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舊稱“膠澳”,別稱“琴島”、“島城”,是一座美麗的海濱城市。青島原為一座小漁村,因地理位置優越,1891年清政府調登州總兵章高元移駐青島口,標志著青島市建制的開始,不過青島真正發展起來,還是在德國占領時期。
甲午戰爭的慘敗標志著清末洋務運動的破產,清政府的虛弱徹底暴露在列強面前,列強掀起了瓜分中國的狂潮。1987年11月13日,三艘德國軍艦借口巨野教案強入膠州灣,不到24小時就占領了膠澳,清軍不戰而退,史稱“膠州灣事件”,這次事件拉開了列強瓜分中國的大幕。
清政府在德軍占領青島后寄希望于列強的調停,等來的卻是德國亨利親王率領的軍艦。迫于德國壓力,清政府簽訂了《中德膠澳租借條約》,青島成了德國殖民地,整個山東成了德國勢力范圍。德國在青島的殖民統治維系了17年,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同年11月,日軍占領青島,青島的德國時代正式結束。客觀來說,青島在德國殖民統治下迅速發展成為一個近代化的城市,但德國人是來給咱們做貢獻的嗎?當然不是的,德國人在發展青島上煞費苦心,不過是為了其更好的掠奪和奴役的侵略本質服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