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卿:《某公司戲片為贗譚辯》 自留聲機發(fā)明以來,留音樂戲曲之業(yè)大盛,名人聲響可以留一痕跡,與照片之功同,故真?zhèn)沃g不可不辨別。譚鑫培為一代名伶,百代公司所留各劇如《賣馬》、《洪羊洞》等十余段,膾炙人口。譚氏既逝,益足寶貴,因號稱“汪、譚、孫”三大派者,只有譚氏存片可聽也。某日丁君慕琴邀至其家聽?wèi)蚱瑩Q某一公司之鋼針片,片面書名譚鑫培(即小叫天)唱《捉放曹》。慕琴謂此片已公認(rèn)為譚氏所唱,試聽如何。及頃耳聆之,為“聽他言”一段,共八句慢西皮,察其聲音、板眼、行腔、韻味及字聲之陰陽,斷定為贗品無疑。茲舉其要點以證: (一)嗓音鈍濁,不似譚氏清潤。(二)韻味軟弱而疏落,如“膽怕”二字腔、“作差”二字腔、“夾道內(nèi)”“內(nèi)”字腔、“回馬”二字腔、“心下”二字腔在在足以見之。(三)行腔中非純譚,有汪、奎等老調(diào)之痕跡,聽“只望他”三字腔可知。(四)高低腔之反用?!拔蚁惹啊敝扒啊弊郑T唱陽平之低腔,此唱成陰平之高腔?!皡s原來”之“來”字腔亦高低互反。(五)陰陽平之錯誤。譚氏唱最精處在講究陰陽平。陽平有時尚含糊,陰平則絕無錯誤。此片之唱“既同心”之“心”字本為陰平而乃唱成陽平腔,實為大謬。執(zhí)此一點之誤即可段為贗譚矣。(六)板眼之誤。譚唱原詞為“既同心共大事必須要勸解于他”,“必須要”三字為襯字均唱在眼上,即以省去一小過板,如此唱法非常緊湊,且足以煞住完一段落。此片之唱過“共大事”后而讓一以小過門,既如此則將錯就錯刪去“必須要”三字,板上唱“勸”字可矣。孰意唱者仍于板上唱“必須要”,遂大落其板矣。偶不經(jīng)意而落板之事,老譚原有不免,然既讓過小過門在老譚必能救濟,絕不至一塌糊涂也。落板至于如此之糟,不惟不是老譚且為一經(jīng)驗甚淺之人。 觀上所舉,證為贗品無疑,究為誰人之手筆又略可推知。聽背面即為孟樸齋之《天水關(guān)》二黃一段,或出自此公之作與?不然即譚小培之冒父名。總之此人學(xué)譚亦有二三分似處,然駁而不純,瑕不掩瑜焉。能欺盡天下人哉? 1922年《小說新報》第7年第1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