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日咳是由百日咳嗜血桿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本病初期與感冒難以鑒別,1周后出現具有特征性的陣發性痙攣性咳嗽,并常伴有吸氣性雞鳴樣回聲。具體表現:陣咳時伴有面紅耳赤,涕淚交流,頭向前傾,舌向外伸。緊握雙拳,表情痛苦,有時呼吸困難、發紺,直至咳出黏液稠痰為止。如此重復多遍,直至嘔吐,每天發作數次至數十次。恢復期陣咳消退至完全不咳。整個病程可持續3個月以上,故名為“百日咳”。好發于冬春季節,5歲以下嬰幼兒易于感染。它屬中醫學“頓咳”、“疫咳”范疇,由時行疫毒犯肺,肺氣不宣,氣郁化熱,釀液成痰,阻于氣道,氣機上逆而成。久咳傷及肺絡,則可引起咯血。
PS:后面更精彩
下面健康哥給你分享如何通過艾灸來調理百日咳 我們選灸大椎、風門、身柱、肺俞、尺澤。 大椎:在后背正中線上,第七頸椎棘突下凹陷中。 風門:在背部,當第2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身柱:在背部,當后正中線上,第3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肺俞:在背部,當第3胸椎棘突下,旁開1.5寸。 尺澤:在肘橫紋中,肱二頭肌腱橈側凹陷處。 施灸的方法:取艾條,采用溫和灸。以患者感覺溫熱舒適不燙為度,每穴各灸10分鐘; 每日1次,10次為1療程。
下面是溫馨小提示: (1)小兒疾病變化迅速,提醒注意,本病一般需要藥物配合如治療。 (2)注意充分休息,特別要保證夜間的睡眠。幼小嬰兒盡量不惹其哭鬧,較大的患兒,發作前應加以安慰,消除其恐懼心理。發作時可助患兒坐起,輕拍背部,隨時將口鼻分泌物和眼淚擦拭干凈。 (3)患兒應盡量避免接觸其他兒童,自發病起隔離40天,或自痙咳起隔離4周,同時也要保護患兒不與有其他疾病的病人接觸,以免引起并發癥。 (4)百日咳忌食辛辣油膩:小兒為稚陽之體,津液易傷。若飲食失節,任其嗜食香燥炙煿,肥甘油膩諸物,久之,勢必香燥走竄耗津,炙助熱劫液,致脾胃之陰液受損,不能自潤而干咳不已。肥肉、油炸食物等油膩之物易損傷脾胃,使其受納運化功能失常,可使病情加重。另外姜、蒜、辣椒、胡椒等辛辣之品對氣管黏膜有刺激作用,可加重炎性改變;所以本病患兒應食清淡、營養豐富的食物。因此,咳嗽患兒應禁食辛辣肥甘油膩,以避免灼傷津液加重病情。 (5)百日咳忌吃生冷食物:中醫認為形寒飲冷則傷肺,“風寒無形之邪入內,與飲食有形之邪相合,必留戀不舍,內寒與外寒相結而致肺寒咳嗽”。另一個原因是生冷之物往往損傷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調而使機體康復功能減弱,并且使痰量增多。百日咳患兒往往在食入生冷之物后咳嗽加劇,特別是棒冰、冰凍汽水、冰淇淋,這些食物是又冷又甜,吃下去后痙咳加劇是常見的事情。 (6)百日咳忌乳食積滯:百日咳忌乳食喂養過量,造成小兒乳食積滯。這是因為小兒脾常不足,哺乳喂養,重在“乳貴有時,食貴有節”。若小兒傷于乳食,致脾胃運化失司,升降失調而成積滯。積滯郁久化熱,則蘊濕成痰,痰熱上壅于肺,阻遏氣道,致肺之清肅失司而發為咳嗽。所以,乳食積滯也能引起咳嗽。再則食物必須煮熟煮爛,使之易于消化,百日咳患兒病程較長,食物宜以熟、爛,易于消化為宜。 (7)百日咳忌吃甜食海鮮:百日咳忌食甜食海鮮,甜食物如巧克力、糖果、甜點心、奶油蛋糕、白糖、紅糖等有助濕增熱作用,會增加痰液的分泌,不利于百日咳疾病的恢復。所以父母應禁止給患兒吃甜食。另外百日咳對海腥、河鮮之類食物特別敏感,咳嗽期間食入海腥之物,會導致咳嗽加劇,這類食物包括海蝦、梭子蟹、帶魚、蚌肉、淡菜、河海鰻、螃蟹等性味寒涼,況且有的海鮮還易使小兒出現過敏。所以百日咳患兒不宜吃海鮮發物。 注:源于每個人的體質不同,如使用請咨詢相關熟悉的執業醫生以確保安全性。(圖片來源于網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