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元十五年(公元1278年),忽必烈在景德鎮設置浮梁瓷局。至正十二年(公元1352年),元政權在浮梁地區勢力瓦解,浮梁瓷局關閉。浮梁瓷局在元代統治期間領導組織景德鎮的瓷業生產總共74年。 明洪武二十四年(公元1391年),即朱元璋滅元以后二十四年,由于殘酷的戰爭,浮梁人口與至元二十七年(公元1290年)相比減少了八萬余人。而至元二十七年,即蒙古大軍滅南宋后的第十個年頭,浮梁人口與宋咸淳五年(公元1269年)相比,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增加了五萬五千余人。這樣的增長速度,與當時元代政府北人南遷、北匠南調的政策有很大關系。由于瓷局官匠大增,青花瓷很有可能創燒于這段時期。 我們也可以在已發現的元青花瓷器的相關信息中推斷元青花創燒的年代: 被認為大約是在元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遇難的南韓新安沉船,有一萬余件出水文物,主要為龍泉系青瓷(占總數近60%),其次為景德鎮系青白瓷、白瓷(近30%),還包括少量景德鎮出產的釉下黑彩瓷器,說明新安沉船上的中國瓷器數量之多,品種之全。然而船上并未發現典型的元代青花瓷器,說明14世紀30年代元青花瓷器還未在海外流行。 2009年景德鎮紅衛影院出土了一批元青花瓷器標本。從考古地層學等角度分析,這些標本的時代可以追溯到1323—1336年。 2011年在西安曲江發掘的保存完好的張達夫及其夫人墓中(墓志銘記錄為至元五年,也就是公元1339年)發現的僅有的一件青花人物圖匜證明,在14世紀30年代景德鎮已經開始生產青花瓷器了。 由此可推斷,元代很有可能在14世紀20至30年代(不遲于公元1339年)開始燒制青花瓷器。 人物紋虎頭輔首盤口罐 鳳紋花口盤 您認為以上兩件展品: 1.大開門 2.不開門 3.存疑 4.新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