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現在有很多人是有高血壓的,高血壓是西醫通過量血壓命名的一種病名,古代中醫里關于眩暈和頭疼等等一些病癥,我們可以把它劃到高血壓里面來。 高血壓的幾個致病因素: 西醫說到底為什么引起高血壓呢?西也說不大清楚,就是說自己整個血壓升高,對吧?有遺傳因素,有各種的疾病也是等等很復雜。 那么中醫認為的情緒不好是其中一個重要因素,發生在長期焦慮沮喪或者憤怒中的人,就容易高血壓。詳細分為以下幾種原因: 1.肝風內動;人的情緒不好,生氣、焦慮、緊張,各種情緒的糾結導致肝氣不舒,從而氣血瘀滯,肝陽化火,或肝陰不足,或肝陽上亢,肝經不舒暢就會出現高血壓。 2、正氣不足、腎精虧虛——因為縱欲過度、熬夜等等;腎精不足就導致腎陰、腎陽不足; 3、痰濕重——因為肥甘厚味、運動少,舌苔厚、胖大。 4、有淤血。 所有的因素都是關聯在一起的,互為因果,互相影響,絕大多數都與我們的各種欲望有關。 從中醫的角度解釋高血壓,就是經絡堵滯,臟腑無力恢復原來的正常運行。 西醫認為高血壓會導致腦中風、心臟病、腎功能衰竭等疾病。 最重要的是要恢復到本來的狀態中生活,應該反思、放下,給自己的生活做減法,使身體的陰陽協調起來。 由其他疾病引起的繼發性高血壓,應該及時治療原發性疾病。 瘀血——分為離經之血和經絡阻滯、流通不暢的瘀血。 西醫治療方法:服用阿司匹林、利尿藥,擴張血管。 中醫的建議:行氣血、疏通瘀堵。 人的衰老和瘀血是成正比的,大家應該注意保持經絡通暢。 中醫建議老人長期堅持小劑量地服用三七粉、西洋參粉、丹參粉,用于活血化瘀。 正氣不足,補陽還五湯 補陽還五湯——活血化瘀的著名方子,清代醫家王清任發明的,可以泡水當茶喝,也可以煮水泡腳,方子中有黃芪,可以在補氣的同時起到活血化瘀的作用,對氣虛導致的瘀血療效很好。類似的方子還有桃紅四物湯等等。 清朝著名中醫王清任——補陽還五湯: 中醫經典方劑:黃芪(生)120克、當歸(尾)6克、赤芍6克、地龍、川芎、桃仁、紅花,各3克。 主治:中風,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言語蹇澀,口角流涎,遺尿失禁等等。 黃芪一般從30克用起,慢慢加量。補氣通絡的方子,對于氣虛導致的腦中風、腦梗塞的患者療效很好,舌質淡、舌體胖大有齒痕、舌上有唾液,同時伴有身體疲乏無力、困倦不堪、無精打采等氣虛癥狀,適合用。方子可以用于泡水當茶喝或熬水泡腳。 PS:對于腦出血的患者要慎重使用,應該請醫生開方。在舌質紅、舌苔黃膩的時候千萬不要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