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2018年以來,信用卡代還軟件可以說是層出不窮,并且廣告宣傳的也很誘人。像是還一萬塊只收八十五元,設定好后自動還款自動刷卡等。最近也有很多朋友問我這樣的代還軟件可以用么?是否有什么風險? 其實代還軟件的本質和POS機是一樣的,都是通過商戶的形式把信用卡里的錢刷出來,只不過是一個是網絡支付,一個是線下刷卡而已。那么代還軟件和pos機有什么區別呢? 代還軟件是在信用卡出賬單之后,只要還的總金額大于賬單金額,那么銀行會認為持卡人本期賬單還清。基于這個原理,代還軟件收取一部分保證金,然后基于銀行的還款要求用一部分剩余額度還進去然后在刷出來。宣傳僅需2%-10%卡內余額度就可以還清全額賬單,還可以起到“美化賬單”,“快速提額”。事實上真的如此嗎? 首先我們要明白此類軟件的消費性質是網絡消費,而且每天設定的還款金額與消費金額并不是很大,大家也可以想象一下,你的還款金額與消費金額都是幾百塊的網絡消費,雖然筆數很多,這樣賬單會好看么?而且代還業務還需要向平臺提供信用卡的個人信息,有平臺操作還款及消費事宜,然后在收取費用。 一般代還軟件分為三種模式:套現貸模式、平臺代償模式、信用卡套現模式。 “套現貸”就是用戶只需存入少量資金(2%-10%),代還平臺循環刷取資金,達到全額還款的目的。這種模式,明顯是屬于違規套現。不排除金融監管部門有嚴打動作。并且,短期內循環刷取,對卡片的損害也很大。現在市場上絕大部分的代還軟件都是這種方式。 “平臺代償模式”簡單來說,就是平臺替你還信用卡。此后你不再欠銀行錢,而是欠平臺的錢。 ”信用卡套現“模式是用戶有多張信用卡,利用免息期的時間差,循環刷卡來維持長期借款,其實第1種跟第3種是互通的,只是第1種是循環刷取,手續費高; 這些所謂的智能代還平臺,不僅違規線上套現危害持卡人利益,也攪亂了本已競爭白熱化的POS機市場。代還軟件的背后一般是個人團體建立而成,所以資金安全方面還有待考量。如果說在其平臺充錢無法提現或運轉,只能說自認倒霉。 代還說白了就是平臺后臺用程序或手工,不過大部分是手工,利用你卡內剩余額度套出來還當期賬單,套新還舊。而且,按標準費率一萬收取60塊錢的手續費來算的話,代還軟件的手續費可能要達到75-95左右。雖然做到了還款上的智能,但手續費還是很高的。 據號稱的5%額度還清全額賬單,假設卡總額度1萬,5%即500元,每次只有500元可以還,9500的額度就要來回倒騰19次以上(可以設置多少天之間)。你當銀行的風控系統是擺設嗎?雖說銀行等金融機構以贏利第一要素,但是絕對不會忽略資金安全性問題,一切運轉全是在安全的基礎上進行。 代還平臺在接收你的代還請求及卡賬戶信息,后進行還款操作,主要還款方式是: 1、線上通道,在之前網聯未成立之前,使用與銀行直連支付渠道,費率低至0.3左右(協議費率更低),更有使用公益事業機構代扣渠道,每筆支付都是幾塊錢封頂,不按費率計算。 2、pos機刷卡,這種方式大多是那些沒有與第三方代付平臺簽約,業務量較少小團隊,使用pos機器手動操作費率大多是民生類0.38,甚至公益類免費率的。如果使用銀聯標準費率是0.6,代還平臺基本上是沒有利潤的,所以只能使用那些便宜的機器。這些操作對銀行來說都是屬于不受歡迎的。 說了半天代還不好的地方,其實第三方的pos機也沒好到哪里。無論是代還還是第三方支付,本質都是為了賺錢,誰也不是公益企業。只不過相對相對來說,pos機還是比較穩定一些。無論是代還還是pos機都會有跳碼的可能性,但還是用真實落地商戶出小票的pos機比較好。 代還和pos各有利弊,對于此類事情很多人的都有自己的看法。我們不能說誰對誰錯。只能說各人有各人的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