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一定聽過這樣一句話,叫做聰明反被聰明誤。大部分人初聽到這句話的時候,只是隨便聽一下,并沒有當回事,也并沒有理解其中的內(nèi)涵。 其實聰明反被聰明誤這句話在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中就已經(jīng)詳細解讀了,為什么很多人很多時候聰明,反倒是一個不好的事情? 在老子的《道德經(jīng)》中,第19章絕圣棄智中,有這樣一句話:絕圣棄智,民利百倍。 這句話意思就是說杜絕自會,拋棄巧言,善辯,就能獲得很多的利益。保持一個質(zhì)樸,減少自己的私利,減少欲望,能做到這些東西就沒有憂患了。 這句話的本意就是說,杜絕智慧,拋卻巧辯,是我們應(yīng)該提倡的一些事情。很多人在這個時候特別不明白,為什么要拋棄聰明智慧,聰明智慧不是一個好事嗎?其實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這一章中,所強調(diào)的,拋棄那些智慧的基礎(chǔ),是因為有很多人把聰明智慧用在損人利己的事情之上。 其實在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有一個兩面性,當把聰明智慧用在好的用途之上,為人民服務(wù),積德行善,這一定是好的。但是生活中很多人為了自己的利益,為了自己的私欲,就把聰明才智這件事情放在了一個損人利己的事情之上,讓自己得到利益,損害別人的好處。 比如說,在很多職場中間,很多人運用自己的聰明才智,想讓自己上位,想讓自己加薪,想讓自己升值。于是就損害別人的利益,這就是典型的損人利己,這里的聰明才智就是應(yīng)該拋棄的地方。 我們?nèi)祟愖鳛楸绕渌锔勇斆鬟@樣的一種生物存在,運用自己的智慧去踐踏所有的生物。比如說,在最剛開始的時候,我們和大自然是和諧相處的。 我們?nèi)祟惒]有那么聰明,更沒有去踐踏其他的生物和動物。后來隨著智力的發(fā)展,人類慢慢的聰明,以為自己是人類的主宰,就去踐踏其他的生物,這個也是運用智慧達到自己目的的一種狀態(tài),這個也是不提倡的。 曾經(jīng)在古人的一些智慧中,有這樣的一個理念,就是說凡事都有它的兩面性,我們今天所說的聰明才智。也是這樣的一個感覺,都有它的兩面性。如果說運用到好的一面,它就會產(chǎn)生一個好的作用,而運用到壞的一面就會對自己,對整個社會產(chǎn)生一個不好的作用。 那么很多人看到這里就特別的疑惑,那難道我們要放棄自己的聰明才智嘛?要做一個傻子嗎?當然不是這樣,我們可以保留自己的聰明才智,但是我們需要用一些事情去束縛他,讓他往好的事情好的方向去發(fā)展,不要讓他走歪路,不要讓他走邪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