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記是描寫游覽中所見所聞,并表達自己思想感情的文章 。 寫作時,要在認真觀察和記憶游覽的景物的基礎上,按照見到景物的次序,來寫所看到的景物。這樣才能做到條理清楚、自然、明白,不致于雜亂。 觀察景物,通常有兩種方法。 一種就是定點觀察。 二就是移動觀察,它又叫移步換位法。 選好了觀察點,就是確定好了寫作的順序。抓住游覽重點,詳寫過程 寫作的重點就是把看到的景物重點寫下來。對于我們看到的特別好的景物,我們要進行具體地描寫,突出重點。對于重點的景物,要注意詳細描寫出它們的位置、大小、動態、靜態、顏色等。 例如:從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聞水聲,如鳴佩環,心樂之。伐竹取道,下見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 ——《小石潭記》 我們要把過程寫詳細、具體,做到主次分明,詳略得當,寫出來的文章才能突出重點,清楚明白,才能寫出游覽的意義,才有教育意義。 略寫前后,情、理、景相結合 我們在寫游覽記時,應把開頭和結尾寫得簡略些。開頭可以交待清楚時間、地點和人物。 “我們同啟明星一起上路了。和我們一起上路的,還有那各種各樣的撲朔迷離的關于高原的夢。” ——《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結尾應用議論或抒情的方式寫下自己的感受。 例如: “我很難忘記這個奇妙的夜晚,這是一個夢幻一般的夜晚,周莊在寧靜的夜色中變得像神奇的童話,古鎮幽遠的歷史和繽紛的現實,都蕩漾在被竹篙和木櫓攪動的水波之中。” ——《周莊水韻》 “ … …現代文明固然是一種不可阻擋的潮流,然而,是不是應該給原始的純自然的美留下一席之地呢? ” ——《青海湖,夢幻般的湖》 寫好游記要注意: 一、游記作文不要寫成旅游路線圖 二、針對你游覽的某一地留下深刻印象的景點來作文 三、必須考慮游記的順序,空間,時間,角度 四、描寫不必面面俱到,要懂得刪減枝葉。 五、選著留有深刻印象的點來做發揮,其中一定要有詳略,哪幾個略寫哪幾個詳寫要想清楚。 六、注意歷史事物和歷史事件,傳說的巧妙結合,更能凸顯出游覽的意義和文章的深度。 寫游記常犯頭重腳輕腰肢細的毛病: (1)頭重。不重要的起頭太長,占了太大篇幅。例如:從早上起床寫起,然后寫怎樣吃早飯、怎樣出門坐車、路上都見了什么、發生了什么都要大肆記敘一番。 (2)腳輕。沒有點明游記的中心思想就草草收場,或隨便發表一些與名勝古跡毫無關系,無關痛癢的心得交代了事。提醒大家的是別再用“夕陽西下,我們依依不舍地踏上歸途”這樣的陳腔老套作結尾,要下功夫好好著墨,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結尾收束得好,不僅給人震撼的感動力,讀者雖未親身經歷,也得到了最佳的“臥游”的效果啊! (3)腰細。文中的主體部分是游記的精華所在,卻寫得又短又少。而最關鍵的應是“到達目的地后的游覽經過”,總是三言兩語,不痛不癢,容易給讀者“行去匆匆,一無所獲”的感覺。 游記類文章為我們描繪了一幅如詩般的畫卷,讓我們在閱讀中領略了大自然的美景。那么,怎么樣才能寫好這類文章呢?對于學生來說寫好一篇游記,要具備以下三個“一”:即一條線索;一片美景;一種感情。 一條線索就是你的游覽的蹤跡。 一片美景就是要運用多種寫作文法描繪出一片美景。 (1)可以運用不同的感覺器官來寫景。 (2)可以運用多種修辭手法來寫景 (3)可以引用詩句把景裝飾得更美。 (4)可以描寫人文景觀,增加豐富美景的歷史文化內涵。 (5)可以引用神話傳奇,使美景更奇麗更迷人。 一種感情就是運用恰當的表達方式,抒發一種真切的情感。 情由景生。古人云:“登山則情滿于山,觀海則意抒情”。有情有景,情景交融,才能打動讀者,讓讀者欣賞美的時候,與作者的情感產生共鳴。抒情的筆調一般在文章結尾處呈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