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第幾泡茶滋味最好,那就得先說說各種茶都能泡幾次,耐不耐泡,這就是耐泡度,耐泡度高的茶葉就可以多泡幾次,茶葉耐泡度低的就少泡一兩次,那么大家就要問了什么樣的茶耐泡度高呢?茶葉的制作工藝對茶葉耐泡度影響非常大,發酵程度高的茶類比發酵程度低的茶類更耐泡。 六大類茶的發酵程度比較:綠茶<白茶<黃茶<青茶<紅茶<黑茶 所以我們這里可以用發酵程度為以及大致劃分不同茶葉的沖泡次數: 不發酵茶:綠茶、花茶可以泡3—4次,高檔的嫩度很高的綠茶兩三次就可以了。 微發酵茶:白茶、黃茶可以5、6泡。 半發酵茶:青茶、紅茶也是5—7泡。 后發酵茶:黑茶、普洱茶可以達10次以上。 綠茶綠茶未經發酵,其茶湯滋味最大的特點就是香高、鮮爽,喝綠茶的人最愛就是新茶,越鮮嫩越好,綠茶茶葉中含有大量的多酚物質,溫度不宜過高,80℃的水溫即可。 其次,喝綠茶切不可悶泡,長時間浸泡,這樣綠茶的好滋味都被破壞了,綠茶也不必洗茶,現泡現飲即可,二三道茶湯口感最為豐富,三道茶以后,茶湯滋味就會變得寡淡了。 白茶白茶的制作工序決定了白茶的特質,與普洱茶相似的是白茶陳放后的口感別有一番風味,越陳越香,因此才有了“老白茶”的精品。沖泡白茶需以100℃沸水沖泡,并且最好是第一泡先醒茶,使茶葉都舒展開,第二泡茶葉充分吸收水分后逐漸釋放出茶香,第三四泡茶味道濃厚,口感最佳。 黃茶黃茶與綠茶相比多了一道悶黃的步驟,也由此形成黃茶的品質,屬于微發酵茶,以90℃水沖泡,三道以后茶味道最佳,但是沖泡次數不宜過多。 烏龍茶又稱青茶,屬于半發酵茶,95—100℃沸水沖泡,烏龍茶十分耐泡,有七泡有余香之說,這就是由它的制作方法和高發酵程度決定的。確實,烏龍茶成茶條索緊實不宜沖散,頭兩泡滋味都比較淡,三泡茶味道就開始出來了,四泡香氣滋味都很豐富,五泡六泡也香氣四溢。 紅茶紅茶的發酵程度也很高,但是沖泡次數過多味道就變得寡淡了,二三道茶滋味最佳。 黑茶作為后發酵茶,黑茶的保存期可是長得你不能想象的,為了便于保存黑茶多以緊壓茶形式封存,所以泡茶時就比較麻煩,需得先撬開緊實的茶磚或茶餅,再以100℃沸水洗茶,當然頭兩道茶味道都不夠純,可能會摻雜了黑茶制作過程的悶堆味等等,不過三四道茶以后茶湯的香醇就顯現出來了,黑茶可以泡的次數比較多,十次都行,不過越到后面水味越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