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的繪畫藝術,經過歷代畫家的傳承,繪畫技法在不斷進步的同時,也形成了不同的風格。尤其近代的西方藝術思潮對傳統文人繪畫產生了巨大沖擊,國畫藝術在這場革新運動中逐步形成了不同流派。時至清末民初,嶺南畫派隨之誕生。 “嶺南”畫派,泛指由五嶺以南地區為主的畫家經過大膽創新,融合中西繪畫技藝而形成的以色彩鮮艷、物件寫實為特點的,獨具“嶺南”文代風格的國畫流派。它與京津派、海派并稱中國畫壇三大流派,是中國傳統國畫中的革命派,是中華民族繪畫史上一個重要的繪畫流派。 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簡稱“二高一陳”,他們既是嶺南畫派的創始人,也是其第一代代表人物。二十世紀三十年代脫穎而出的趙少昂、黎雄才、關山月、楊善深等,成為當代嶺南畫派的代表人物。該畫派第三代代表人物有伍嘉陵、陳金章、何永祥等。 從嶺南畫派的發展過程看,第三代代表人物或“以書法帶畫,以工筆帶寫意”,或線條結實,墨跡斑駁,都將嶺南畫派的“撞墨”法引領到嶄新的境界。他們在繼承前代大家注重寫生、融匯中西的革新精神,以雄勁挺拔的畫風反映時代風貌的基礎上,師法自然,把西方水彩畫的光影特色和東方畫的拙樸神意相融合,從而創制出既飽含傳統國畫的筆墨特色,又極具地方特色的氣氛熱烈、色彩明亮、暈染柔和的現代繪畫新格局。 |
|
來自: 雷ca7onfmwbh46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