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二、律詩的對仗 (一)對仗的形式 對仗是寫律詩的必要條件。律詩的對仗可以少到只用于一聯(頸聯) 例如:送李擢游江東 [唐] 王昌齡 清洛日夜漲,微風引孤舟。 離腸便千里,遠夢生江樓。 楚國橙橘暗,吳門煙雨愁。(頸聯對仗) 東南具古今,歸望山云秋。 多到四聯都用,這種情況中,常見的是前三聯都用對仗。 例如:送韓校書 [唐] 許渾 悵與前歡隔,愁因此會同。 跡高云閣吏,名散雪樓翁。 城閉三秋雨,帆飛一夜風。 酒醒鱸膾美,應在竟陵東。(前三聯都對仗) 杭州春望 [唐] 白居易 望海樓明照曙霞,護江堤白踏青沙。 濤聲夜入伍員廟,柳聲春藏蘇小家。 紅袖纖綾夸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誰開湖寺西南路,草綠裙腰一道斜。(前三聯都用對仗) 也有后三聯都用對仗的: 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唐] 杜甫 劍外忽傳收薊北,初聞涕淚滿衣裳。 卻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詩書喜欲狂。 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做伴好還鄉。 即從巴峽穿巫峽,便下襄陽向洛陽。(后三聯都用對仗,極少。) 但是,律詩中最常見的,還是中間兩聯,即頷聯和頸聯對仗。 例如:春日憶李白 [唐] 杜甫 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 清新庾開府,俊逸鮑參軍。 渭北春天樹,江東日暮云 何時一尊酒,重與細論文?(頷聯和頸聯對仗) 鸚鵡 [唐] 白居易 隴西鸚鵡到江東,養得經年嘴漸紅。 常恐思歸先剪羽,每因喂食暫開籠。 人憐巧語情雖重,鳥憶高飛意不同。 應似朱門歌舞伎,深藏牢閉后房中。(頷聯和頸聯對仗) 明白了律詩的對仗以后,排律的對仗就非常容易了解了。排律也像律詩一樣,首聯和尾聯可以不用對仗;中間無論有多少聯語,一律必須用對仗。 絕句是截取律詩的兩聯:如果截取首尾兩聯,就完全不用對仗;如果截取的是后兩聯,那就前一聯對仗而后一聯不用對仗;如果截取的是前兩聯,那就前一聯不用對仗而后一聯對仗;如果截取的是中間兩聯,那么全首都要對仗了。 (二)對仗的種類 詞性的分類是對仗的基礎。古代詩人在應用對仗時所分的詞類,與今天幾乎相同。依照律詩的對仗概括起來,詞性大致可以分為下列幾類:名詞動詞形容詞數詞 顏色詞 方位詞 連綿詞 副詞 虛詞 代詞 。 1、名詞 名詞是一個大類,還可以細分為以下一些小類: ①天文——天 空 日 月 風 云 雨 雪 陰 陽 氣 煙 星 斗等; ②時令——春 夏 秋 冬 年 月 日 時 節 晝 夜 晨 昏 曉等; ③地理——地 山 水 江 河 川 海 城 峰 田 石 橋 泥 嶺等; ④宮室——房 廬 樓 室 門 巷 街 墻 井 欄 廟 店 殿 庭等; ⑤器物——舟 車 鐘 鼓 枕 劍 爐 杯 樽 尺 帆 香 瓶 燈等; ⑥衣飾——衣 裳 襟 領 袖 巾 冠 釵 簪 扇 杖 靴 袍 環等; ⑦飲食——酒 茶 餅 藥 丹 餐 茗 釀 漿 飯 肴 菜 羹 蜜等; ⑧文具——筆 墨 紙 硯 印 書 劍 琴 棋 簫 卷 軸 冊 毫等; ⑨文學——詩 書 賦 章 句 經 論 字 信 篇 歌 畫 文 編等; ⑩植物—— 樹 花 草 藤 枝 條 根 莖 葉 柳 禾 萼 蒂等; ⑾動物—— 馬 牛 雞 犬 鴻 雁 禽 猿 駿 蠅 鳳 魚 鴉等; ⑿形體—— 身 心 肌 膚 發 骨 眼 耳 鼻 頰 魂 聲 音等; ⒀人事—— 功 名 恩 怨 愁 喜 妝 醉 夢 辭 愛 憎 談等; ⒁人倫—— 父 母 兄 妻 夫 女 兒 姑 農 將 鬼 仙 賢等; 注:輸入法數字外加圈到10為止,11開始,卻換成數字外加括號了。 以上的名詞分類,并沒有明顯的界限。例如“霜”歸天文,而“冰”應歸地理,但有時候不同門的卻是常常并稱:“天”和“地”,“雪”和“冰”,“風”和“浪”等等,雖然分屬兩門,對仗卻是最工整。專名只能和專名相對,最好是人名對人名,地名對地名。 2、動詞 3、形容詞 這兩種詞性,古今完全相同,不舉例了。值得一提的是,不及物動詞(就是動詞后面不帶對象賓語的,如“奮斗”是動詞,但它后面不能帶賓語,說成“奮斗我<你、他>”因此,“奮斗”叫不及物動詞)常常和形容詞相對。 4、數詞 如: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萬、兩、雙、孤、獨、數(讀shuò,屢次)、幾、半、再、群、 諸、眾 5、方位詞 如:東、西、南、北、中、內、外、里、邊、側、前、后、左、右、上、下 6、連綿詞只能和連綿詞相對,不同詞性的連綿詞也不能相對。 譬如:①名詞連綿詞:鴛鴦 鸚鵡 玻璃等; ②形容詞連綿詞:逶迤 磅礴等; ③動詞連綿詞:躊躇踴躍等數目詞、顏色詞、方位詞、連綿詞都自成一類,這四類詞很少和別的詞相對。 7、副詞,就是用在動詞前,表示這個動作的情狀、意愿、等等的詞。 如:忽、漸、才、乍、已、將(將要)、欲(想要)、擬(打算)、即、皆(共同)、俱(一同)、豈、空、徒(徒然)、枉(枉自)、頻、屢、每、亦(也)、卻、休(別、不要)、莫、不、只等。 8、虛詞:與、和、共、同、并、且、于、而、則、因、為(讀去聲)、之、乎、也、矣、焉、哉、耶、然、爾等。 9、代詞:分為人稱代詞吾、汝等,指示代詞彼、此等,疑問代詞何、胡等。 對仗可以分為三類:第一類是工對,就是同一門的相對,例如以天文對天文,以人倫對人倫,以顏色對顏色等等;第二類是鄰對,例如以天文對時令,以器物對衣服等等;第三類是寬對,就是以名詞對名詞,以動詞對動詞,以形容詞對形容詞等等。 其實,律詩受平仄的拘束已經不小,如果在對仗上也處處求工,那么思想就沒有回旋的余地了。再說,求工太過,就往往弄到同義相對,如“室”對“房”,“別”對“離”,“懶”對“慵”,“同”對“共”等,兩句話差不多只有一句的意思,言簡意繁,是詩人所忌。 對于我們現在的人來說,只要能做到寬對,就已經是很不錯的了,不必再刻意地尋求工對了。 總之,格律的一切形式都是為了更好地為思想內容服務,是錦上添花,而不是削足適履,以至損害思想內容。如果無原則地追求格律的規范、工整,那就是本末倒置了。 八、律詩的句式與節奏 節奏,就是吟作律詩時的意義單位、感情語氣等的停頓,也就是律句的節奏。律詩基本都是五言和七言,所以這里只講這兩種。 律句的節奏,是以每兩個音節(即兩個字)作為一個節奏單位的。這首先是漢語詞匯的構成方法(構詞法)所決定的。古代漢語中有許多單音詞,一個音節表示一個獨立完整的意義,兩個單音詞有機組合成各種結構,可以用最少的音節表現豐富的意思。 如:鳥盡(弓藏)——主謂結構 刺眼——動賓結構 秋風——偏正結構 看完——后補結構墻上——方位結構一篇——數量結構等等。 這就是為什么律詩每句雖然只有短短的五字或七字,卻能夠表述既豐富的思想內容的主要原因。 其次是由律句字數的奇偶決定的。律句的字數都是單數。由于對句(二、四、六、八句)的最后一個字都必須押某個韻部的韻字,因此就必須在節奏上與前面的字分開,這樣,排除最后一字,五言律句就是四個字,七言律句就是六個字,成了雙數,為兩個音節為一個節奏單位創造了條件。具體如下: 三字句為二|一:稻苗|秀菰米|肥孤煙|直落日|圓 四字句為二|二: 誰家|別淚 萬里|秋風 宮草|微微 清袍|白馬 五字句為四|一,其中四就是四字句,也就是二|二|一: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六字句為二||四,亦即二||二|二:水近||偏逢|寒氣山深||常見|日光或四||二,亦即二|二||二:碧窗|宿霧||蒙蒙朱栱|浮云||細細 七字句為六||一,其中六就是六字句,也分為二||四|一:楚天||不斷|四時|雨,巫峽||長吹|千里|風。或四||二|一:春日|鶯啼||修竹|里,仙家|犬吠||白云|間。 需要指出的是,三字句,在五言、七言中就是最后三字,也就是三字尾,它的節奏既可以是二|一,如上舉各例,也可以是一|二。 如: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晝引|老妻||乘|小艇,晴看|稚子||浴|清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