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了解一個基本問題,清朝錢幣包括哪幾種? 清朝錢幣包括:包括銅元、金幣、銀幣、紙幣、銅錢等。 1、清代銅元
光緒元寶(銅幣各省份造)
2、清朝金幣
大清金幣背面

大清金幣 3、清朝銀幣大全
乾隆寶藏(還有嘉慶寶藏,道光寶藏等)

光緒元寶(銀幣各省份造)

宣統元寶

壽字銀幣

大清銀幣(各省份造)

北洋壹元

中外通寶 4、大清紙幣:大清紙幣其業務主要是兌換銀錢和印發錢票銀票。起著配合制錢和紋銀、發揮支付手段的作用。
5、清代銅錢1)天命通寶 天命通寶為后金太祖努爾哈赤天命元年(公元1616年)所鑄造。 面文為老滿文、漢文兩種。天命通寶普通價格在400元左右,好品價更高。
2)天聰通寶 天聰汗錢鑄于清太宗皇太極1627年在滿州即帝位,改元天聰明才智之時。 天聰汗錢制作精好,品相優美,邊廓堅挺,今天很難得到。舊譜還載有小樣當十錢以及漢文'天聰通寶'平錢各一品,很是少見,據傳當時僅鑄造了200余枚。 天聰通寶市場價格已經上萬,好品價更高。
3)崇德通寶 清初的崇德通寶為清太宗愛新覺羅福臨(公元1636—1643年)所鑄造,崇德通寶是珍品、奇品。目前市面上的崇德通寶多是:利用崇禎通寶小平作模,再挖去禎字換成德制成罕見的崇德通寶。 稀少品種無參考價。
4)順治通寶 順治通寶是清世祖順治年間(1644-1661年)所鑄錢。 順治元年,在北京于工部、戶部開設寶源局、寶泉局鑄幣,后隨著天下統一,在各地開設錢局,錢幣上用楷書寫著“順治通寶”。 順治通寶普通價格在100元左右,好品價更高。
5)康熙通寶 康熙通寶鑄于清圣祖康熙年間(1662~1722年)。 康熙通寶按照背面文字可以分成兩大類:一類是仿'順治四式'的滿文錢。錢背滿文'寶泉'、'寶源'左讀,是戶、工兩部所造。另外一類是仿'順治五式'滿漢文錢??滴跄觊g,全國設有24個鑄錢局,不同鑄錢局鑄行的錢幣各不相同,將這24種錢幣集齊即一套,從這24種錢幣正面文字看,沒有多大區別,皆為康熙通寶,其背文卻各不相同,除戶部寶泉局和寶源局為滿文外,其它22種錢幣均為滿漢兩文各有一字,其左為滿文,右為漢文,這22個漢字代表22個鑄錢局,若細分版別,還有一種康熙“羅漢錢”。 普通康熙錢價格在35元左右,羅漢錢500元以上,好品價更高。
6)雍正通寶 雍正通寶始鑄于雍正元年(1723年),雍正通寶,是順治、康熙后的第三代清錢幣,。 雍正年間計有15個鑄錢局,為:寶泉、寶源、寶浙、寶蘇、寶河、寶黔、寶安、寶云、寶晉、寶武、寶昌、寶濟、寶南、寶川和寶鞏等,這些優點一直為錢幣收藏愛好者所珍愛,按錢局和版式分類進行著收藏與研究。 按照雍正通寶的存世情況,藏界將雍正通寶的收藏難度劃分為四類: 一,寶南、寶川二局錢,尤其美品更為少見; 二,寶武、寶昌、寶濟等局錢,此三局錢幣品上乘者較之前兩品為多,但寶泉雍正通寶其數量較少; 三,寶晉、寶河、寶安、寶黔、寶鞏和寶蘇局錢,雖然這些泉品的市場價格普遍不高,但近年來其中美品的標價逐漸抬頭; 四,雍正錢幣里數量最多的寶泉、寶源、寶云局錢。 普通雍正價格在300元以上,好品價更高,目前市場假貨較多。
7)乾隆通寶 乾隆通寶鑄于清高宗乾隆年間(1736-1795年),在位的60年里盛傳佩帶“乾隆通寶”銅錢可驅災辟邪,背面的滿文比較復雜,乾隆通寶錢徑約2.2-2.5厘米,厚0.1厘米,重約2.4-4.8克。 乾隆通寶連寶泉、寶源在內先后有22局開鑄,多用黃銅與青銅,也引進國外洋銅澆制法。乾隆通寶還有合面錢、吉語錢以及私鑄劣質錢、鵝眼錢等,品類不下百種,存于世上的有雕母數種,至為珍貴。 乾隆普品價格在10元左右,2.65尺寸以上的大樣在300元以上。
8)嘉慶通寶 嘉慶通寶鑄于清仁宗嘉慶年間(1796-1820年)。 嘉慶普品價格在15元左右,2.7尺寸以上的大樣在300元以上。
9)道光通寶 清宣宗,道光年間(1821-1850年)鑄。錢背是記有寶局二十名的滿文。““道光通寶”只少數錢背有星月紋以及記地、記年、記值的漢字,但卻不多見。因而大小不一,輕重懸殊。除新疆紅錢二種外,幾乎沒什么希罕之品。 道光普品價格在8元左右,2.7尺寸以上的大樣在300元以上。
10)咸豐通寶 清文宗咸豐年間(1851-1861年)所鑄平錢。分通寶和重寶,記重有小平、當五、當十、當五十、當百、當五百、當千。 全國27局所鑄的小平錢,銅質、大小及文字各不相同,粗略者多而精良者罕見。傳世尚有“咸豐通寶”雕母數種,極為珍貴。 咸豐通寶(小平)5元左右,咸豐重寶(大錢)幾百、幾千、幾萬都有。
11)同治通寶 同治通寶是清朝穆宗載淳,同治元年(公元1862)所鑄造。 分通寶和重寶,重寶記重當十,有蘇,川,云,源。昌,桂等記局,但鑄量較清朝前期錢已有大減。如寶陜,濟,伊,武,福,南,黔,廣,晉,阿克蘇等局僅見與部頒樣錢。 同治小平價格在5元左右,當十價格在200元以上,其中未正式稱帝的祺祥通寶重寶價格上十萬。
12)光緒通寶 清德宗載淳,光緒年間(公元1875-1908年)鑄。 分通寶和重寶,重寶記重當十,錢文楷書或楷兼隸,楷兼宋三體。背文滿、回文記局、記年、記吉語,記批次等多種形式。光緒錢是中國造幣史上首次引進西洋機制造幣方法鑄造的第一批中國樣式(外圓孔方)的行用錢。 光緒小平普通價格在5元左右,機制稍貴,當十價格在200元以上。
13)宣統通寶 宣統通寶是溥儀在位時間(公元1909~1911) ,在醇親王之子溥儀繼位后,改元宣統,宣統年間,全國各省幾乎都已停鑄制錢,僅寶泉局鑄過一種重一錢的“宣統通寶”小平錢,數量也不多,分為大小兩種,新疆地區有“宣統通寶”紅錢,以及寶廣、寶福兩局出過機制幣。 宣統通寶普通價格在30元以上,2.3尺寸以上稱為大樣價更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