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腎病有什么飲食禁忌?為什么不宜吃的過咸以及海鮮、螃蟹? 腎病首先要飲食清淡,少食海腥。咸屬腎。腎病的人不宜吃的過咸,尤其是水腫病的人,古人在水腫發病時一般推薦無鹽飲食,否則治療不易收效,即使治愈也容易反復。同時吃的過咸也不利于血壓的控制。 海腥、螃蟹類食物往往過于寒涼,而且富含蛋白質,五行歸類屬于水,對腎臟負擔極重,往往造成蛋白尿增加,病情加重。所以腎炎或者腎病患者建議忌食海腥,防止病情反復。 對痛風、高尿酸血癥或腎衰竭的患者,豆制品也在慎食之列。豆本身屬腎,外形又極象腎臟,所以補腎有效,但對腎臟的壓力也重,故不宜多食。尿路感染、前列腺炎患者在治療好轉后食用海鮮、咸魚也會病情反復,應該避免。 另外,在服用中藥時生冷、辛辣食品也在禁忌,應遵照醫囑,不可貪嘴。 2腎病可以吃什么養生護腎? 1.黑色食物入腎:腎屬水,黑色食物入腎,所以大家習慣吃黑芝麻、黑木耳、黑米等黑色的食物來補腎。但是我們常用的很多補腎的食物都是白色的,比如芡實、山藥,為什么呢?因為白色屬金,金能生水,白色食物可補肺,通過補肺可起到更好的補腎效果。這就是中醫“虛則補其母”的治療方法。所以百合、麥冬、銀耳、山藥、雪梨等白色的食物,即可補肺,又能補腎。六味地黃丸中除了熟地黃和山萸肉,還有一味山藥,就是主要起到這個補益肺腎作用,但是這個道理,很容易被忽略。 2.子類補腎養精:中醫治療不孕不育有一個很有名的方子,叫做五子衍宗丸,就是取五種植物的種子(枸杞子、菟絲子、北五味子、覆盆子、車前子)配合而成,這是因為種子蘊含巨大的生命力,蘊藏著植物的精華,用植物之“精”補人之“精”,用于補腎極為有效。所以平時吃點核桃、松子、瓜子、板栗之類的堅果,也有補腎的效果。但是在腎衰竭時堅果類的應該少吃,防止血鉀過高。 3腎病什么時候服中藥效果最好? 根據中醫子午流注理論,酉時補腎效果佳。酉時(午后5:00-7:00)屬腎經循行時段。在中里巴人《求醫不如求己》中許多很好的養生方法,我記得一個就是借天時來補腎的例子。有位朋友工作很辛苦,多重壓力之下,身體也搞得很糟糕。中里巴人建議他在午后5-7點鐘抽空放松一個小時,聽聽輕音樂,或者打個小盹都行,不要急著加班工作,也不要趕著回家,回去堵車反而堵出一窩火來。朋友照做,不幾天就又生龍活虎了,還忙得不亦樂乎。可見老祖宗的時間醫學是極有智慧的。如果我們在這個時間段能放松下來,再吃些補腎的食物或中藥,無疑可以起到更好的效果。 但是如果感覺空腹服藥胃部不適,可在餐后1小時左右服藥。 4尿路感染患者什么時候服中藥效果最好? 根據中醫時間醫學子午流注理論,申時(午后3:00-5:00)屬膀胱腎經循行時段。在這段時間服用中藥,可以起到更好的治療效果。 我科有治療尿路感染中藥擇時坐浴的治療方法,就是取這段時間內坐浴,以提高療效。 5腎病是否可以推拿、針灸? 推拿、針灸、耳穴和穴位敷貼都是中醫的有效治療手段,在辨證論治的情況下療效最好。但是冬季不宜推拿背脊部,以防汗出傷精。春、夏、秋、冬四季對應著身體生、長、收、藏的不同狀態,這便是中醫的五行學說。冬季屬水,屬腎,應以收藏為主,應順時藏精。因此,如果冬天沒有把陽氣收藏好,反而去蒸桑拿,或者按摩脊背導致出汗,或在房事等方面過度耗散掉,與冬季收藏的規律相違背,就容易精氣虧虛,來年的抵抗力低下,非常容易感冒,或者得瘟疫類的傳染病,也于腎病的調養不利。 同時老祖宗不支持我們冬季早起的。《素問··四氣調神大論》提出:“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幾十個字,夠我們發揮幾個小時的,真是要言不煩,字字珠璣。所以,《黃帝內經》提出:冬不藏精,春必病溫。順天者昌,逆天者亡。跟著太陽學養生是最靠譜的。 6腎病的生活起居有什么要求? 腎病應早睡,保證充足的休息時間,不宜過于勞累。特別是23::00-1:00之間最宜保養精氣,因此最晚不能超過22:30休息。酉時(午后5:00-7:00)屬腎經循行時段可以適當放松及休息。 避免感冒,平時應及時增減衣物,避免長時間吹空調,進食生冷食物,以防感冒,否則容易疾病反復,出現尿蛋白、血尿增加等尿檢異常。在治療期間,如有感冒、發燒、感染、等情況出現,應急時與本科醫生聯系,以便及時治療,避免并發癥加重。 另外,恐傷腎,腎病患者不宜長期處于恐慌狀態,應放松心情,安心養病。同時,看恐怖片也是有礙身心健康的。 在不論接受西醫治療還是進行中醫調理,都必須輔之以相符的生活習慣及調養方式。因為世上沒有哪一種靈丹妙藥,能夠保證患久病的人熬夜到丑時、寅時仍然無妨。在治療的同時輔以正確的日常調養,無疑會相得益彰。 7腎衰患者灌腸有什么作用? 灌腸可以通便,在古代也是宮廷養生排毒的手段之一。在慢性腎衰患者身上灌腸還有更多的益處,各家醫院的處方也有所差異。我科多選用制大黃、丹參、牡蠣、積雪草、天麥冬等藥物代煎后保留灌腸,可通過增加大便排泄毒素,減輕腎臟負擔,從而起到輔助腎臟功能恢復的效果。一般以灌腸大便后每天2-4次,不感覺便后乏力為妥。若大便過多或有虛脫的感覺,則應暫停或減量。 8腎病綜合征有什么食療方? 腎病綜合征患者若白蛋白偏低,水腫很難消退。應用人血白蛋白是有效方法之一,但是貨源緊張,且價格較昂貴。 《肘后備急方》提到鯉魚治療水腫的驗方:“治卒腫滿,身面皆洪大方。大鯉一頭,醇酒三升,煮之令酒干盡,乃食之。勿用醋及鹽豉他物雜也,不過三兩服,瘥。”歷代運用鯉魚的經驗,均喜好與赤小豆,砂仁等藥物為伍使用。赤小豆俗稱紅豆,菜市均有售,具備利水消種,解毒排膿等功效。現代運用于腎炎水腫、肝硬化腹水、營養不良性水腫等均佳。鯉魚、鯽魚均可與赤小豆等伍用煲湯,有報道赤小豆鯽魚湯不僅僅適合腎病綜合征引起的水腫患者食用,也適合因心臟、肝臟等疾病引起的水腫以及婦女更年期水腫、妊娠水腫患者服食。對于正常孕婦懷孕后水腫(即妊娠水腫),鯽魚鯉魚分別與赤小豆煲湯均可,能夠解除孕婦水腫尤其腿腫的一大煩惱。 古代治療水腫病,宜戒忿怒,遠酒色,適寒溫,禁食鹽醋、蝦蟹及生冷等品。一般在腫退后三個月可少鹽飲食,漸漸增加。 9為什么腎病患者需要檢查心臟? 目前西醫經過臨床觀察,提出心腎綜合征的概念,心腎疾病并見并相互影響,一方面因為心腎均屬少陰經,另一方面也是在病理上腎臟首先會影響到心臟,而心臟病患者在罹患腎臟病時多進展更快。《金匱要略》提出“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根據中醫五行生克的精神,故治腎應先治心。而治腎先治心則在戰略上守其必攻之處,從而立于不敗之地,防止了疾病的進一步惡化。 現代研究發現,在心力衰竭患者中,腎功能損害是很常見的,合并腎功能損害的心力衰竭患者預后更差,甚至一過性的腎功能損害亦能增加病死率和再住院率。當慢性腎功能衰竭與冠心病共存時,死亡率和透析率分別增加50%-100%。同普通人群相比,慢性腎功能不全患者的心血管死亡率增加10-20倍。 所以,腎病患者應完善心臟方面的檢查,如心超、心功能、心電圖、血壓監測等,有利于醫生綜合評估病情,預測疾病進展的危險因素。 10中醫藥治療腎病的優勢? 中醫治療慢性腎病有很大優勢,對慢性腎炎患者通過整體體質的調理能有效減少血尿、蛋白尿,延緩疾病進展,部分患者可尿常規轉陰,保持長期病情穩定。 因為慢性腎功能不全的預防及治療比較棘手,西醫唯有透析一途,中醫在本病治療上有很大優勢。至今為止 ,中醫藥治療本病研究較為深入的是以大黃為代表的通腑瀉濁法,以丹參為代表的活血化瘀法,以冬蟲夏草為代表的補益法等,都有一定療效。 根據漢唐中醫學院倪海廈醫師的治療經驗,運用五行生克觀念,從心、肺入手治療慢性腎功能不全,配合灌腸等輔助療法,臨床多能收到較好療效,多數患者血肌酐經治療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部分病情較輕患者可較快恢復至正常。 本文轉載自http://blog.sina.com.cn/suncl |
|
來自: 學中醫書館 > 《185.中醫臨床的經驗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