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用神奇的記憶法背誦單詞
學習漢語的人都知道,在初步掌握了基本的一些漢字和漢字偏旁部首的含義之后,下一步就應該結合具體的字詞來體會并運用。而學習英語也是一樣的,現在我們基本掌握了26個字母的含義,下面就要開始試著將字母的含義運用到具體的單詞中去體會了。
還記得我們在開頭部分提到的obesity這個單詞嗎?過去我們只是死記硬背,邊寫著"o-b-e-s-i-t-y",嘴里反復地默念著“肥胖,臃腫”有什么聯系呢?如果我們用圖畫表現一下個人“肥胖,臃腫”,那么自然就會畫出一個“圓形的,像球一樣圓鼓的”人的樣子。這樣看來,這個單詞中含有圓圓的字母o就最合適不過了。另外,隨著身體越來越胖,是不是給人一種肚子“即將爆炸”的感覺呢?這也正是字母B表示的含義。肥胖到這種程度時,走起路來會很費力,只好搖搖晃晃地站在那里(T),所以obesity里面不有一個T。
當然,并不是只有按照我這種思路去理解單詞才是正確的。只要能夠很好地將字母的含義與英文單詞結合真情為就可以了,標準答案并不是唯一的。適合自己的、能夠幫助自己理解記憶的,就是最好的單詞記憶法。這種記憶方式,不是死記硬背,而是為自己建立起一個記憶的紐帶,將obesity與“身體臃腫呈圓形,越來越發胖,有一種就要爆炸的感覺,站都站不穩”這樣一串意思相結合起來,是不是覺得背單詞瞬間就輕松了許多呢?
從現在起,不再死記那些英文單詞,而是借助26個字母的基本含義來為每一個單詞制造一個記憶的紐帶,從而輕松有效地學習英語。這種記憶法可以幫助您牢牢地記住單詞,再次碰見該單詞時能夠馬上想起它的意思。
如果真的有一種可以讓人過目不忘的本領,自然是最好不過的。遺憾的是,目前我們還做不到。人類還不具備像照相機那樣的功能,按下快門,就能將某一刻的記憶永遠留存。因此,不管學什么,我們都需要復習。如果最初是靠死記硬背下來的知識,那么復習時就需要付出同樣的艱苦努力重新記憶。這樣,學習就會變得非常艱辛和枯燥。但是,如果我們使用這種新型記憶法則完全不一樣,即使遺忘了記憶過的內容,在復習時只要看一眼之前的記錄過的單詞拼寫與含義之間的聯系,就可以立即回想起來,達到高效復習的目的。只需要重新快速地瀏覽一遍前面的內容,就完成了一輪復習,非常省時。這樣,學習也就變得輕松愉快多了。比如再碰見obesity,想不起它的意思,只要看一下聯系的內容,就會馬上想起“肥胖,臃腫”的含義,不必很費力地復習,只要時常鞏固一下記憶就可以了。
抓住核心字母
在區分、識別某種事物時,只要掌握了它的主要特征,就可以準確地辨識出這件事物了,而不必對它的所有細節都進行細致的觀察。比如,漫畫家僅僅描繪出某位知名人物的畫部特征,讀者就能看出他畫的是誰。同樣,在尋找單詞拼寫與其含義掌握得很熟練,那么在記憶像obesity這樣的單詞時,就可以將o-b-e-s-i-t-y這七個字母的含義串起來,構成“肥胖,臃腫”的意思。其實,單單借助打頭的兩個字母o和b以及詞尾的字母t和y,也足以推測出這個詞的含義。
我們再以custody一詞為例,只要把握幾個字母的含義,c(抓住)+st(豎立),就可以聯想到“抓住某人并讓他強行立在那,不讓他逃走”,得出“拘留,監禁”的意思。
但剛開始使用這種記憶方法,并不那么容易。本專欄的寫作目的,就是想要幫助大家快速理解并掌握26個字母的基本含義。盡管書中收錄了兩千多個英文單詞,但不必將這些單詞中每一個字母的含義都一一貫穿起來記憶,只要認真體會單詞中核心字母的含義,再將其與整個詞義結合起來,從而幫助自己建立一個記憶的紐帶,以輕松的心情完成單詞的學習就可以了。
特例
從理論上講,本欄目介紹的單詞記憶法不適合于某些專有名詞、動植物的名稱以及外來語,這些詞屬于特例。但是,我在記憶這些特例詞語時,依然會借助26個字母的含義來建立與詞義的聯系,只要靈活地運用,都能幫助記憶。詞匯學習的關鍵在于記憶的效率,即記過一個單詞以后,再碰見這個單詞時我們能多快的地反映出這個單詞的含義,以及想表達的某個意思時能多快地說出對應的單詞。因此,我認為借助26個字母的含義來記憶單詞,真的是非常有效的單詞記憶法。
真正實用的圖解詞典
那種圖文并茂的英文字典是好,但您是否覺得其實實際效果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呢?這是為什么呢?用圖解法講解單詞,這個創意是很棒的。學習英文單詞時,我們不必先將它轉化為我們的母語去理解,而是先與圖畫對應起來。但圖解詞典意圖雖好,效果卻并不如人意。因為我們只是母語和圖解詞典相聯系在一起,其實這并不會為記憶單詞帶來多少幫助。
比如在講解“hesitate(躊躇,猶豫)”一詞時,一般的圖解詞典的圖示部分畫的是一個人猶豫不決的樣子,并且是話單詞的解釋上,而英文單詞本身并沒有和圖片結合起來。我認為,在看圖解之前,我們應該把英文單詞的字母及含義相互結合起來,同時,圖解最好也能很好地體現出字母的基本含義。下面以hesitate為例子,我們采用最有效的方式進行圖解。看了這些圖,你馬上將字母h與圖中人“猶豫”的樣子記在一起。
在講解liquid(液體)一詞時,圖畫中的液體是如果從杯中灑出來,并且“長長地”流了一地,這就比裝在杯中的液體形象得多。當然,如果能在圖畫中把字母l也巧妙地添加進去,那就更加完美了。
英文單詞的平均反應速度是0.4少/個
據統計,英語新聞播報語速最快的美聯社新聞能在2分57秒內播出511個左右的單詞,1分鐘大概是190個單詞。相當于3分鐘讀完一張半A4紙的英文單詞。也就是說,要在不足3分鐘的時間里理解一張半A4紙的單詞才能完全聽懂這個英語新聞。
我們來計算一下,用老一套的記憶法,當我們看見或者聽到obesity這個詞時,我們要仔細回想曾經記憶過的含義,當想起“肥胖,臃腫”這個意思,3秒鐘的時間就過去了,我們也等于錯過了3-5個其它單詞。也正是因為這樣,我們在聽英語文章時,往往只能聽到少數幾個不連貫的單詞,卻錯過了太多的關鍵詞語,結果是完全聽不懂這段話在說什么。
即使是用這樣有效的單詞記憶法,要聽懂一則新聞都需要花一些精力。所以,一味地背單詞是毫無用處的。就算借助死記硬背的方式記住了很多單詞,也實在難以應付這種高難度的實踐。所以,從現在起我們應該改變一下我們學習英語的目的。實際上,即使我們很用心地學習單詞,但是聽和說還是遠遠走高飛跟不上,就是因為大腦對英文單詞的反應速度太慢。所以我們必須跳出原來死記硬背的模式,真正提高我們的反應速度。
這種將字母本身表示的含義與整個詞義聯系起來記憶的方法,能夠讓我們在看見、聽到英文的那一刻,迅速反應過來這個詞的含義,而不需要先轉換成自己的母語,大大加快了我們對英文單詞的反應速度。
輕松區別近義詞
掌握字母的基本含義,有很多的好處。其中之一就是為我們學習近義詞提供了便利。過去,我們學習那些意思比較近的詞時,經常會查英英詞典或者母語為英語者編寫的一些資料,效果都不是很好。但是,我發現借助字母的基本含義來區分近義詞特別簡單明了。不只是我有這種感覺,參加過各類英語考試的考生也深表同感,認為用這種方法應對區分近義詞的試題無往不利。
下面再舉幾個例子。如果有機會,我們還打算再出一本專門講解這方面內容的書。翻一下詞典,我們會發現,僅僅表示“說”的單詞就有很多。主要有talk、speak、tell、say,既然都是“說”,他們之間有沒有聯系呢?我們先來看一下含有兩個字母L的tell的吧。L的基本含義是“拉長,加長”,tell就是長時間(l)站著(t)說話,即要說的話很多。因此,tell后面總會跟著說的內容。“講故事的人”不是story speaker,也不是story talker,而是story tell。給大家講的一段很長的內容,當然要用tell了。
再來看一下speak,里面的含有字母s和p。如果s與其它輔音字母連用,主要的意思就取決于那個輔音字母。sp表示意思與p的基本含義相同,即“一股微微的力突突地往外冒”。所以,speak往往是只有一方在講話。從發音上,也比其他幾個單詞強而有力。該詞多用于演說或者是雄辯。“演講者”就是speaker,另外,電腦或是立體音響上的speaker(揚聲器)也只是獨立發聲的。
say中含有字母s。s表示“柔和的”,say就是溫柔地講話,也就是一般的說話、講話。所以,在照相時,我們說“茄子!”而外國人會說"say cheese!"。
talk是站在那兒(t),突然吐出(k:擴張的感覺)一句話。就是簡短談話。walkie-talkie是用來時行簡單交流的手提無線電話機,talk show就是指你一言,我一語的電視談話節目。
下面再舉一個例“看”的例子。see、look、watch都表示“看”。但是含有的字母s的只有see一個詞,表示柔和地、輕松地看。所以,放松地坐在那里看電影就是see the movie。另外,觀光是sight seeing,因為旅游觀光往往是輕松地四處轉一轉、看一看。
watch中含有字母c和h,可以看做是w+catch的結構。就像是要用眼睛盯住所有的事物,一點微小的移動也不放過。所以,watcher是“觀察員”,watch tower是“望塔,崗樓”。“小心你的腳下!”是"Wtach your step!"這里就要用watch 而不是see。另外 watch out!(留神)Watch your back!(小心)等都是很好的例子。由于手表是用來留心觀察時間的,因此,看手表也用watch。
look
中含有字母L,是視線長長地向外延伸,表示有意地看。look往往與一些介詞連用。如,look at me(看著我)Look carefully.(仔細看看)。
表示“聽”的詞主要有listen和hear。其中,listen與look一樣,有字母L,表示豎起耳朵,認真地傾聽。因此,“英語聽力測試”是listening comprehension test,“好的傾聽者”叫good listener。
hear
則是h+car。由于緊緊地抓住(h),聲音自然就傳入耳朵里。只要安心地聽就可以了。所以,聽覺測驗是hearing test,而不是listening test。現在再區分這些意思相近的詞語是不是覺得很容易了呢?
再來看看表示“大”的意思的big 和large。這兩個詞過去屬于中學水平的單詞,現在甚至可以算是小水平的單詞,可是如果要精確地用好這兩個單詞,還真不容易。但是如果借助字母的含義對其進行區分,就會瞬間變得清晰明了。
觀察一下big和large,我們注意到的是不是它們的首字母b和l的不同呢?由于large含有“長長的”l,強調的是“從平面上看面積巨大”。但是big由于含有表示“膨脹鼓起”之義的字母b,所以是“立體上的大”。也正因為這樣,大號的漢堡用big來形容,而大的比薩則用large;如果問"How large is New York?"詢問就是紐約的面積大小,而"How big is New york?"則表示提問者關心的是紐約的人口、經濟等方面的規模;巨大的成功是big success,而不說large success。
還有一些單詞體現了字母基本含義的精粹。
比如clear和clean。二者都表示“干凈的”,但如果這兩者詞義及用法完全相同,就沒有必要選出兩個詞了。有趣的是,這兩個詞的結構也非常相近,前面部分的clea是相同的,只差最后一個字母,前者以r結尾,后者以n結尾。clear含有表示力量的字母r,暗含用力地擦“干凈”。所以同“請幫我擦一下桌子,可以嗎?”的時候,我們說"Can you clear the table?"。而clean則含有字母n(表示消失,沒有),強調開始打掃,一直打掃到徹底“干凈”為止,表示“純凈的,無污染的”意思。clear water是清水,即使其中含有對人體有害的物質,只要看著干凈、透明即可。而clean water 則是指無任何污染、不摻雜有害物質的水。如果表示“這個杯子不干凈”,則是"The glass is not clean."
記憶托業、托福等高難度詞匯同樣有效
我們介紹這種借助字母含義來記憶單詞的方法,難免會有人問這是否僅適用于一些簡單的詞匯,那么我要告訴您:不是,這種方法同適用于記憶高難度的詞匯。無論什么難度的英文單詞都是由26個字母組成的,所以這種記憶法對于任何難度的單詞都是適用的。
來源:http://www./26zimu/219.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