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精选,精品九九视频,www久久只有这里有精品,亚洲熟女乱色综合一区
    分享

    最全婦科雜病經驗方

     山東中醫竹林 2019-01-16

    l.乳腺增生組方:

    藥用絲瓜絡、生牡蠣(先煎)各30克,當歸、瓜蔞、丹參(后下)、夏枯草各15克,赤芍、山茨菇、香附、穿山甲(先煎)各12克,柴胡、玄胡(研沖)各9克。病程較長加王不留行、牛膝、三棱、莪術;反復發作加地龍、僵蠶、土鱉蟲、水蛭;硬結難消加皂角刺、桃仁、浙貝母、玄參。服法:每天1劑,水煎3次,分早中晚服。月經期停服,經后續服。3周為1個療程,至疼痛及腫塊消失。

    2.子宮肌瘤組方:

    益母草、生牡蠣(先煎)各30克,山茨菇、當歸、穿山甲(先煎)、丹參(后下)各15克,赤芍、地鱉蟲各12克,三棱、莪術、僵蠶、桃仁(打)、川芎、紅花各9克。出血量多加三七、小薊炭、蓮房炭;腫塊堅硬加地龍、皂角刺、夏枯草;反復發作加生地、丹皮、玄參;包塊難消加全蝎、水蛭、蜈蚣。服法:每天l劑,水煎分4次服。月經期停服。2個月為1個療程,至腫塊消失。戒房事,忌辛辣飲食。孕婦及有出血性疾病者禁服本方。

    3.卵巢囊腫方藥:

    生牡蠣(先煎)、鱉甲(先煎)各30克,丹參(后下)、炮山甲(先煎)、牛膝各15~30克,當歸、赤芍各10~15克,三棱、莪術各9~12克,桃仁、川芎、紅花各6~10克。病程日久加海藻,昆布;包塊消之不快加地龍、土鱉蟲、水蛭;服法:水煎,每天1劑,分3次服。月經期停服。30天為1個療程,直至癥狀、體征完全消失.注意:治療期間應節房事,忌生冷、香燥、酒類、辛辣飲食。孕婦、月經過多及有出血傾向和年老體弱者禁服用本方。 

    名醫名方 柴青乳癖方

    楊秉秀

      楊秉秀,女,1936年3月生,湖南邵東人。湖南中醫藥大學附一院主任醫師,湖南省名中醫,第四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從事婦科臨床、教學、科研工作40多年,1993年獲湖南省中醫藥科技進步三等獎。在國內多種醫學雜志發表論文約20篇,參編著作一部。

      組成  柴胡10克,青皮10克,赤芍15克,全瓜蔞10克,王不留行10克,紫丹參15克,枳殼10克,橘核15克,蒲公英15克,橘葉7~9克(鮮者為佳)。

      功效  疏肝解郁,行氣止痛,軟堅散結,消癖。

      主治  乳腺小葉增生(乳癖)。對初起實證者療效較佳,

      服法  每日一劑,常規水煎2次,分2次服,半月為一療程。

      方解  乳腺小葉增生是婦科常見病、多發病。現代醫學認為其發病與卵巢功能失調有關,故西醫治療是以調節卵巢功能為主,但迄今尚無特效藥物。中醫沒有乳腺小葉增生之病名,但因在乳房部位可觸到痞塊,故名“乳癖”。其病因病機與憂思郁怒等情志密切有關。當今中年婦女由于家庭負擔重,工作壓力大,社會活動多,因而精神緊張,思想情緒不穩,容易產生急躁、憂慮、不安等情緒而導致肝氣郁結,久郁化火,氣血不暢,脈絡阻滯,形成痞塊,發為乳癖。方中以柴胡、青皮疏肝解郁,行氣散結,消癖為君。王不留行、丹參、赤芍活血化瘀為臣,配蒲公英、橘核,清熱解毒,消炎散結,加強活血化瘀和消癖功效。枳殼、瓜蔞行氣化痰,消積為佐。用芳香氣味較濃的鮮橘葉為使,可引諸藥入經,使氣血通順調。諸藥共奏疏肝解郁,行氣散結,活血化瘀,清熱解毒,消癖之功效。

      加減  乳頭疼痛,舌質紅,苔薄黃,肝經郁熱者加丹皮10克,梔子10克,川楝子8克,延胡索10克,清肝熱,解郁止痛;乏力,納差,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脾胃虛弱者加黨參15克,黃芪15克,白術10克,茯苓15,健脾益氣;溢乳者,加炒麥芽50克,山楂10克,薏苡仁15克,消乳汁;有乳頭溢血者,加仙鶴草30克,白茅根30克,地榆15克,涼血止血;沖任虧虛者,加鹿角霜15克,山藥15,補骨脂10克補益沖任。痛經良方——溫經止痛湯

    組成:當歸30克,川芎、酒白芍各12克,烏藥、香附子、元胡各10克,肉桂、炙甘草各6克。加減:寒凝胞宮,少腹冷痛較甚者加小茴香、九香蟲各10克;伴四肢腫脹者加澤蘭葉15克。茯苓12克;飲食呆滯者加麥芽、山楂各15克,砂仁8克;瘀阻較甚、少腹刺痛者加桃仁、紅花、五靈脂各10克。

      用法:上藥用涼水500毫升浸泡30分鐘后。用文火煎煮20分鐘,濾取藥汁。如法煎煮2次。合并藥液分2~3次溫服。于每月月經前服3~4劑,連服3個月期周期。

      適用于功能性痛經,癥見經前數日及行經期少腹冰冷脹痛.甚則劇痛難忍,得溫痛減,經期后延,經行塊多不暢,至經行過半則痛漸緩,舌質黯或有瘀點,苔白,脈弦等癥。

      按語:溫經湯針對寒凝、氣滯、血瘀的病機而設,故藥用當歸、川芎活血行氣,散瘀通經;白芍“除血痹”(《本經》),柔肝緩急;烏藥溫通行氣散寒,解凝止痛;肉桂溫經散寒,通陰解凝;元胡、香附行氣活血定痛;炙甘草補中和藥。諸藥合之,共奏溫經散寒,行氣活血,通經止痛之功。俾寒散、氣行、血活,經行通暢,則其痛自愈。服藥期間及經期勿淋雨涉水,坐臥濕地,并應舒情志,解郁怒,適寒溫,忌食生冷厚味,生痰戀濕之品。 

    名醫名方 吳氏通管湯


    吳熙

      吳熙,男,1940年10月生,福建省廈門市人。教授,研究員,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現任福建省福州吳熙婦科中醫院院長、書記,第二、三、四批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

      幼承庭訓,擅長診治婦科疑難癥,特別對不孕癥治療有豐富的診療經驗。主編、副主編41部1800萬字醫書,其中3部獲中華中醫藥學會科技獎、圖書獎一、二、三等獎。38項(篇)科研和學術論文獲獎。

      組成  莪術15 克,丹參15 克,細辛2 克,大黃15 克,炮山甲15 克,水蛭15 克,當歸15 克,桃仁10 克,三棱10 克,紅花10 克,甘草5 克。

      功效  活血祛瘀,疏通經絡,瘀祛生新。

      主治  輸卵管阻塞所致不孕癥。

      用法  上藥每個月周期用藥10劑,于月經后5天開始用藥,每日1劑,用水煎3次,將3次藥汁合并,取100ml藥液趁溫保留灌腸,隔日1次,每月5次為1療程;余下藥液,1日2次分服,10天為1療程。每劑藥3煎后藥渣,用布包熱敷下腹部,冷卻時蒸熱再敷,每日上、下午各敷1次,每次40~50分鐘。

      可于宮腔干凈后3~5日,用宮腔導管緩慢地宮腔注入藥液,首次量不得超過10ml,速度1ml/分鐘,隔日1次,每月5次為1療程,連續3個療程。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

      方解  本療法中“吳氏通管湯”具有抗菌,破血逐瘀之功效。方中莪術、三棱、桃仁、紅花行血破瘀,攻逐積滯;丹參活血祛瘀,擴張血管;細辛散寒,止痛,抗菌;大黃抗菌瀉下;炮山甲散瘀通絡,消腫排膿;水蛭破血逐瘀,抗凝,擴血管,促吸收;當歸補血行血;甘草調和諸藥。

      中藥灌腸利于盆腔組織吸收,提高盆腔組織藥物濃度,增強療效。藥渣外敷起到熱敷的物理作用,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炎癥吸收,有利于藥物的熱蒸氣離子透入。

      宮腔緩慢加壓注入藥液,對粘連的輸卵管起到擴張作用,有利于粘連的解除,使管腔復通。加之藥物作用,功效更顯著。

      加減  若氣滯血瘀,寒邪凝滯,痰濕阻滯,擬活血為主,調經種子,用官桂、小茴香、干姜溫經散寒,川芎、赤芍活血化瘀,元胡、五靈脂、蒲黃、沒藥化瘀止痛。若發現輸卵管粘連或炎癥,酌加牛角絲(水牛角切絲)、人字草、牛膝。若出現白帶多,色濃,味臭,酌加白冠花、白果仁、銀花、紫花地丁。若遇宮冷不孕者配以附子、肉桂、紫石英。 

    治子宮肌瘤方

    理氣逐瘀消脂湯

    【來源】裘笑梅,《名醫秘方匯萃》

    【組成】炒當歸、赤芍各9克,川芎3克,橘紅、姜半夏各6克,炙甘草3克,制香附、元參、浙貝母、炒川續斷各9克,炒枳殼6克,失笑散12克(包煎)、生山楂、牡蠣(先煎)各20克,白花蛇舌草12克,莪術6克。

    【用法】每日1劑,水煎服,日服2次。


    【功用】活血祛瘀,理氣消脂。


    【方解】子宮肌瘤往往影響婦女的生育,導致不孕。《巢氏病源》說:“癥痞之病其形冷結,若冷氣入于子臟則使無子,若冷氣入于胞絡搏于血氣,血得冷則凝,令月水不通了。”本方是為證屬血瘀氣滯、痰濕壅滯導致不孕者所設。故方用橘紅、甘草、半夏(二陳湯去茯苓)、香附、山楂等理氣化痰消脂;當歸、川芎、赤芍、莪術、元參、浙貝母、牡蠣、失笑散活血祛瘀,消癥止痛;其中白花蛇舌草一味消肌瘤,雖苦寒而無傷胃之弊。全方活血祛瘀、理氣化痰、消癥止痛。俾氣順痰化、瘀祛癥消而痛止,此時再調經求子自當一舉而功。

    【主治】子宮肌瘤、子宮內膜異位合并不孕。


    【加減】臨證應用,可隨證加減。

    蔡小蓀治療崩漏驗方


    上海蔡氏婦科傳至吾師蔡小蓀已七代,先生懸壺執業60載,學驗俱豐,善治婦科各種疑難雜癥,尤其對崩漏的診治具有豐富的經驗。蔡師指出:崩漏必須詳審病機,首辨陰陽,即陰崩與陽崩之別。“審其陰陽,以別剛柔,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執簡馭繁可概括為:凡出血色質赤紫粘稠的屬陽崩,用養陰止崩湯;經色暗淡稀薄的屬陰崩,用溫陽止崩湯;經行量多色暗有塊屬血瘀崩漏,治療上用化瘀生新法,宜化瘀止崩湯為主。總之崩漏的病因眾多,病情錯綜復雜,蔡師主張“求因為主,止血為輔”,止血不留瘀,崩則不專止澀,用藥深諳藥性,崩漏止后,經水甫凈,氣血大虧,急需補氣血,增加營養的調理,使氣血旺盛則循環而行,崩漏自愈。

    養陰止崩湯

        組成:生地12g,炙龜版10g,煅牡蠣30g,丹皮炭10g,旱蓮草20g,熟女貞20g,白芍12g,潞黨參12g,黑芥穗10g,生蒲黃15g(包煎)。

        功能:育腎滋陰,清熱止崩。

        主治:陽崩癥。經量過多如注,色鮮無塊,或淋漓日久,顴紅潮熱,咽干口燥,腰酸頭暈,舌質紅少苔,脈細數或細弦。


        方解:生地、龜版益腎滋陰,涼血清熱;白芍、牡蠣酸收固澀,以收下焦相火;丹皮、蒲黃清熱涼血,祛瘀生新,以防熱盛煎熬,血稠成瘀;旱蓮草、熟女貞補益肝腎,滋陰止血;配潞黨參益氣培元,此所謂“常泄者慮其氣脫”。血虛易生風,風盛熱更熾,配黑芥穗宣散肝經之氣,又祛血中之風,祛風即能止血。

    名醫治閉經驗方

    1   養血補腎助陽飲(裘笑梅)

       組成:當歸12克,丹參15克,白芍9克,熟地30克,菟絲子9克,肉蓯蓉9克,巴戟天9克,淫羊藿12克,仙茅9克,鹿角膠16克(烊沖),阿膠12克(烊沖),紫河車粉 3克(分吞)。」                      功效:補督脈,壯元陽,養血液,生精髓。

       主治:閉經屬產后脫血,腎陽虛損者;或席漢綜合征。月經初潮來遲,或月經后期量少漸至停閉。頭暈耳嗚,腰痛如折,畏寒肢冷,小便清長,夜尿頻多,大便清薄。面色晦暗。舌淡,苔白,脈沉。

       用法:先將上藥用水浸泡用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1次,月經期停服。

       方解:用四物除川芎,加入丹參,以養血活血調經;菟絲子、肉蓯蓉、巴戟天溫補腎陽,使任脈通,督脈固;合淫羊藿、仙茅補陽溫腎,入命門以強精;鹿角膠性溫純陽,填髓生精;阿膠和血補陰;加人紫河車粉以充盈血海。如是則腎氣足,胞宮暖,氣血調,沖任養,每收良效。

     2 鹿角霜飲(許潤三)

    組成:鹿角霜20克,白術20克,生黃芪25克,當歸20克,川芎10克,香附 10克,半夏 10克,枳殼 20克,昆布15克,益母草15克

    用法:先將上藥用水浸泡用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1次,月經期停服。

    功效:溫陽,利水,通經。

       主治:閉經屬腎虛痰濕者。癥見經閉時間較久,形體肥胖,或有浮腫,胸脅滿悶,惡心疾多,神疲倦怠,性欲淡漠,脈象沉弱,舌質淡或胖嫩,苔薄白。

       用法:先將上藥用水浸泡用30分鐘,再煎煮30分鐘,每劑煎2次,將2次煎出的藥液混合。每日1劑。早晚各1次,月經期停服。;

    方解:鹿角霜飲所治閉經屬寒邪客于沖任,或素虛不能運化水濕,濕滯沖任而引起者。本方中鹿角霜、白術,溫腎健脾以運水濕;當歸、黃芪補氣血之虛;香附、枳殼、半夏、益母草理氣活血利水,共奏溫陽利水通經之效。

    加減:臨床應隨證加減:于月經10~15天,桂枝10克,桃仁10克;若服藥后感覺頭暈,可將鹿角霜改10克

     3 瓜石湯(劉奉五)

       組成:瓜蔞15克,石斛12克,玄參9克,麥冬9克,生地12克,巨麥12克,車前子9克,益母草12克,馬尾連5克,牛膝12克

       功效:滋陰清熱,寬胸和胃,活血通經。

       主治:閉經屬陰虛胃熱者;或血涸經閉。癥見月經量少漸致停閉,伴心煩急躁,口干舌燥,口渴欲飲,小便黃赤,大便秘結,或夜寐多夢,或消谷善饑。舌紅少津,脈細數。

    方解:古人曾用三合湯(四物湯、調胃承氣湯、涼隔散)治療本病。原方由當歸、生地、白芍、大黃、元明粉、甘草、連翹、梔子所組成。在臨床實踐中,劉氏觀察到多數病人,雖有上述癥狀,而大便不一定干燥。而且本病又系慢性病,非數劑藥能以收功。如若長期服用三合湯,因其中有大黃、元明粉等苦寒瀉下之品,更易耗傷津液。而本方瓜蔞,石斛以為主藥,瓜蔞甘寒潤燥,寬胸利氣;石斛甘淡微寒,益胃生津,滋陰除熱,合用共奏寬胸潤腸,利氣和胃之效。另加玄參、麥冬養陰增液。因本病源于陰虛血燥,故在四物湯中去掉較為溫燥的當歸、川芎,用生地滋陰生血;巨麥、車前子活血通經;益母草偏寒,通經

    活血之中又能生津液;馬尾連(或梔子)清胃熱,熱去則津液能以自生;牛膝引血下行,以期經行血至之目的。總之,全方以滋液清熱,寬胸和胃之力,而達到活血通經的目的。由于藥性平和可以長期服用。在臨床應用時若見大便燥結,也可先用三合湯,待陽明燥實已解,仍可改用本方作為后續治療。

       加減:若大便燥結,加大黃6克以通腑瀉熱;里實燥熱解除后,可加當歸10克、赤芍15克、丹參20克、澤蘭10克以活血通經。

    4 通經散(徐志華)

    組成:當歸10克 赤芍10克川芎5克紅花10克 桃仁10g 炮山甲 10克烏藥10克 劉寄奴10克 牛膝10克 肉桂3克 三棱10克 文術10克 丹參12克

    功用:理氣活血,逐瘀通經。

    主治:閉經屬氣滯血瘀者。癥見月經周期先后不定,量少,漸至閉經或表現為驟然停閉,伴情志抑郁易怒.脅痛或少腹脹痛拒按。舌黯或有瘀斑,苔正常或薄黃,脈弦或緊。_

    方解:本方由桃紅四物湯加減而成,專治氣滯血瘀所致閉經,及瘀血積聚而成疤痕等證,方中桃仁、紅花、丹參。川芎、當歸、赤芍活血海經;劉寄奴、三棱、文術、穿山甲、牛膝破血祛瘀消徵散結;烏藥調氣疏肝;肉桂溫經散寒活血。以上諸藥共奏活血祛瘀、調經的功效。有熱象去肉桂加丹皮,久瘀加地鱉蟲。 蔡小蓀:痛經多數是經血排出困難,瘀滯疼痛,治法以通為主。當歸9克 川芎4.5克 牛膝9克 香附9克 元胡9克 丹參9克 紅花4.5克 白芍9克水煎服。服藥時間應在行經前三天即開始服用,特別是膜樣痛經、及內膜異位癥等,否則效果不顯。

    [辨證方]

    1、寒 證

      韓百靈:溫腎扶陽湯,治胞中虛寒型痛經,婦女經期小腹隱痛,喜溫喜按,經色清稀,腰酸腿軟,四肢不溫,尿頻,白帶下注,面色淡白,舌質淡潤,脈象沉緩無力。人參9克 山藥9克 熟地9克 山萸肉6克 吳茱萸6克 菟絲子9克 肉桂6克 附子6克 補骨脂9克 白術9克《百靈婦科》

      顏德馨:治療之法,以通為主,多用溫經逐寒,祛瘀止痛,王清任之少腹逐瘀湯獨擅勝場,每于經前投此,多應手而效。曾以治痛經達十余年纏綿不愈者,或痛甚則厥,或劇痛需以度冷丁方得小安等頑固病例,亦有殊效。

      小茴香7粒(炒) 干姜0.6克(炒) 元胡3克 沒藥6克(炒) 當歸9克 川芎6克 官桂3克 赤芍6克 蒲黃9克(生) 靈脂6克(炒)水煎服。每次月經來潮前連服5~7劑,一般連續治療3個月即獲痊愈。

    《名醫特色經驗精華》


      陳澤霖:臨床所見以寒凝血瘀為多見,治宜溫通為主。我曾以下方為主加減治愈了不少痛經病人。肉桂3~9克 小茴香6克 制香附9克 當歸9克 川芎6克 赤白芍各15克 青陳皮各9克 阿膠9克 艾葉9克 益母草30克 乳沒各4.5克

    《名醫特色經驗精華》

    2、熱 證

      傅山:婦人有經前腹疼數日,而后經水行者,其經來多是紫黑塊。方用宣郁通經湯。白芍15克(酒炒) 當歸15克(酒洗) 丹皮15克 山梔子9克(炒) 白芥子6克(炒研) 柴胡3克 香附3克(酒炒) 川郁金3克(醋炒) 黃芩3克(酒炒) 生甘草3克水煎,連服4劑,下月斷不先腹疼而后行經矣。此方補肝之血,而解肝之郁,利肝之氣,而降肝之火,所以奏功之速。

    《傅青主女科》卷上

    3、虛 證

      卓雨農:腎虛肝郁的,經來色淡而少,經后腹痛腰酸,肢軟無力,益腎調經湯主之。


      杜仲 續斷 熟地各9克 當歸6克 白芍(炒)9克 益母草12克 焦艾 巴戟 烏藥各9克水煎服。

    《中醫婦科治療學》

      朱承漢:經行或經凈后小腹綿綿作痛,按之舒適,經水色淡質清,面色蒼白,精神萎弱。炒黨參12克 炒白術9克 全當歸9克 東白芍9克 炒川芎4.5克 炙甘草4.5克 大熟地12克 茺蔚子9克 制香附9克

    《中醫婦科》

    4、實 證

      劉赤選:婦女月經將來一兩小時,因子宮后屈,瘀滯經血,阻其排出,以致小腹發生疼痛,必候經水排出一兩天內,才能逐漸緩解,宜用失笑散合逍遙散,在月經來潮前3天開始服,每天服1劑,連服3~6劑可經通痛除,照法再服3~6月,可以根治。蒲黃6克 五靈脂12克 當歸9克 白芍12克 柴胡9克 茯苓12克 白術12克 炙甘草4.5克

    《名老中醫醫話》

      卓雨農:瘀血阻滯的,經來腹痛如刺,量少色紫有塊,排出則痛減,加味失笑散主之。蒲黃 五靈脂各6克 延胡 丹皮各9克 桃仁6克 香附9克 臺烏6克,水煎服。疼痛引及少腹兩側痛劇者,加姜黃6克、乳香6克;大便燥結,加大黃6克。

    《中醫婦科治療學》

      冉小峰:乳脹散,治月經前乳房脹滿。當歸9克 紅花9克 白術6克 王不留行9克 橘葉9克 陳皮3克,上6味,研為粗末,以水200毫升,浸泡30分鐘,煮沸15分鐘,濾過;殘渣再加水150毫升,煮沸10分鐘,濾過,合并兩次濾出液備用。每日1劑,分2~3次溫服。

    《歷代名醫良方注釋》

      李維芳:痛經一號方系青島已故名老中醫傅乃杰所傳,余用于臨床20余年,收效甚為滿意。丹參30克 烏藥10克 枳殼10克 香附12克 桃仁10克 紅花10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次月經前服。有熱者,方中丹參改為丹皮10克。

    《千家妙方》下冊

    [食療方]

      陳修園:豬肚胡椒湯,治婦人經寒,往來時有痛。豬肚1個,洗凈,入胡椒24克,裝入肚內,燉爛食。(寒證)

    《醫學從眾錄》卷八

      朱承漢:治療痛經簡便方。(寒證)


      鮮姜 紅糖各15克 焦山楂12克水煎服。.肝腎不足證


    主證:年逾十八月經未至,或初潮較遲,或經來延后量少、色淡、質稀,漸至經閉;腰膝酸軟,或足跟痛,頭暈耳鳴,消瘦乏力,婚久不孕,目眶黑暈,或面部有色素沉著,舌淡苔薄白,脈沉細或尺弱;子宮發育不良,生殖器幼稚或卵巢無排卵功能。

    治法:補腎養肝調經。

    方藥:加減歸腎湯(臨床驗方)。

    菟絲子18g,枸杞子15g,熟地15g,山萸肉12g,淮山藥15g,制首烏15g,紫河車9g(研吞),黨參12g,當歸12g,雞血藤15g,阿膠9g(烊沖),肉蓯蓉12g,茺蔚子10g。

    加減:若合并肝氣郁結,癥見情志抑郁、胸悶脅痛、時欲嘆息、脈沉細弦者,宜上方去山萸肉、雞血藤,加柴胡6g、制香附10g、杭白芍12g、八月扎12g、玫瑰花6g等,以益腎疏肝調沖;合并血瘀,小腹脹痛拒按、舌淡黯有瘀點、脈沉細澀者,加紅花6g、牛膝 12g、三棱10g、莪術10g等,以益腎化瘀調沖;合并瘀阻,形體肥胖、帶下粘稠、身重倦怠、舌淡胖有齒痕者,加蒼術10g、香附10g、法夏10g、陳皮6g、膽南星6g等,以益腎導痰調沖;子宮偏小者,加川斷15g、紫石英18g(先煎)、鹿角片12g(先煎),以助長子宮發育。

    服法:水煎2次分服,每日1劑。下同。

    1.腎陽虛證

    主證:經水超齡未潮或月經延后,經量過少,經色淡紅,質清稀,經水漸閉;畏寒肢冷,腰背酸痛,精神萎靡,發脫枯悴,性欲減退,或不孕,或面肢浮腫,尿頻或夜尿,或五更泄瀉,面色蒼白,舌淡胖有齒印,苔薄白,脈沉細或沉弱;子宮偏小,生殖器幼稚或萎縮,第二性征發育不良,雌激素水平低下,血FSH、LH及皮質醇或尿17-羥、17-酮類固醇偏低,無排卵表現。

    治法:溫腎助陽調經。

    方藥:加減右歸湯(臨床驗方)。

    熟地15g(或砂仁細拌),炒山藥15g,山萸肉9g,枸杞子12g,菟絲子15g,鹿角片12g(先煎),淡附片4.5g(先煎),肉桂3g(后下),仙靈脾15g,仙茅12g,巴戟肉12g,覆盆子12g,茺蔚子10g,炒當歸12g。

    加減:伴脾虛便溏者,去炒當歸,加炒白術12g、炒黨參15g、茯苓10g、廣木香6g(后下);面浮足腫者,加黃芪18g、防己12g、胡蘆巴12g;腹脹氣滯者,加青、陳皮各6g、枳殼10g、烏藥10g;性欲低下者,加陽起石18g(先煎)、石楠葉12g、海馬3g(研吞)。

    2.腎陰虛證

    主證:閉經較久,或月經延后,經血量少、色鮮紅而至經閉;五心煩熱,頭暈目眩,腰膝酸軟或足跟痛,咽干盜汗,溲赤便干,舌紅或有裂紋,少苔或無苔或花剝苔,脈細數或帶弦;子宮或略小,雌激素水平可偏高,稀發或無排卵。

    治法:滋腎養陰調經。

    方藥:加減左歸湯(臨床驗方)。

    生熟地各15g,淮山藥12g,山萸肉9g,枸杞子15g,菟絲子9g,何首烏15g,女貞子15g,旱蓮草12g,炙龜板15g(先煎),茺蔚子10g,生甘草6g。

    加減:若腎虛肝火旺,伴煩躁易怒者,去菟絲子,酌加知母10g、黃柏10g、白蒺藜12g、夏枯花12g、石決明30g(先煎)等清肝平肝之品;腎虛心火旺,伴心中煩熱、夜寐夢擾者,酌加黃連5g(后下)、黃芩 10g、梔子12g、蓮子心12g、大黃10g(后下)等清瀉心火之品;若腎水不足、心腎不交,伴心悸怔仲、虛煩、健忘或易驚者,酌加天麥冬各10g、五味子6g、柏子仁12g、酸棗仁15g、丹參25g、夜交藤20g等寧心安神之品。

    3.腎陰腎陽兩虛證

    主證:兼具腎陰虛及腎陽虛兩組癥狀。

    治法:滋腎溫陽,陰陽并補,調理沖任。

    方藥:二仙湯(上海中醫學院附屬曙光醫院)加減。

    仙茅12g,仙靈脾12g,當歸10g,巴戟肉9g,菟絲子15g,炙龜板15g(先煎),杞子12g,女貞子15g,制首烏15g,茺蔚子9g。

    加減:若偏陰虛者重用滋陰之品,陰虛火旺者則加知母10g、黃柏(鹽水炒)10g等以滋

    陰瀉火;偏陽虛者重用助陽之品。

    4.氣血虛弱證

    主證:月經量減少,經色淡、質稀薄,經期逐漸后延繼而閉經;面色蒼白或萎黃,神倦嗜臥,氣短懶言,或食欲不振,頭暈眼花或心悸怔仲,失眠多夢,毛發不澤易脫落,肌膚不潤甚或甲錯,唇色無華;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無力。治法:補氣養血調經。

    方藥:人參養營湯(《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人參10g(另調),黃芪20g,白術10g,茯苓10g,遠志6g,陳皮10g,當歸10g,白芍15g,熟地15g,桂心3g,炙甘草1Og,五味子10g。

    加減:若心悸怔忡者,加生脈散10g、石菖蒲10g以養心安神;若因產后大出血所致閉經,癥見氣血虛弱,終致腎氣衰憊,可予上方加仙茅10g、仙靈脾12g、鹿角膠10g(烊沖)、紫河車6g(研吞)以填補精血;若因蟲疾所致閉經,當先治蟲,繼以鍵脾和胃,補氣養血而治經閉。

    5.陰虛血燥證

    主證:月經后期量少,經色鮮紅,繼而閉經;形體瘦削,潮熱或五心煩熱,咽干口燥,兩顴潮紅,盜汗,或有骨蒸勞熱,咳嗽唾血;舌紅苔少,脈細數。

    治法:滋陰益精,養血調經。

    方藥:秦艽鱉甲湯(《衛生寶鑒》)加味。

    秦艽10g,鱉甲12g(先煎),銀柴胡10g,地骨皮10g,知母10g,青蒿10g,烏梅10g,當歸10g,生地10g,玄參10g,枸杞子12g,菟絲子15g。

    加減:若陰虛肺燥咳嗽不已者,加川貝10g、麥冬10g以滋陰潤肺;唾血者,加阿膠10g(烊沖)、白茅根10g、百合10g、白及10g以潤肺止血;若為癆瘵(確診為肺結核)所致則又須抗癆(抗結核)治療;若陰中干澀灼熱者,配合外洗方:大黃10g、青蒿10g、玄參10g、桃仁10g、甘草6g煎水坐浴。

    6.氣滯血瘀證

    主證:月經周期先后不定,量少色暗,漸至閉經或表現為驟然停閉;情志抑郁易怒,胸脅、乳房或少腹脹痛;舌黯或有瘀斑,舌苔薄白,脈弦或緊。

    治法:疏肝理氣,化瘀通經。

    方藥:血府逐瘀湯(《醫林改錯》)。

    桃仁10g,紅花10g,當歸15g,川芎10g,熟地15g,赤芍15g,牛膝15g,桔梗6g,柴胡10g,枳殼15g,甘草10g。

    加減:若胸脅乳脹痛明顯而伴有結塊者,加青皮6g、橘葉10g、路路通、炮山甲10g(先煎)以理氣散結;若氣郁化火,見心煩口苦、胸脅脹滿、舌紅苔薄黃、脈弦而數者,加黃芩10g、梔子10g以清肝瀉火;若肝郁脾虛,納少便溏者,去桃仁、熟地,加白術10g、茯苓10g以健脾化濕。

    7.痰濕阻滯證

    主證:月經數月不行;形體肥胖,胸烷滿悶,或嘔惡痰多,神疲體倦,面浮足腫,或帶下量多,色白,質粘;舌淡苔白膩,脈滑。

    治法:祛痰除濕,活血通經。

    方藥:蒼附導痰丸(《葉天士女科診治秘方》)合佛手散(《普濟本事方》)。

    茯苓15g,半夏10g,陳皮10g,甘草10g,蒼術10g,香附1Og,膽南星6g,枳殼12g,生姜5片,神曲12g,當歸12g,川芎10g。

    加減:若嘔惡、脘悶者,加厚樸10g、竹茹10g以寬胸和胃止嘔;若痰濕化熱,苔黃膩者,加黃連6g(后下)、黃芩10g、麥芽10g以清化濕熱;若合并腎虛(臨床以腎虛痰狙閉經為多)者,宜益腎導痰調沖,可予上方加仙靈脾12g、巴戟肉10g、五子衍宗丸18g(分吞)以補腎益沖。

    若可捫及兩側增大的卵巢伴多毛癥而確診為多囊卵巢病者,應參照多囊卵巢綜合征節處理。若發現與內有徵積(腦垂體腫瘤等病變)有關,除輔以中藥化瘀消瘤之品外,還應配合手術或放射療法等。

    8.寒濕凝滯證

    主證:月經驟然停止,數月不行;小腹脹痛,四肢不溫,白帶量多,色白質稀薄,骨節酸痛,或有經、產感受風寒病史;舌淡、苔白膩,脈細或沉緊。

    治法:溫經散寒,逐瘀通經。

    方藥:溫經湯(《婦人大全良方》)加減。

    當歸10g,川芎6g,赤芍10g,桂枝6g,吳茱萸5g,莪術10g,牛膝10g,黨參12g,雞血藤15g,苡仁15g,甘草6g。

    加減:若小腹冷痛明顯者,加小茴香68、艾葉10g以暖宮散寒止痛;骨節酸痛明顯者,加北細辛3g、防風6g、羌活6g以溫經祛風化濕;大便溏泄者,去當歸,加蒼、白術各10g、茯苓10g、六神曲10g以健脾利濕止泄。

    若合并腎陽虛即腎虛宮寒之證(較單純寒濕凝滯證多見),則宜溫腎散寒、暖宮調沖,可選方艾附暖宮丸(《沈氏尊生書》):艾葉5g,制香附10g,當歸10g,焦白芍10g,川芎5g,炙黃芪15g,川斷12g,熟地12g,肉桂3g(后下),吳茱萸3g。加紫石英30g(先煎)、蛇床子12g、仙靈脾12g、鎖陽12g等,此為臨床治療腎虛宮寒閉經不孕的常用有效驗方。

    (二)驗方、單方

    1.四二五合方(《劉奉五婦科經驗》)

    處方:熟地、牛膝、仙靈脾各12g,枸杞子15g,當歸、白芍、覆盆子、菟絲子、五味子、車前子、仙茅各9g,川芎3g。

    服法:每日1劑,水煎分服。

    適應證:血虛腎虧所引起的閉經或席漢氏綜合征。

    2.瓜石湯(《劉奉五婦科經驗》)

    處方:瓜蔞15g,石斛、生地、瞿麥、牛膝、益母草各12g,玄參、麥冬、車前子各9g,馬尾連6g。

    服法:每日1劑,水煎分服。

    適應證:陰虛胃熱引起的血涸閉經。

    3.益腎解郁湯(程涇《月經失調與中醫周期療法》)

    處方:熟地、鹿角片、仙靈脾、川斷、八月扎各12g,懷山藥、杞子、菟絲子各15g,當歸、白芍、制香附、茺蔚子各9g,柴胡6g,玫瑰花3g。

    服法:每日1劑,水煎2次分服。

    適應證:腎虛肝郁型的閉經、不孕癥。

    4.山楂內金散(經驗方)

    處方:生山楂60g,生雞內金30g,劉寄奴15g。

    服法:生山楂去核干燥研粉,生雞內金干燥研粉,二藥混合,劉寄奴煎湯加紅糖適量,每次送服藥粉15g,每日3次。

    適應證:氣滯血瘀型閉經。

    5.酒軍飲:川大黃末9g,黃酒125ml。

    大黃末用黃酒送下,服后在屋內行走1-2小時,輕者3劑,重著5劑。具有活血通經的功效。用于血瘀型閉經,尤適于室女阻閉,午后發熱。(《婦科病中醫治療法》)

    6.蠶砂酒:蠶砂30g,黃酒500g。

    酒煎蠶砂去渣,裝瓶內,每次服1杯,每日3次,宜常服,用于各型經閉。(《驗方精選》)

    7.通經蛋:用孕婦尿泡雞蛋。

    以鮮蛋敲裂縫,用3月孕以上孕婦尿泡48小時后取出洗凈。冷水用文火煎熟,每日吃一個,10-12天為一療程。 (《哈爾濱中醫》1962;203(5):161)

    8.雞血藤、棉花根各30g,水煎服。

    治療氣血虛弱型閉經。(《婦產科疾病中醫治療全書》)

    9.川樸30g,桃仁18g,紅花10g,水煎服,日1劑。

    具有理氣活血,化瘀通經之功效。用于氣滯血瘀型婦女。(《婦科精華》)

    10.鮮土牛膝30-60g,或加馬鞭草的鮮全草30g,水煎,調酒服,治療血滯經閉。(《婦產科疾病中醫治療全書》)

    11.丹參60g和紅糖煎水服,日1次,具有活血養血的功效。用于陰血不足型經閉。(《中國民間小單方》)

    12.當歸10g,益母草30g,水煎服。具有養血活血的功效。用于血虛瘀哩型經閉。(《中醫婦科臨床手冊》)

    (三)中成藥

    1.歸腎丸:功能滋陰補腎,益精養血。用于腎虧血虛型。水蜜丸。每次9g,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2.右歸丸:功能溫腎壯陽,調補沖任。用于腎陽衰憊型。蜜丸。每丸9g。每次1丸,每日2-3次,飯前淡鹽水或溫開水送服。

    3.左歸丸:功能滋補腎陰,調養沖任。用于腎陰虧損型。蜜丸。每丸9g。每次1丸,每日2-3次,飯前溫開水送服。

    4.河車大造丸:滋陰清熱,補腎養肝。用于肝腎陰虛,精血虧損型。水蜜丸。每次6g,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5.坤靈丸:功能益腎填精,養血益氣。用于肝腎不足型;糖衣丸。每付15粒。口服。每次1付,每日2次。

    6.女寶:功能補腎化瘀調經。用于肝腎不足型。膠囊劑。每粒0.3g,每瓶30粒。口服。每次4粒,每日3次。

    7.婦科金丸:功能補益肝腎,養血調經。用于肝腎不足型。蜜丸。每丸9g。每次1丸,每日2次。

    8.八珍益母丸:功能補益氣血調經。用于氣血兩虧型。蜜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3次。

    9.女金丹:功能養血益氣調經。用于氣血兩虧或寒凝胞宮型。蜜丸。每丸重9g。每次1丸,每日2次。姜湯或溫黃酒送下。

    10.鳥雞白鳳丸:功能峻補氣血,調經止帶。用于氣血虧虛型。蜜丸。每丸重9g。口服每次1丸,每日2次。

    11.當歸浸膏片(丸):功能補血和血調經。用于陰虛血燥型。每次4-6片(或每次10-20粒),每日3次。

    12.定坤丹(丸):功能補氣養血,舒郁調經。用于氣虛血虧,肝郁不舒型。大蜜丸。每丸12g。每次1丸,每日2次,溫開水送服。

    13.調經活血片:功能舒肝解郁,行氣活血,調經止痛。用于肝郁氣滯血瘀型。片劑。每片0.35g。每次5片,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小腹冷痛者,用姜湯送服。

    14.通經甘露丸:功能活血祛瘀,通經止痛。用于血瘀型。水丸。每次6-10g,每日2次。

      本站是提供個人知識管理的網絡存儲空間,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不代表本站觀點。請注意甄別內容中的聯系方式、誘導購買等信息,謹防詐騙。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一鍵舉報。
      轉藏 分享 獻花(0

      0條評論

      發表

      請遵守用戶 評論公約

      類似文章 更多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一本之道高清乱码少妇| 亚洲高清成人av在线| 亚洲午夜无码久久久久蜜臀av| 国产精品视频午夜福利| 丰满少妇人妻HD高清大乳| 亚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视频| 99RE8这里有精品热视频| 东北女人毛多水多牲交视频| 日韩中文字幕高清有码|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影院| 公喝错春药让我高潮| 99视频30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成人免费乱码大片a毛片| 国产精品久久久尹人香蕉| 性男女做视频观看网站| 67194熟妇在线直接进入| 国产精品免费看久久久| 无码熟妇人妻AV影音先锋| 精品国产中文字幕懂色| 精品一区二区不卡无码AV| 91中文字幕一区在线| 国内综合精品午夜久久资源| 国产久免费热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影院播放| 乱人伦中文字幕成人网站在线| 依依成人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2021| 羞羞影院午夜男女爽爽免费视频| 99草草国产熟女视频在线| 国产美熟女乱又伦AV果冻传媒| 国产精品久久蜜臀av| 国产精品自产拍在线观看| 午夜在线观看免费观看 视频| 又爽又黄又无遮挡的激情视频| 国产波霸爆乳一区二区| 亚洲欧美综合人成在线| 亚洲avav天堂av在线网爱情| 夜夜高潮夜夜爽国产伦精品| 日本高清无卡码一区二区| 99久久国产成人免费网站| 欧美乱码伦视频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