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大2° 阿發 | 文 前幾日,世界攝影俱樂部群里的朋友聊到了攝影的目的到底是“紀實”還是“紀虛”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答案。攝影是一個自由度很高的表達工具,導致的結果就是照片作為產物,它的可創造性是很高的。即使是所謂的紀實攝影,根據拍攝者所處的地點,鏡頭瞄準的方向,編輯的后期剪輯和編排以及文字記者的觀點選擇等等的不同,最終呈現出來的都不能夠說是完全的真實。所以在我看來,不能說攝影的目的就是為了紀實,從而不去關注其他的維度。荒謬的畫面,錯誤的構圖同樣也可以是社會現實的顯影,同時也是人性心理的展現。 如果生活本身就是一場醒不來的夢境,那么攝影又是什么呢?任何東西都有多面性,攝影也不例外,所以我們才會有布列松和威廉·克萊茵,有杜瓦諾和馬丁·帕爾,有沃克·埃文斯和埃格爾斯頓,有桑德和托馬斯·魯夫,就連馬格南的攝影師們也一度因為攝影應該保持什么樣的方式而產生過激烈的爭吵,布列松在看到馬丁·帕爾的作品時所發表的評論可以作為兩種觀念碰撞的表現,然而最終結果是兩派并存,馬丁·帕爾還一度擔任了馬格南的主席。 無論是現實和正確,還是荒謬和錯誤,攝影就是攝影,正確而空洞的東西不如錯誤而真實的存在,照片的價值在于真正有所表達,引人思考。所以刪去那些構圖正確,曝光精準但是空空如也沒有內涵的照片吧,它們沒有存在的意義。 @老令 @自游人 @梁大2° 阿發 | 文 前幾日,世界攝影俱樂部群里的朋友聊到了攝影的目的到底是“紀實”還是“紀虛”的問題,我覺得這個問題其實沒有答案。攝影是一個自由度很高的表達工具,導致的結果就是照片作為產物,它的可創造性是很高的。即使是所謂的紀實攝影,根據拍攝者所處的地點,鏡頭瞄準的方向,編輯的后期剪輯和編排以及文字記者的觀點選擇等等的不同,最終呈現出來的都不能夠說是完全的真實。所以在我看來,不能說攝影的目的就是為了紀實,從而不去關注其他的維度。荒謬的畫面,錯誤的構圖同樣也可以是社會現實的顯影,同時也是人性心理的展現。 如果生活本身就是一場醒不來的夢境,那么攝影又是什么呢?任何東西都有多面性,攝影也不例外,所以我們才會有布列松和威廉·克萊茵,有杜瓦諾和馬丁·帕爾,有沃克·埃文斯和埃格爾斯頓,有桑德和托馬斯·魯夫,就連馬格南的攝影師們也一度因為攝影應該保持什么樣的方式而產生過激烈的爭吵,布列松在看到馬丁·帕爾的作品時所發表的評論可以作為兩種觀念碰撞的表現,然而最終結果是兩派并存,馬丁·帕爾還一度擔任了馬格南的主席。 無論是現實和正確,還是荒謬和錯誤,攝影就是攝影,正確而空洞的東西不如錯誤而真實的存在,照片的價值在于真正有所表達,引人思考。所以刪去那些構圖正確,曝光精準但是空空如也沒有內涵的照片吧,它們沒有存在的意義。 @老令 @自游人 @黃維 @問子 @拾柒 @黃德文 @儋耳蠻族 @儋耳蠻族 @黃維 @黃維 @云態度 @瑪麗 Wei @里奇 @青島王音 @老令 @米小戈 @艾眉 @濤聲依舊 @曉宇 @浪漫色 @????????? 公子 @戴鵬亮 Moses @藏蘊清流 / 世界攝影俱樂部-人體群作品推薦 @九日 @Roger Yang(楊永康) / 什么是攝影? 關于藝術、觀念和記錄的討論 本期選編:徐淳剛,阿發 阿發,世界攝影俱樂部首席評論員。攝影師,譯者,電影和音樂鑒賞家。先后留學日本和美國。欣賞布列松,杜瓦諾和寇德卡的作品。曾獲美國UIUC大學攝影大賽一等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