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治療肝病及腹水的苗藥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藥物,具體來說,屬于治療肝病及腹水的藥物組合物。 背景技術: 肝病是指發生在肝臟的病變。包括乙肝,甲肝,丙肝,肝硬化,脂肪化,肝癌,酒精肝等等多種肝病。是一種常見的危害性極大的疾病。人體腹腔內在任何病理狀態下導致腹腔內液體量增加超過200mL時,就稱為腹水(ascites)。腹水是一種病征,產生腹水的病因很多,肝病就是其中一種。數千年來我國在治療肝病和腹水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近年來,傳統的中草醫公開了許多新配方。已經有數以百計治療肝病的中草藥配方申請了中國發明專利,例如 96109597. 0號《內外合治肝硬化的中藥制劑“肝復湯”及“復方蟾酥膏”》、200410003120. 3 號《治療肝病的清肝中藥》、200810151113. 6號《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凍干粉針劑》、 200910309350.5號《一種治療肝臟中期惡性腫瘤病證的中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201110003318. 1號《一種治療肝癌的中藥制劑及其制備方法》等。上述種種治療肝病的中藥配方均各不相同,治療效果也不盡相同。有的配方用藥材多達20多味,配制不方便。所以醫生們仍然在開發新的藥物,更好地為患者服務。苗族是主要分布在我國西南的少數民族。苗族有悠久的民族文化,苗醫苗藥就是苗族文化的一部分,其中有許多療效顯著的驗方。但迄今為止,尚未有治療肝病的苗藥的相關報道和專利申請。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種治療肝病及腹水的苗藥,增加治療肝病的藥物品種, 為人類健康服務。本發明的解決方案是基于苗醫的祖傳秘方,參考發明人多年的行醫實踐,用以下3 味藥材配制出來的苗藥,其質量配比組成為 石見穿50,蟾酥40,鳳尾草40。上述藥材中石見穿為唇形科植物紫參〈Salvia chinensis)的全草,味苦辛、性平,可治貴炎(見江蘇新醫學院編《中藥大辭典》597頁); 蟾酥為蟾蜍科動物大蟾蜍(^//b bufo ^ar^ariza/^)分泌的白色漿液,加工干燥的藥材,甘微苦,溫,有毒,可解毒、消腫、強心、止痛(浙江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2714頁); 鳳尾草為鳳尾蕨科植物鳳尾草(OAfe/^a/^ia diffusa)的全草或根,味淡微苦,性寒, 有清熱利濕、消腫解毒的功效,可治黃疸型肝炎(見《中藥大辭典》487頁)。上述肝病是指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發明人提供的治療肝病的苗藥制備方法是按照配方的質量比例取石見穿、蟾酥、 鳳尾草共3味藥材洗凈、曬干分別研成細粉,混合均勻,再按照常規方法制成藥丸,每丸lg, 烘干保存,即得。 本發明的治療肝病的苗藥用法是口服,每次服用2 3g,每天2次。本發明的藥物優點在于所用藥材少,成本低廉,無毒副反應,不易產生耐藥性,顯著療效,其治愈率高、不復發,組方全面,標本兼治,苗藥攻堅,是治肝病的理想方劑。適用于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患者。臨床應用已取得較好成績幾年來共收治乙肝患者27人,其中21人全部治愈,4人有效,2人無效;收治肝腹水患者3人,2人治愈, 1人無效。總有效率為90%,治愈率為76. 7%。病例1 李柱軍,男47歲,電話0857— 8460504。患者于2002年7月,感覺腹部不適,經多家醫院診斷為乙肝,經人介紹,服用本配方40天后,復檢全部正常,隨訪,已幾年過去未復發。病例2張溢,男,45歲,貴州畢節市陰底鄉人,電話0857182四314。患者喜愛喝酒,發現食少腹脹,尿量減少,腹大如鼓。做肝功能化驗,白球蛋白發生倒置,診斷為肝硬化腹水。用西藥治療未見效果,后經人介紹,服用本配方半月后,腹脹漸減,小便清長,明顯好轉,后繼續服用三個月,食欲增加,又作肝功能檢查,白球蛋白比例恢復正常,并能參加一般勞動。病例3 杜應立,六盤水市六枝特區人,電話15085397360。2007年3月,患者由于飲食不佳,腳手無力,后經醫院肝功能化驗,為慢性乙肝,經人介紹,服用本發明的藥兩個月后,基本治愈,后又繼續服用一個月,醫院診斷一切正常,體重明顯大增,隨訪,兩年內沒有復發。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 取石見穿50克、蟾酥40克、鳳尾草40克共3味藥材洗凈、曬干分別研成細粉,混合均勻,再按照常規方法制成藥丸粉,每丸lg,烘干保存,即得130丸。包裝,置于陰干處保存。使用時,患者按照每天2次,每次2 3丸服用。 權利要求 1.一種治療肝病及腹水的苗藥,其特征在于該苗藥是由3味藥材配制而成的,其質量配比組成為石見穿50,蟾酥40,鳳尾草40。 2.制備權利要求1所述肝病及腹水的苗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配方的質量比例取石見穿、蟾酥、鳳尾草共3味藥材洗凈、曬干分別研成細粉,混合均勻,再按照常規方法制成藥丸,每丸lg,烘干保存,即得。 3.如權利要求1所述肝病及腹水的苗藥,其特征在于該藥物的服用方法是口服,每次服用2 3g,每天2次。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治療肝病及腹水的苗藥,它涉及藥物配制品,目的是增加治療肝病的藥物品種。該苗藥是由3味藥材配制而成的苗藥,其質量配比組成為石見穿50,蟾酥40,鳳尾草40。制法是按照配方的質量比例取石見穿、蟾酥、鳳尾草共3味藥材洗凈、曬干分別研成細粉,混合均勻,再按照常規方法制成藥丸,每丸1g,烘干保存,即得。本苗藥的優點在于所用藥材少,成本低廉,無毒副反應,不易產生耐藥性,顯著療效,其治愈率高、不復發,標本兼治,苗藥攻堅,是治肝病的簡易方劑。適用于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肝腹水患者。 文檔編號A61K35/56GK102366436SQ20111039418 公開日2012年3月7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2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2日 發明者龔定軍 申請人:龔定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