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人常說“富不過三代”,還頻頻指責“富二代”年輕人的種種不端行為。其實大家可能都是只知其一,不知其祥。中國古語里這句話的完整版是:“道德傳家,十代以上,耕讀傳家次之,詩書傳家又次之,富貴傳家,不過三代。” 由此可見,富過三代甚至數(shù)代都是完全有可能的,關鍵是看這個家族傳承的是什么?家族興旺的決定性因素是啥?不是錢,不是房產(chǎn),不是美貌,也不是多兒多女,是看這個家族出過多少優(yōu)秀的人オ!財富和榮譽是優(yōu)秀能干的人オ努力贏來的,也只有優(yōu)秀能干的后代才能更好地繼承、保住和增值財富。守業(yè)比創(chuàng)業(yè)更難,因為創(chuàng)業(yè)者大多從青少年時期就經(jīng)過磨礪,從而錘煉了他們堅強的意志和杰出的才能,使他們能夠成就大業(yè)。而其后代面對的是已經(jīng)富裕起來的家庭,沒有經(jīng)歷過創(chuàng)業(yè)的艱難,很難懂得財富來之不易,如果沒有良好的教育,很容易敗掉家業(yè)。 因此,沒有人才輩出的家庭難以富過三代,沒有人才輩出的家族難以長盛不衰… 可人才輩出靠什么?靠良好家風的傳承、整體氛圍的熏陶。家庭風氣對家族興旺具有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課堂。 吳越錢家,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何方來頭?一個勵精圖治的帝王——錢鏐。 錢鏐,五代時吳越國開創(chuàng)者,浙江人,是一位很富有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他在唐末平定戰(zhàn)亂時立下赫赫戰(zhàn)功。他精心治理,使江南地區(qū)富甲東南。他也被稱為“打造蘇杭天堂的匠”。 自錢王開始,錢家歷朝歷代皆有俊杰,很多狀元,無數(shù)進土。日本學者池澤滋子曾對錢鏐家族文人群體的形成和成就做過深入研究。乾隆進士錢大盺被陳寅恪推為“清代史家第一人”。更令人驚奇的,是近代錢家的人オ“井噴”。除了已編成繞口令的“一諾獎、二外交家、三科學家、四國學大師、五全國政協(xié)副主席、十八兩院院士”,還出現(xiàn)了許多杰出的父子檔人物,如錢基博、錢鐘書父子,錢玄同、錢三強父子,錢穆、錢遜父子…還有杭州錢家錢學榘的兒子-2008年10月8日榮獲諾貝爾化學獎的美籍華裔科學家錢永健… 錢氏家族人才“井噴”,背后謎底是什么? 《錢氏家訓》是先祖吳越國王錢鏐留給子孫的精神遺產(chǎn),個人篇講“心術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皆當無于圣賢!”認為人是天地之間的產(chǎn)物,我們每個人的內(nèi)心都要堂堂正正無愧于天地,言行舉止要符合圣賢的標準。 家族篇開稿語:“內(nèi)外六整潔,尊卑次序謹嚴!”讓我們看到家庭的細節(jié)對于伐良人格的形成有多重要。家長把家里打理得次序井然,后自然會從小養(yǎng)成做事有條理的習慣,最終才能有辦大事的基本能力。 社會篇開篇即言,“信交朋友,患普鄉(xiāng)鄰。恤寡矜孤,敬老懷幼。”在社會交往中,誠信是第一要務。在鄉(xiāng)鄰問題的處理上派讓與人方便是首先要做到的。對于社會上的弱勢群體,更要負起黃任,有能力就要帶頭撫恤。 國家篇開篇即言:“執(zhí)法如山,守身如玉。愛民如子,去素如仇。”在國家層面,普通人更多的是在集體層面上,我們要懂得用嚴明律法來規(guī)范人們的行為,懂得社會的準則,潔身好。愛民(對優(yōu)秀的員工要如同對待自己的親人一樣),對于社會(集體)的蛀蟲,則要堅決剔除。 由此可見,《錢氏家訓》是一篇無價的寶典,它主張忠孝傳家,愛國恤民,化家為國。同時,我們也有理由相信:《錢氏家訓》不只是錢氏后人的行為準則,更是留給每個中國人的寶貴精種道產(chǎn),是我們每一個中國家庭都應該認真學習的成長訓言。 注:本篇摘自牛曉彥主編《錢氏家訓》,后期小編會更新一系列關于《錢氏家訓》的文章,歡迎大家閱讀。 |
|
來自: 昵稱40077028 > 《千年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