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詞壇是一個群芳競艷,姹紫嫣紅的百花園。多彩多姿、千嬌百媚的婉約詞,為我國古典詩歌增添了無限光彩。兩宋時期,婉約詞空前繁榮,風靡全國。 晏殊,字同叔,是北宋初期婉約派代表人物。他在文學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貢獻,是北宋文壇上地位很高的文人。他能詩、善詞,而以詞最為突出,有“宰相詞人”之稱。他的代表作《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此詞言情閑雅而不輕薄,辭語工麗而不淫艷,最為人們所贊賞。其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歷來為人稱道,堪稱千古名句。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注 去年天氣舊亭臺:是說天氣、亭臺都和去年一樣。 無可奈何:不得已,沒有辦法。 似曾相識:好像曾經認識。形容見過的事物再度出現。 晏殊是宋朝的太平宰相,其詞多抒發的是一種淡淡的閑愁,這首詞就是其中的代表作。這是一首感時傷春詞,表現了一種對美好事物逝去的傷感和物是人非的惆悵。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詞人把酒聽新詞,意興無窮,但是突然記起去年也是此時、此地、此情、此景,一樣的天氣,一樣的亭臺,一樣的“一曲新詞酒一杯”,于是感慨光陰的流逝,未免深深嘆息。眼前夕陽西下,詞人感時傷春的情緒一觸即發,不禁發出了這樣的感喟:“夕陽西下幾時回?”這是即景興感,包含著詞人對美好事物的流連,抒發了詞人惜春傷時的惆悵,嘆惜年華將逝的情思。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是千古名句,兩句對仗工整:“無可奈何”“似曾相識”是情感的描摹;“花落去”“燕歸來”是物象的對仗,是時間的有形流逝。“無可奈何花落去”對春光的流逝示惋惜之情;“似曾相識燕歸來”對巢燕的歸來興懷舊之感。這兩句看似寫實,其實實中有虛,有情有理。通過對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寫,抒發了對青春易逝的感慨。“小園香徑獨徘徊”回到現實,與“無可奈何花落去”相呼應,寫詞人獨自在小園花徑間徘徊,傷嘆時光的流逝。 全詞語言圓轉流麗,含蓄蘊藉,寓理于景,凄婉雋麗的意境,給人以美的享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