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詩,是美術院的模特,高貴,典雅,美麗,被人敬仰,專注,像一件圣品洗禮目視的大眾。一旦,她出現(xiàn)在校外的某條街巷的門戶內,或大別墅臥室的軟床上,只要沒有第三者,她便亮出自己的隱私。當模特拉滅燈也可以從事工作時,詩的下半身堂皇登場了。
2. 如果,詩像燈謎一樣,一下被猜中的話,大眾便沒有被語言擊中的快感。有時候,一首詩就是一次夢境的再現(xiàn),醒來,記得一些又忘記一些。所以,詩歌呈現(xiàn)的兩種狀態(tài):被寫出的和可能寫出的。因此,我們欣賞石子投水的情景,我們更懷想那一波一波蕩漾的水紋,向兩岸滑逝的片刻。
3. 寫詩的人稱作詩人,不是詩家。而寫小說的人,卻是作家或小說家。因為,詩最能考驗靈魂的文字,讓自己赤裸裸地面對大眾,無論你展現(xiàn)的是上身還是下身。由于,詩大都太短,那么幾行,來不及說謊。
像去圣廟的人們,懺悔也罷,祈禱也罷,在佛祖和上帝的面前,說的都是真心話,是個體生命介入詩歌,沒人會逃離精神的需要,詩是詩人的墓志銘。
4. 對一首詩歌的練習,猶如進入語境的一次歷險。一座比天高的山峰,要么粉身碎骨,要么像西西弗一樣,愛上這種執(zhí)著的跋涉。一旦鐘情于繆斯,詩人必須有勇氣和信心,去探索和創(chuàng)造新的話語。其擔當和延伸母語的勞作,做是危險的,不做卻更為危險。
5. 詩是一盞燈,詩人便是舉燈人。沒有詩的世界是黑暗的。他的誕生,不僅僅為了解釋這個時代,還為了更多的人照亮前途。當有人質疑生命的哲學意義,叫做詩人的那個人,剛好離你最近,所以詩歌始終承擔了完成揭迷永恒的使命。
6. 詩不是笑話,不是幽默,不是一種消遣娛樂的閱讀,她是讓你體驗生命的有機狀態(tài),吸引你去找到靈魂的歸宿,讓你深刻地把握自己,并認識自己。人的天生好奇之心,將引導詩來答問一切,他們需要的是答案而不是過程。所以,真正的詩是撼動你,卻不希求從你那里獲得愉悅和快感。
7. 當下的詩歌,只能從日常的境遇,個體生命外視和內省中,來挖掘和抵達人類命運的價值,以此拯救自身,再去導向他人幸福的歷程。詩人對詩歌的闡論,依*并達到人類整體生存的意義。
8. 詩歌是一種信仰,一種宗教,一個人的烏托邦。那些為詩歌獻身的詩人,最終否定的是生命,肯定的是詩歌。是什么斷送了一個詩人的藝術和肉體生命,但絕對不是詩歌。因為,我寫,故我在;是否永恒與不朽,只有歷史知道。
9. 詩人不是先知,不能讓我們預見明天的新聞,但詩人可作酒匠,釀造我們的生活之美。他能讓我們聽見大地內心的私語,他可以讓我們看見高空星辰的亮光,他是黎明中用額頭撞醒蒼穹內那口鐘的人。他用最簡樸的文字,顯示深邃事理和悠遠哲思的詩篇。
簡介:筆名拉姆蘇菲爾德,江蘇無錫人,寫詩評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