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自2017年廣東省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開展以來,各地按照國家和省的統一部署,緊緊圍繞“五查五改、對標達標”的要求,對各類養老機構進行了大檢查、大整治,養老院服務質量得到明顯改善。2018年,根據民政部等8部門《關于做好2018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的通知》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廣東省民政廳等6部門特制定了《關于做好2018年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實施方案》,進一步解決影響我省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的突出問題,加強養老機構標準化、專業化、信息化建設,加快建立健全養老機構服務質量管理和提升長效機制,全面推動養老機構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邁進,持之以恒推動養老服務質量變革。 近期,為對2018年全省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成果進行總結,以及營造全社會支持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的積極氛圍,省民政廳、省老齡辦聯合廣東省養老服務業商會組織《嶺南松》雜志和《廣東電視周報》老年生活周刊等多家媒體,共同推出“廣東省養老院服務質量萬里行”宣傳活動,深入各地采訪報道,及時宣傳專項行動中涌現出來的先進典型。 本月起,《嶺南松》微信公眾號將推出“優秀養老機構巡禮”,陸續報道全省優秀養老機構,同時還會在《嶺南松》雜志中按上下兩部分統一刊登出來。 “公建民營”的養老模式是指由政府出資興建養老機構的基礎設施,然后再用招標的方式,讓社會組織或服務團體來進行具體管理運作的養老模式。即便引入民間組織或企業進行管理運營,“公建民營”的養老機構仍然不能以營利為目的,在入住價格和入住資格上要體現福利性和公益性,收住對象以生活困難的老人為主。同時,“公建民營”養老機構的所有權仍歸政府,必須接受政府民政部門的監督和管理。 民政部中民社會救助研究院/第一養老護理服務(深圳)有限公司,受廣東省民政廳委托,做了云浮 “1+n”( 1福利中心+n敬老院)公建民營改革樣板工程。這種整體打包模式解決了公共資源配置不公、閑置等問題,優化和提高了入住老人的生活環境和生活質量。 記者跟隨“廣東省養老院服務質量萬里行”采訪報道組一行來到云浮市云安福利服務中心、郁南社會福利中心參觀,了解這一年來兩家機構在養老服務所發生變化以及公司未來的規劃。 云安福利服務中心: 明確管理分區,做好貼心服務 當車繞到了國道旁時,記者心生疑惑司機是否走錯了路,待到車再駛入1公里后才看見了一個非常怡人的地方。原來云浮市云安福利服務中心位于云安區鎮安鎮,國道324線旁,距離江羅高速出口2公里。記者進入中心后發現這里園林綠化率非常高,呼吸一口清新的空氣,再放眼望去周圍優美的環境,頓感愉悅和舒暢。據了解,中心的園林綠化率達70%以上,如此純天然的生態園區,長者入住這里頤養天年真是再理想不過。 云安福利服務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一所集敬老院、光榮院、兒童福利院、殘疾人康復和托養中心于一體的綜合福利機構。中心于2016年下半年開始啟動公辦養老機構社會化改革,于2017年11月正式移交給第一養老護理服務(深圳)有限公司營運。中心引進了世界上先進的 “CCRC”(持續照料養老社區)運營模式及“居家式360整體照護”服務模式,由國內一流的養老運營管理團隊量身打造運營管理體系,目的是將原來的運營、管理、服務推倒重建,以一個全新的面貌服務長者。 中心占地面積約81畝,建筑面積達11626平方米,中心規劃六大功能區域,分別是專業護理區、協助護理區、認知癥照護區、健康活力區、康復活動區、后勤保障區。其中專業護理區主要服務于失能、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協助護理區主要服務于輕度失能、生活半自理的老人;認知癥照護區主要針對于患有阿爾茲海默癥等認知癥的老人;健康活力區主要服務于身體機能良好、生活能自理的老人;康復活動區主要是為老人提供康復、娛樂、休閑、活動的設施場所;后勤保障區則為老人提供餐飲、安全、保潔、維修等服務及承擔中心的行政辦公管理的職能。 走在院子里,看見一位老伯伯向大家揮手,工作人員介紹這位退休老師岑爺爺今年已經78歲了,2017年3月入住中心,因腦中風后遺癥導致生活不能自理,僅能自己吃飯。岑爺爺因時常掛念家中后輩,再加上沒有一位熟悉其生活習慣的親人在旁協助,剛入住中心時又受病患影響,他除了不理會護理員,還會亂發脾氣。中心社工部同事了解后立刻跟進岑爺爺的情況,在與岑爺爺及其家屬、護理員多方面溝通獲取到岑爺爺全面的信息后,社工部的人員協助護理員從其生活習慣開始做好服務,岑爺爺感到溫暖后也逐漸將護理員當成親人般看待,老人心中的掛念慢慢減少了,臉上的笑容便逐漸多了。現在岑爺爺除了可以在護理員協助下沖涼、穿衣,還在社工協助整理下口述文章,內容涵蓋個人生活事跡、表揚護理員及目前生活狀況。 中心的軟硬件配置一直圍繞“踐行積極老齡化,延長有品質的生命”服務目標,長者能夠在這里延年益壽,在大自然綠色的懷抱中安享如此有質量的晚年生活,也是人生一大幸事。 郁南社會福利中心: 全力打造專業化服務團隊,建立規范化管理制度 一進大門,眾人眼前一棵棵大樹像是在列隊歡迎前來的客人,殊不知這里正是云浮市郁南縣社會福利中心。大院里光榮院、敬老院、兒童福利院、養老院四院合一,統稱社會福利中心。郁南社會福利中心(以下簡稱“中心”)是第一養老護理服務(深圳)有限公司目前在廣東省云浮市以“1+N”的商業模式開設的另一家連鎖試點機構之一,2017年4月進行適老化裝修升級改造,2017年7月正式運營,其擁有床位110張,配備工作人員40余人。 郁南社會福利中心位于廣東省云浮市郁南縣都城鎮十二嶺,距郁南縣城2公里左右、郁南高鐵站約10分鐘車程。“交通便利正是人們養老的首選,盡管長者住進了養老院,但交通便利卻能使后輩時常前來探望長者。”第一養老常務副總裁鄒巖向記者說道,放眼四周,郁南社會福利中心活動空間大、場地寬廣,據鄒總介紹,中心占地面積12000平米,建有別墅式樓房、公寓式樓房,中心內設有四院一中心,中心綠樹成蔭。這確實是郁南縣長者療養休閑的一塊頤養之地。 鄒總談到,目前中心正從轉型期中慢慢走向正常運轉,無論是護理人員的配備上,還是中心的管理制度上都逐步向專業化、規范化道路邁進。他首先提到人員方面,目前中心的護理人員尚處于不斷學習和培訓的提升階段上,加強護理人員的護理知識、服務培訓是中心一直堅持做的。除此之外,中心還積極引進有專業知識的高等學歷人才,例如:社工專業、護理專業、醫學專業等,他希望通過引進的專業性人才帶動現有人員打造專業化養老服務團隊,因為他堅信團隊的建設是建立規范化管理制度的基礎,抓好管理就要從每個服務人員的護理素質開始著手,包括護理習慣等,如做好長者的護理記錄,留心長者的異常情況并及時做好與長者或其家屬的溝通,他希望切實提高中心在養老服務的質量水平。 80多歲的周蘇是政府的特困供養對象,已經10多年住在建成敬老院。他表示,敬老院進行改革前,環境非常差,設施設備落后、房間異味很重,衛生也是靠自己做,工作人員只負責做飯,導致很多需要護理的老人只能讓比較健康一點的同住在敬老院的老人進行照顧,每天的活動也僅限于在院內走一走,也沒有什么活動可以參加,院內的氣氛非常冷清。 在第一養老對中心進行社會化改革后發生了很多的變化,周蘇談到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第一,增加了專業的護理人員提供照護服務(定期洗衣服、每天協助洗澡、小病有人照顧、大病及時送醫治療)且晚上有人值班、巡房;第二,食堂衛生得到保障,飯菜樣式增加且身體不好的老者由護理人員將飯菜送到床前喂食;第三,機構進行定期加餐改善伙食,例如:中秋節機構給大家統一加魚、肉菜等,節日氛圍較濃;第四,居住環境得到改善,一些設施設備改造后適合于老人使用。此外,統一使用新的護理床,對長者而言既舒適又安全;第五,衛生情況有所改善,工作人員每天進行衛生打掃、消毒等,長者住得更舒心、更快樂。 鄒總再次強調這些變化都使中心堅定不移地盡全力去打造專業化服務團隊,令長者感到服務舒心、令其家屬得到安心,而建立規范化管理制度是中心未來良好發展的保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