差別并不大, 因為很多功能都是隱身的, 你只有去用它時它才存在。” 大部分公司或設計師的創新, 都是把問題搞復雜化, 但張小龍一直強調化繁為簡。 “外在形式越簡單的東西,智慧含量越高,因為它已經不再依賴形式,必須依靠智慧。” 這也是微信成功的原因所在。 4 我有一個開公司的朋友, 他的公司只有100多人, 但年利潤卻近1億元。 我有次向他請教管理的問題:“你為什么把公司管理得這么好。” 他說管理其實特別簡單, 然后講了這樣一段話: “人類社會最有價值的東西, 不外乎愛情、親情、友情、宗教信仰這幾樣。 這些東西都有一個共同特點——封閉性。 當你真正愛一個人愛到極致的時候, 愛是封閉的、排他的, 比如,親情是基于血緣關系的封閉關系。 宗教信仰更是封閉的, 你不能同時信仰兩個宗教。 為什么? 因為人不可邏輯化, 人類是一種靈性動物, 不是機器,是非邏輯化的。 要解決非邏輯化問題, 最好的辦法就是封閉, 給他一個邊界,讓他不去多想, 這樣就解決了決策成本。 封閉性可以節省你的交易成本, 封閉性所產生的信任是最大的力量, 它使得復雜的東西可用一個最簡單的辦法解決,那就是信任。 很多企業的管理成本之所以不斷上漲, 就是因為人與人的信任沒有了。” 所以,他的管理非常簡單, 就是劃定邊界、明確底線, 然后就是給予充分的信任。 他這段話讓我醍醐灌頂: 所謂管理,就是讓一切變得簡單。 越簡單,越高級。 5 其實不僅是設計, 也不僅僅是管理, 萬事萬物,都是大道至簡。 愛迪生讓助手測量梨形燈泡的容積。 助手拿起標尺開始細心測量, 然后又運用一大堆數學公式在那計算, 三個小時過去了, 他還是沒有計算出來。 愛迪生進來,拿起燈泡, 往里面倒滿水,遞給助手說: “你把水倒入量杯,就會得出答案。” 助手一拍腦門:“原來可以這么簡單啊。” 沒錯,最有效的方法往往都是最簡單的。 復雜永遠拼不過簡單——這就是真理。 “簡單”往往比“復雜”更有價值。 能把復雜問題簡單化,才是真正的大智慧。 故莊子說:“樸素而天下莫能與之爭美。” 6 為人處世也是這樣。 你簡單,世界對你就簡單。 演員張頌文講過一件事情: 一個朋友跟他私聊,說很擔心他:“演藝圈太復雜,戲霸、耍大牌,走關系……你不善交際,會被潛規則淘汰。” 張頌文說:“可我就是復雜不起來啊。” 拍攝《大漠朝陽》前,朋友告訴他, “王慶祥架子大,不好合作,替你擔心。” 張頌文說:“我只管演好自己的戲就行。” 第一次見面,張頌文上前征求王慶祥意見: “我想和您談談對劇本人物關系的理解,可以嗎?” 王慶祥笑了:“好啊,你說說看。” 接下來,兩人討論得那是相當激烈。 事后,張頌文有點后悔自己過火了。 沒想到第二天,王慶祥一見他就說: “頌文,我喜歡這種合作方式,希望你保持這種創作狀態,我不喜歡在劇組忘了自己專業的演員。” 該劇殺青后,王慶祥拉著張頌文說: “我們以后多聯系,你愿意嗎?” 張頌文由此不禁感嘆:你復雜,娛樂圈就復雜。你簡單,娛樂圈就簡單。 正如作家馬德所說: “這個世界,看似周遭嘈雜, 各色人等,泥沙俱下, 本質上,還是你一個人的世界。 你若澄澈,世界就干凈; 你若簡單,世界就難以復雜。 你不去茍且,世界就沒有曖昧。 你沒有半推半就,世界就不會為你半黑半白。” 你簡單,世界對你就簡單。 7 簡單也是人生跋涉的最高境界。 一千多年前,蘇軾被貶黃州, 與泗州友人劉倩叔共游南山。 友以蓼菜、新筍等野菜相待, 蘇軾品嘗后,舉箸慨嘆:“人間有味是清歡。” 蘇軾一生坎坷波折, 仕途幾起幾落, 在嘗盡人生五味之后, 才終于悟得——人間有味是清歡。 人間最有味的,就是這清淡的歡愉。 關于生活和人生, 有兩句話想送給大家。 第一句是雕塑家米開朗基羅說的: “美就是凈化過剩的過程。 人生要想活得美, 就得刪繁就簡,去掉多余的東西。” 第二句是漫畫家蔡志忠說的: “每塊木頭都可以成為一尊佛, 只要去掉多余的部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