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觀念不一樣了,對生男孩還是女孩,父母不會特別在意,表示無所謂,甚至還多出很多爸爸更希望生的是女孩。對孩子的性別不在意,只要是自己的孩子,都會喜歡。情況真的是那樣嗎?多年以后,差距明顯。為什么呢?聽聽過來人的心里話。 1、不生女兒,是因為不想兒女經歷做母親的經歷 可可是一個剛出月子的孕婦,當初她還和丈夫討論是生個兒子呢,還是女兒到時候,丈夫說,想生一個女兒,女兒心思比兒子的心思細膩,更懂得感恩,更懂得照顧人,女兒有“小棉襖”的稱呼,不是浪得虛名的。 而可可更希望是一個兒子,說不出什么具體的原因,就是想要兒子。在可可進產房后,原本決定自然分娩的,可是費了很多精力都沒有生下來,累得半死疼得半死,非常難熬,最后又進行了剖腹產才生下來。 最后生下來一個兒子,她說是兒子就好,不用經歷生產難熬的苦,太辛苦了。 2、兒女結婚時的感受不一樣 兒子結婚是迎接新人,家里一片喜氣洋洋的氛圍,是歡天喜地的情景,是好大的喜事,未來還有添丁,也是高興的事情。而女兒是嫁出去,家里的氛圍和接媳婦的氛圍是不一樣的,父母可能是強忍心中的不舍,對女兒依依不舍,雖然結婚是喜事,可家中是少了一個成員,是“失去”女兒。 可能這之后全年幾乎只有老兩口了,顯得冷清。女兒結婚了,又是一個小家,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幾乎,尤其是有孩子了,也只有逢年過節才有可能來看老兩口了。而女兒嫁出去,老兩口還要擔心女兒是否過得幸福。 3、過年的時候有兒子的家庭和生女兒的家庭不一樣 孩子小,對男孩和女兒的家庭沒啥影響,逢年過節都是一樣的國。但等到孩子成年了,結婚了,每當過年的時候,家里氛圍是不一樣的。過年的時候,是一家人團聚的時候,絕大部分時候,過年了是在男孩家過年,等到除夕之后才開始回娘家。 女兒嫁的近的還好,遠嫁的可就沒有那么幸福了,幾年回一次娘家都是常事。父母也只有忍受著那份期盼的心情,希望自己的孩子也是兒子多好啊,可那只能是想想,只能羨慕一下別人。看著別人家熱熱鬧鬧的,難免會不比,再加上別人家兒孫滿堂,難免會孤單。 只有人到中年了,經歷過了才知道,有些時候會覺得生男生女是很不一樣的,可懷孕的事情誰也不知道是男孩,還是女孩。雖然男孩家庭和女孩家庭有些不一樣,但父母教育好了,他們都會是好孩子,都會有孝心的。 你愿意生男孩,還是生女孩?你對女孩嫁出去有什么看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