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西泠春拍的頭名,即是時大彬款的朱泥調砂扁圓壺,成交價為109萬。 時大彬,乃是明制壺大家,他對紫砂陶的泥料配制、成型技法、造型設計與銘刻,都極有研究。 他確立了至今仍為紫砂業沿襲的用泥片鑲接成型技術體系,其制壺技藝全面,傳世作品精而少,影響深遠。 紫砂界尊古崇先,對時大彬的作品,亦有非常多的臨摹,甚至于在上世紀四十年代有古董商人令紫砂高手作槍仿古,到近當代,摹古作品亦多有氣象。 這類仿時大彬的壺,不僅在造型技藝上直逼真品原作,因其對作品的理解和把握,更是還原老壺的精神氣韻,我們來見識一下! 大彬僧帽壺 ▲大彬僧帽壺 此為時大彬僧帽壺,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館,為羅桂祥先生舊藏,此壺是方器中的代表之作。 其壺身作六角形僧帽,從壺蓋開始,整個壺體分成六等分,寓意六時吉祥,壺冠蓮花分成五瓣,寓意五方五佛。 ▲景舟僧帽壺 此為顧景舟先生所制,應是當年在上海仿古時所作,方中藏圓,線條明朗簡潔,給人干凈利落,明快挺秀之感。 可見當時顧老很有可能是上手過此器,各部細節都把握的非常到位,底款則刻生蓮居大彬,而壺內則留一景記暗款。 大彬印包壺 ▲大彬印包壺 此為時大彬印包壺,亦藏于香港茶具文物館。 造型為一枚方印,用布包扎,形體飽滿挺括,布紋褶裥,壺蓋為一個印包花結的頂端。各個細部剔刻精細,線條流暢。 ▲汪寅仙印包壺 此為汪寅仙老師所作,與大彬原作一致,壺身上部漸斂略有弧度,以符結為鈕,無扎結角,束結呈團狀。 左右交替與壺身褶紋耦合,四棱直流、圈把,皆為素身,不看底款實與大彬原作真假難辨。 大彬三足如意 ▲大彬三足如意壺 此作現藏于無錫文管會,是公認的時大彬標準器之一,其蓋面貼有四瓣如意紋飾,對稱分布,厚度約為1毫米,工藝精良,做工講究。 三彎嘴內斂,氣息端莊,此壺器型古樸雅致,展現了時大彬的制壺風格。 ▲周桂珍三足如意壺 此為周桂珍老師所作大彬如意,與大彬原作相比,多了些許細膩文雅之氣,壺身壺把協調自然,絲毫沒有人為雕琢之感。 三足支起壺身,力發于中部,張力十足。壺面因周桂珍獨特的明針功夫,光照如鏡,觸之如玉,令人愛不釋手。 大彬提梁壺 ▲大彬提梁壺 此作現藏于南京博物院,時大彬所作,球狀壺身配以圓圓的提梁,使兩大圓輪廓線既相互交叉,又相互阻斷,從而使壺形的立體感更為強烈。 平整的小圓蓋與大平底的輪廓線相互重疊,其蓋鈕正處于兩個同心圓的同心位置上,更顯示出其制作技藝的高超。 ▲高振宇大彬提梁壺 此為高振宇先生所作大彬提梁,此壺完全表現除了大彬提梁的大氣之感,氣勢雄健,線面明快,清爽利索,結構謹嚴,比例協調。 提梁與壺體的兩個弧形構成虛實對比,造型簡練渾樸,寓剛挺于巧麗之中,具有大彬壺簡樸大度的氣勢,極具神韻。 時大彬乃是一代名家,自他百年之后,后世仿時大彬之壺,竟也如此逼真傳神,可見紫砂的傳承未絕,而氣脈永續。喜歡紫砂壺的朋友可以加微信:zisha1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