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任斌強作品 ![]() ■任斌強作品 ![]() ■任斌強作品 ![]() 廣州市書協副主席任斌強: 前不久,廣州市書協完成了換屆工作,書法家任斌強任廣州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他認為,畫一定要強調“寫”,不是描。而在采訪過程中,他談及最多的是“老師”,他尊師重道的精神影響了一批批的后輩,他認為,老師最大的價值是把不同學生的愛好性情發揮出來,學生越能發揮自己的個性,老師教得越成功。 ■收藏周刊記者 梁志欽 “工筆畫以寫為佳,不可死描” 十四五歲時,他經父親同事介紹結識藝術名家連登。連登讓其畫石,一周后,任斌強帶著臨摹的一堆石頭求教。連登看后大加贊賞,收其為弟子。“連老師言傳身教,影響我一生。”跟任斌強聊天的幾個小時,他提及最多的是老師,而每次提到恩師,則語帶感激,“我直到前不久,才知道原來當年只有我一個學生沒有給老師交學費。他從來都沒有問我,所以,連老師對我是關愛有加。” 說到教學,任斌強認為,老師最大的價值是把不同學生的愛好性情發揮出來,學生越能發揮自己的個性,老師教得越成功。“老師因人而教,首先就指學生不一定要像老師。藝術不能復制,孖生兄弟也有差別,所以何必求似!老師是在給學生指出一條適合自己走的路。” 任斌強受宋代院體工筆畫影響甚深。在“尚意”的宋代,工筆畫寫的成分很大,任斌強強調得最多的,也正是“寫”,“故心傳目擊之妙,一寫于毫端間”,是以任斌強重視以書法潤養繪畫用筆。他的工筆畫,不打草稿,勾寫線條用時不多,皆得益于日常書法修煉。 “工筆畫以寫為佳,不可死描。”連登老師曾以詩句對此作出解構,“門前五棵樹”與“門前三兩樹”,哪一句更具層次意蘊?此即“死描”與“寫畫”之不同。 “要寫就力求寫得最好” 任斌強做事如同畫面般工細,具有一種深懷敬畏之情和極其專注的態度,去面對自己的描繪對象。他的“紅荔”圖,就很具代表特色。自古以來,作為嶺南佳果,荔枝入詩入畫不在少數。畫荔枝的作品,多較為接近。但對荔枝有所了解的人都清楚,荔枝品種繁多,形態各異,如何區分不同品種的荔枝,似乎并未足夠引起畫家們的重視。任斌強對此則有所覺察,所繪紅荔,品種多樣。名種“桂味”,畫家將“桂味”荔枝略帶刺狀的皮質在畫幅之上如實表現出來了。 花卉,豈止有顏色與芳香而已!藝術家們還致力于揣摩它們的氣質和品格。周敦頤在他的不朽名篇《愛蓮說》里就曾說過:“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花卉被人格化了,花的氣質被表現得何其精到!鳥雀是動態,豈止只會飛翔與啼鳴!藝術家們還著眼于它們的風姿和神采。 身為嶺南人,任斌強自感有種不可言說的責任感,那就將南國佳果繪寫出來,讓其紅艷不敗。他要繪出真實而又具藝術性的丹荔。“許多人寫荔枝,忽略了枝上的‘蔕’。”任斌強所指,是荔果與枝條連接處的小結節。雖是細微之處,加上繪面妙在似與不似之間,這個“蔕”似可有可無,但任斌強堅持不可缺漏。“荔枝的‘蔕’是雌雄受粉時儲存營養的地方,許多人畫荔枝,火紅一片,來來去去一面貌,分不出品種。于我而言,要寫就力求寫得最好。”任斌強以工筆寫荔果,掛綠、妃子笑、三月紅、淮枝、桂味、糯米糍等,個個相異,寫同一佳果而能琳瑯滿目,任斌強做到了。 若在其上求發展創新 也能造出新的藝術品 上世紀70年代,任斌強被分配到工藝廠從事廣彩制作。這使他一度迷惘,畢竟工藝是重重復復的匠人之作,與藝術的獨創相去萬里。還是連登老師一語為他解開心鎖:“藝術不能只懂一門,有條件的話,其他門類均應有所涉獵。”不但如此,連登先生還提醒他,無論從事哪個門類,都要“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因此,在工藝廠,任斌強每事必問,每個細節從何而來、為何這般,追著一班老師傅刨根究底。老師傅說,我的師傅就是這樣教我的,至于為什么是這樣,我怎么知道?“這就是工藝品與藝術品的差異。只識得依樣畫葫蘆就是匠人,若在其上求發展創新,也能造出新的藝術品。” 任斌強在廣彩上的繪畫,移入自己的繪畫語言而獨辟蹊徑--“無論寫畫或是廣彩,所繪的都是自己感受到的物象,唯有自己感受過,方能脫俗”。正因為他畫的廣彩過于脫俗,“不是描出來,是寫出來的,導致當時的‘復制班’對我的一些作品無法復制。” 前幾年,文物店請任斌強前往鑒別兩件廣彩作品的原作與復制時,他一眼看出了曾經出自24歲時自己手筆的廣彩花瓶,他最終說服文物店轉賣給他,“因為現在無論給我多少錢,我恐怕都難以再畫出當年的那種畫來。這件作品對于我的意義重大。” “不清楚自己的創作狀態, 就不要下筆” 他在1986年創辦的藝苑彩瓷玻璃工作室,至今仍為傳承并發展這兩種傳統工藝作貢獻。他的刻花玻璃技藝,早在十年前,有朋友就向任斌強提議申請非遺,他說,有感覺,自己玩玩就行,申請非遺了,就變得刻意及身不由己。 任斌強師從嶺南書畫名家連登四十余年,從事中國書畫藝術創作的同時,又以彩瓷、玻璃工藝為副業,把書畫藝術融入這兩種具有獨特風味的工藝之中。任斌強跟隨連登學畫八年后,也在羊城書畫藝術學校任教,后更任副校長等重要職務,他在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廣州分校任教時被評為優秀國畫教師。 任斌強對自己走過的每一步都清清楚楚,受連登老師影響,任斌強對名利不會刻意追求。“連登老師常教導我,一定要清楚自己現時在寫什么。不清楚自己的創作狀態,就不要下筆。幾十年來,我一直謹記在心。” 任斌強 1959年6月出生于廣州,號“常安居士”,師從連登老師學習書畫四十多年,1976年在廣州彩瓷織金工藝廠從事彩瓷工藝美術設計,1986年至今創辦藝苑彩瓷玻璃工作室。1985年在羊城書畫藝術學校任教,從事教學任務十多年,后任羊城書畫藝術學校副校長,1987年受聘為中國書畫函授大學廣州分校國畫系教師,并被評為優秀教師。廣州市書協副主席,廣東省書法家協會會員,廣州市美術家協會會員。請選中你要保存的內容,粘貼到此文本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