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蓯蓉是常用的壯陽藥,可補腎助陽,益精養血,潤腸通便。多用于腎陽虧虛、精血不足、陽痿、早泄、宮冷不孕、腰膝酸痛、痿軟無力、腸燥便秘等癥。要想補腎效果好,最好選擇經過炮制的鹽蓯蓉或酒蓯蓉。當然,鮮肉蓯蓉和干肉蓯蓉也有療效,只是作用稍弱一些。 肉蓯蓉植株 《神農本草經》:“主五勞七傷,補中,除莖中寒熱痛,養五臟,強陰,益精氣,多子,婦人癓瘕。”《日華子本草》:“治男絕陽不興,女絕陰不產,潤五臟,長肌肉,暖腰膝,男子泄精,尿血,遺瀝,帶下陰痛。”《藥性論》:“益髓,悅顏色,延年,治女人血崩,壯陽。” 肉蓯蓉常與菟絲子、鎖陽、巴戟天、續斷、當歸、牛膝等藥材同用,以增強補腎壯陽的效果。如治陽痿不育,常配熟地黃、菟絲子、五味子等;治宮冷不孕,常配鹿角膠、當歸、紫河車等;治腰膝酸軟、筋骨無力,常配巴戟天、萆薢、杜仲等。肉蓯蓉能潤燥滑腸,還可治療腸燥便秘,對老人腎陽不足、精血虧虛者尤宜,常配當歸、枳殼等同用。 【來源】肉蓯蓉為列當科植物肉蓯蓉的干燥帶鱗葉的肉質莖,主產自內蒙古及西北地區,以肉質厚、條粗長、棕褐色、柔嫩質潤者為佳。 【異名】肉松蓉、縱蓉、大蕓、地精、金筍。 【性味】味甘、咸,性溫。 【歸經】歸腎、大腸經。 【功能與主治】補腎陽,益精血,暖腰膝。用于腎陽不足、精血虧虛的陽痿、不孕、腰膝酸軟、筋骨無力等。 【適用人群】適宜男子五勞七傷、陽痿、早泄、尿頻、小便余瀝,女子宮冷不孕、經期推遲者。適宜腎陽虧虛所致筋骨痿軟、腰膝酸痛者。適宜腸燥津枯所致大便秘結者。 【注意事項】本品助陽、滑腸,陰虛火旺及腹瀉者不宜;腸胃實熱、大便秘結者不宜。 【用法用量】可熬粥,與肉類燉湯、浸酒或入丸劑。煎服,用量在10~15克。 經過加工后的肉蓯蓉有鹽蓯蓉、酒蓯蓉、干肉蓯蓉之分,肉蓯蓉鮮干片就是用新鮮肉蓯蓉直接切片風干。而秋季采集肉蓯蓉,因水分多,不易曬干,須投入鹽湖中1~3年后,取出曬干,稱為鹽大蕓、咸大蕓或咸蓯蓉。 蓯蓉羊肉粥 治療陽痿、腰痛、不孕、便秘 【功效】 此方出自《藥性論》,可補腎陽,益精血,健脾胃,常用于陽虛所致的陽痿、腰痛、不孕、便秘等癥。 【食療藥膳】 肉蓯蓉15克,羊肉100克,粳米100克。鹽、胡椒粉各少許。分別將肉蓯蓉、羊肉洗凈后切碎,先用砂鍋煎肉蓯蓉,去渣取汁。再放入羊肉、粳米同煮30分鐘,至粥稠時加入鹽和胡椒粉調味即成。每日早、晚各1次食用。 【適用人群】 適宜腎陽虛所致陽痿、遺精、早泄、不孕不育者。適宜老年腎虛腰痛、尿頻、夜尿多、大便燥結者。適宜體質羸弱、勞倦內傷、畏寒怕冷、四肢欠溫、脘腹冷痛者。冬季補益最佳。 【禁忌】 暑熱季節及性功能亢進、體質燥熱、大便溏薄者均不宜。 羊脊蓯蓉湯 治療腎虛腰痛、膝腿無力、筋骨攣痛、骨質疏松等 【功能主治】 此方源自《本草綱目》。常食此湯可補腎虛、暖腎陽、填精髓、健筋骨,用于治療腎虛腰痛、膝腿無力、筋骨攣痛、骨質疏松等癥。 【食療藥膳】 羊脊骨500克,肉蓯蓉20克,蒜苗末20克。草果10克,姜片20克,老抽、料酒各15克,鹽適量。隨餐分次食用,吸髓喝湯。 【適用人群】 適于腎虛腰痛、陽痿精衰、性功能下降者。適于骨質疏松、腰膝酸軟、腿腳無力者。適于腎陽虛所致大便燥結、精神不振、疲倦乏力者。最宜冬季食用。 【禁忌】 羊脊髓的膽固醇含量偏高,心血管病人不宜多吃。暑熱天、熱性病癥者、陰虛內熱、陽亢者均不宜多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