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各中小學紛紛打開 “期末考試”模式, 備受關注的網絡賀歲大劇 《期末考試》全城上演。 考得好,走路帶風,“六親不認”; 考得“栽”,蔫頭耷腦,低眉順耳。 為了讓自己家的娃 也能走出“六親不認”的步伐, 平常溫柔如水的媽媽們, 考前突然都露出了另外一副面孔。 ▼ 這是因為媽媽們期待中 孩子學習的狀態是這樣的 ▼ 真實情況卻是這樣的 ▼ 一位媽媽氣得把頭放冰箱里冷靜 ▼ 還有捶桌子捶骨折的 ▼ 現在的小孩子都有毒嗎? 沒有被渣娃氣到原地崩潰的老母親, 不足以談人生啊! 當然,不管怎么樣, 還是要想開點, 因為期末考試已經結束, 該是恢復母子(女)感情的時候了! 期末考試結束了,寒假即將到來,本應該是孩子釋放天性的假期,卻有很多孩子在家里天天被父母念叨: “你看看別人家的孩子能拿100分,為什么你不能?” 家長們要注意,嘴邊不要總是掛著“別人家的孩子”。 父母不能老是用“別人家的孩子”標榜自己的孩子,每個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 《愛情公寓3》里曾小賢說: “我從小就有個宿敵,叫別人家的孩子,他脾氣很好,天天就知道讀書,長得又帥,每次考試都考年級第一。” 現在的中小學也許不能做到尊重孩子的差異和個性,家長們就不要再給孩子施壓了。 當自己最親近的人也覺得別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好的時候,孩子的自信和自尊可能會受到永久傷害。 父母應該讓孩子“和自己比”,而不是“和別人比,例如拿孩子這次成績和上次成績進行比較,拿孩子自己的優點和缺點來比較。 ![]() 如果確實覺得別人家的孩子在某一方面值得自己的孩子學習的話,那么最好先對自己的孩子表現好的方面給予表揚和肯定,然后再客觀分析別的孩子表現比較好的方面,之后才在此基礎建議孩子如何學習別人的長處,這樣孩子的心理會更容易接受。 02 期末考試是對孩子整個學期的考察,也是一次總結,分數只是一個數字,所以家長不要只盯著分數看,而是要做到以下這3點,否則孩子就白考了! 首先,掌握孩子的心理 成績的好壞直接影響孩子下學期的學習狀態和心態,這時的孩子心理趨于敏感期,家長一句話都可能給孩子帶來不同程度的影響。 成績差的孩子,家長再批評也于事無補,只會讓孩子更加自卑。 ![]() 成績好的孩子,也有可能被表揚后變得飄飄然。 所以在這個時候,家長說話一定要三思和斟酌,秉持一個原則:高分不吹捧,低分不棒打。 當孩子取得高分,沒有節制的夸贊會使孩子變得驕傲自滿,適當的表揚才是必要的。 考試成績不理想,孩子的情緒就已經很失落了,一句低聲的安慰比得上一萬句諷刺挖苦,家長的包容會讓處于低谷的孩子感受到安慰和鼓勵。 家長平常心看待孩子的成績,孩子才能對自己的成績有正確認知和重視,而不是認為考試是給家長考的。 ![]() 其次,著手分析試卷 成績出來后,最重要的是幫助孩子分析試卷,因為老師無法顧及到每個孩子,這部分家長一定要做,才能提取經驗,總結不足。 那么家長該如何幫助孩子分析試卷呢? 查漏補缺,分析知識漏洞 無論成績如何,家長都要陪孩子首先瀏覽一遍卷面,重點瀏覽錯題和扣分題,孩子不會做的和做著不熟練的,把這些題目重點標記。 標記好后,就開始逐步攻克。每道題都有失分的原因,家長可以在一旁提醒,讓孩子自己把錯題進行總結。 當找出這些漏洞后,就開始逐一排查,逐一改正。建立錯題本,把每個科目錯的題在錯題本上記錄下來,不但能增強孩子的記憶,更能積累錯題庫,成為學習資源。 ![]() 2 溫故知新,歸納學習方法 彌補漏洞等于重新學習,當把錯題過一遍的時候,等于孩子重新過了一遍知識。當做完這一步的時候,家長就可以著手給孩子梳理章節重點和知識框架了。 梳理知識框架,構建知識體系,根據每門學科的特點,讓孩子把握重難點,如語文可以從積累字詞、閱讀理解、作文三個板塊,讓孩子溫故而知新,了解重難點,這樣可以讓孩子的知識儲備更加完善和深厚。 3 總結經驗,鍛煉考試技巧 除了知識面和學習方法出了問題導致失分外,考試技巧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因為很多孩子的低分有可能就是從卷面分中失掉的。 考試也講究策略,卷面分包括卷面整潔程度和答題規范,題目分不止看答案也看答題思路,所以孩子失分中是否有因為這些失分,家長一定要及時提出,讓孩子警醒。 很多孩子失分還有一個大原因,就是時間不夠。家長可在平時培養孩子做題速度,提高做題效率,給孩子灌輸大局意識,要先做會做的,保證能得的分,不丟冤枉分。 ![]() 最后,引導孩子確立目標 當安撫好孩子心態,做完試卷分析后,還差最后一步,幫孩子收尾。 那就是給孩子定下一次考試的目標,做到有始有終。試卷分析后,相信家長溫和的態度能讓孩子自信心大漲,趁著這時候定下目標,既是一種鞭策,也是一種鼓勵。 這個目標是總結經驗,在自己力所能及的基礎上,下一次更進一步,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成績。 絕不是家長下死命令,讓孩子一定要達到某一個名次,鼓勵孩子,下一次只要進步,哪怕是一點點,都是孩子自己的成就,這樣的目標引導會讓孩子充滿上進心和積極性,對學習更加有信心。 ![]() 03 期末考試結束,要不要用物質獎勵孩子? 家長都很關心孩子的學習,對于怎么激勵孩子學習,部分家長堅持“重賞之下必有勇夫”的觀點,覺得要想孩子學習好,一定要重賞。 但是只用物質獎勵來激勵孩子是肯定不行的,極易讓孩子養成依賴,覺得努力就是為了獎勵,沒有獎勵那還努力個什么?形不成內在的驅動力,學習和成長只會走入歧途。 如果孩子考好了,要不要用物質獎勵呢?當然要,但是要特別注意這三點: 先肯定孩子的努力 每一個孩子都很渴望得到父母的認可和表揚,這代表著自己的價值,對孩子來說十分重要。 另外要告訴孩子,你知道這陣子他的努力和付出,說一下他的表現,那孩子會特別感動和驕傲。 ![]() 2 告訴孩子這次的表現值得獎勵 除了口頭的表揚和贊美外,如果還能再來點實際的東西會更好,比如孩子想要的一本漫畫書,一盒彩色鉛筆,一個期盼已久的玩具,孩子會感動于父母的用心和愛。 3 最大的獎勵來自孩子自己 有了上面的兩步,孩子一般都能繼續加油努力,但是這還不夠,要告訴他, “這次做得很不錯,雖然我們都很為你高興、也獎勵你了,但你要知道,最大的獎勵其實來自于你自己…… 努力學習會讓你取得更大的成績、走得更遠!這就是你的成長。” ![]() 認真對待孩子每一次的成長進步、每一次的成功和收獲,贊美他、獎勵他、認可他,培養他的榮譽感、成就感、成長意識和理想…… 孩子會變得更加積極向上、更加優秀出色! ![]() 希望看到此文的媽媽們, 恢復成原來溫柔如水、 多才多藝的媽媽, 繼續回到“母慈子孝”的日子, 做一個用心的家長, 和孩子一起成長! 文中部分素材與圖片來源于騰訊大申網、星天地創客空間、浙江啟達教育等 ![]() |
|
來自: 青草微微 > 《方法、習慣、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