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際交往中,我們經常會因為說話場合、人物的性格特點、對方的面子、自尊心等向別人表達一些不太好說的意思,諸如請求、批評之類的話。為什么我們在說話的時候會有所顧忌?因為它符合一般人的心理特點,每個人都具有自尊心,誰都不愿意遭到拒絕、指責和冷臉。這也源于一般人心中都認為自己因該是最好的,一旦心愿與現實有了差距,自尊心就會出來作怪,從而轉變成悲傷、痛苦、仇恨、嫉妒、鄙視等不好的情緒,并且早晚會表現出來。這樣看來,有些話說不好,就會得罪人,為自己招來麻煩。 說話直言不諱,固然可以彰顯自己豪爽、直來直去的性格,但是在人際交往中我們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各種復雜的場合,直來直去的性格不會在所有人和情形下都適用。在不便直說、不能直說的情形下、如果說了直話,可能會影響到人際交往,不僅給自己添麻煩,還容易傷害到別人。誰也不愿看到這樣不愉快的事情發生,在某些場合說話還是要講究方式方法,含蓄、委婉的表達原來的直話或許效果會更好。 有一次,居里夫人過生日,她的丈夫皮埃爾用一年的積蓄買了一件名貴的大衣,當作她的生日禮物。當她看到時,既開心又無奈。開心的是丈夫記得自己的生日,還給自己精心準備了禮物。無奈的是他們那時經濟拮據,甚至正在進行的科學實驗都沒有經費,導致她很頭疼。 她知道自己不應該讓丈夫失望,但又怕下次丈夫還會花這么多錢。想了一會兒,居里夫人說:“親愛的,謝謝你!這件大衣確實誰見了都會喜愛,但是我要說,幸福是有內涵的。比如說,你送我一束鮮花作為生日禮物,對現在的我們來說就好得多。只要我們永遠一起生活、戰斗,這比你送我任何貴重的禮物都要珍貴。” 難道鮮花比大衣更有意義嗎?丈夫不解,但很快他就明白了妻子的意思,以他們現在的經濟情況,花這么多錢買禮物確實不妥。在言談中,能夠駕馭語言的人最受歡迎,他們能根據不同的情境去使用不同的表達方式,既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意思,也不會使對方難堪和尷尬。 比如,你要批評一個人在工作上的不足,如果直言不諱,顯然會令他難堪。但是,在批評他之前,你能找出他工作中的一些可取之處,先滿足他的自尊心,待他興高采烈,把你當朋友的時候,再把批評化的建議提出來,這樣他會心悅誠服地 接受你的意見,還對你很欽佩。這樣的方法對于孩子的成長教育也同樣適用。 說什么固然重要,但怎么說更為關鍵,人的情緒常常蒙蔽了自己的雙眼,使他看不透語言背后的語言,而只能最淺薄地從對方的語言上來理解。因此你完全可以用一種他喜歡的方式來讓他心甘情愿跟著你說話的思路走,即讓他明白你說話的用意,又讓他樂于接受,因為你給足了他的面子,他自然也愿意接受你意見,用這樣殊途同歸的方法,又何樂而不為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