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呂三簡介 ||—— 呂三,本名呂斌,別署坡子呂三,四川自貢大安人。現為職業書畫篆刻家。 有文畫集《呂三.加減》、《朋友圈》及個人畫集五種。 一泓秋水見真性 蕉雨軒主人 呂三大兄是“原道五人”社團中最年長者,也是唯一不在齊魯居住的一位,他在人杰地靈的四川。他的畫拙樸自然,非西方繪事“自然主義”之“自然”,而是中國傳統道家之“自然而然”。 和為貴(70cmX35cm) 后來呂三兄聲名鵲起,其畫妙在寫真與寫意之間,真正洋溢著“生活經驗”的完整性。現當代的日常經驗已經被資本主義晚期的消費主義帷幕所污染,人們的觀光、拍照不過是“物化”、“異化”和“景觀”的占有,書畫之藝事也同樣變成了空洞的筆墨游戲,而呂三兄卻能游于山而體驗,觀于物而賞心,他的日常沒有被碎片化和異化所困,他與物的關系超越了主客二元對立,超越了笛卡爾的理性之思,他對天地人三才的辯證立場深刻地影響了他的美學精神,這就是為什么很多人看到他筆下的水果、花鳥、山川會產生一種“烏托邦”感覺的原因,他捕捉到了“原初”的超驗啟示,輕松而又沉著,這一境界是呂三將自我與萬物、歷史與生活相匯合的結果,他在心弦上輕輕一彈,松濤月華,齊現于靈臺,這不是筆墨游戲的嫻熟就可以企及的境界。 吼獅(70cmX35cm) 呂三兄富文才與思力,于人文、政治、藝術均相互闡發勾聯,他不是“為藝術而藝術”的那類藝術家,應該說他是當代新的文人畫家。其書法與畫相同構,以“樸、拙、雄、毅”四字概括,當非我無稽之妄評。 滿架秋風憶舊游(69cmX35cm) 我與呂三兄見面機緣不多,多年前,他曾來過一次青島,本是絕好相晤的機會,但是當他興沖沖打通我電話之時,我卻正高燒臥床中,身邊溫柔的女朋友守著我,見證了我與呂兄的一次無奈與遺憾。 三十六陂人未到(69cmX35cm) 除了老鵲來青,其余師友來,我不是在病中即是歸鄉養傷中,總是抓不住美好的機緣。我時常覺得自己像是趕不上一趟趟公交車的路人游子,總有被命運和運氣甩了的沮喪感。 度一切苦厄 (35cmX35cm) 那次沒見成,但是在泰山舉辦原道五人展時,終于見到了遠道而來的呂三大兄!他額頭飽滿,氣色甚好,我仔細看,發現他有一雙如秋泓般深邃迷人的大眼睛,讓我立即聯想到了交流電之父特斯拉那雙眼睛,呂兄的眼睛似乎可以裝下滿天的星斗!他所經歷的是我所難以體驗的,他經歷過文革,而謀生之艱辛又錘煉出他堅毅的性格,呂兄是一位勇士,勇士的旅程,星星點燈,風嚎露重,這都化成一泓秋水,深沉地望著我們。 呂三作品 圓缺圖(35cmX35cm) 一切世間燈(35cmX35cm) 幽人應未眠(35cmX35cm) 無盡燈(35cmX35cm) 月光(35cmX35cm) 禮佛圖(35cmX35cm) 妙法蓮花(35cmX70cm) 牛市何日(35cmX35cm) 平安有喜(35cmX35cm) 陽光燦爛的日子(39cmX35cm) 野鶴孤云(35cmX35cm) 一片紅葉(35cmX35cm) 睜一只眼閉一只(35cmX35cm) 魯迅 (35cmX35cm) 觀棋不語(35cmX35cm) 舊時光(35cmX35cm) 秋興(17cmX69cm) 生命即緣(35cmX70cm) 行藏在我(2.5cmX2.5cm) 只有香如故 (3.2cmX4.2cm) 游手好閑(2.2cmX2.8cm) 奈何(2.2cmX2.2cm) 自性佛(2.4cmX2.4cm) 藝術顧問 | 范揚 策劃 | 魏徵 統籌 | 魏萍 視覺 | 吳慧靜 主辦 | 書畫印雜志 廣東清遠國創文化藝術有限公司 協辦 | 廣東清遠收藏家協會 展覽時間 | 2019.1.20--1.26 展覽地點 | 北京國創藝術空間 北京宋莊北塘藝術區K4 微信 | lanxuan128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