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景盤,在我國原為插花器皿,《清異錄》載,“郭江州有巧思,多創物,見遺占景盤,銅為之,花唇平底,深四寸許,底上出細筒殆數十,每用時,滿添清水,擇繁花插筒中”。然在日本,則為一種沙盤景物,擺放景石,栽種小型花草,盤面覆砂,澆一水后形成自然山水景色。 日本占景盆栽屬中國金陵派盆栽。與嶺南派、川派、揚派、蘇派等比較起來,金陵派派盆栽的名聲似乎有點弱。然而,它的歷史卻是淵源流長的。 在日本,盆栽是作為一門藝術,每年都有盆栽藝術展,由日本首相擔任裁判。而日本的盆栽,卻和南京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日本的盆栽藝術源于中國六朝時期,并在唐朝時候由遣唐使傳播到日本。 中國歷代的文人墨客對花草樹木情有獨鐘,尤其擅長以凝煉的語言,傳神的文字,準確生動地表現草木山水的精神品格和風情韻致。 “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削成清玉片,截斷碧云根。風氣通巖穴,苔紋護洞門。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這是唐代詩人白居易品賞山水盆景后發自內心贊美的詠嘆。 山石盆景是園藝學、美學、文學相互融和的藝術造型,是立體的畫、無聲的詩。其盆中可貯水,間或綴以亭樓、舟橋、人物、動物等不構件,還可常配以樹木或小植物。經過藝術加工,創造出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的藝術品,使山河之美景渾然濃縮,即使身處鬧市之中,也可將自然山水的意境,再現于盆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