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農業科學院葡萄一年兩收示范基地自2004年開始嘗試巨峰葡萄一年兩收模式以來,到2015年已連續掛果24茬。除2010年和2011年的冬果因薊馬、臺風危害,其產量較低外,十二年來夏果每667 m2的產量在1000~1500 kg,最高可達2116.1 kg;冬果每667 m2的產量在850~1000 kg。由此可見,巨峰葡萄一年兩收栽培模式在廣西是可行的。目前,廣西葡萄一年兩收栽培模式有兩種:一種是適合桂中(南)的夏果、冬果兩代不同堂模式;另一種是適合桂北夏果、秋(冬)果兩代同堂模式(圖1)[吉山花瑤]。葡萄是喜肥水果樹,需肥量大。雖然一年兩收栽培的肥水管理技術與一年一收的常規管理相似,但一年兩收栽培會消耗更多的養分,因此,一年兩收栽培對肥水的需求量會更大。在栽培過程中要結合葡萄需肥、需水規律及土壤中的肥水情況,適時、適量進行肥水調控管理,最大限度地滿足葡萄對肥水的需求,以提高葡萄產量和品質。本文根據研究團隊在十二年的生產實踐上總結了巨峰葡萄一年兩收栽培的肥水管理要點。 圖1 巨峰葡萄一年兩收栽培模式 注:橫線上部分表示桂中(南)部的夏果、冬果兩代不同堂模式;橫線下部分表示桂北夏果、秋(冬)果兩代同堂模式 1 兩代不同堂模式的肥水管理要點 1.1 施肥管理要點 1.1.1 基肥 基肥為葡萄全年的生長發育提供基礎,主要以有機肥為主,配施適當的化學肥料。為確保產量及品質,基肥需分兩次施用。第一次基肥(夏果)在冬季落葉后(修剪前20~30 d)開溝施入,每667 m2施用1000~2000 kg腐熟有機肥,并根據土壤肥力狀況及樹勢情況,每667 m2配施鈣鎂磷肥15~25 kg,同時加施2~3 kg的硼砂;第二次基肥(冬果)是在夏果采收后修剪前7~14 d施用,采用畦面撒施方法,用量比夏果略少。 1.1.2 追肥 葡萄在不同的生長發育時期需肥種類不同:從萌芽至幼果初期,需氮量大;磷的吸收隨枝葉生長、開花坐果和果實增大而增多,到新梢生長最盛期和果粒增大期而達到高峰;鉀的吸收從展葉抽梢開始,但在果實增大至著色期需鉀量最大[2]。為滿足葡萄的生長需要,需根據葡萄不同生長時期的需肥特點進行追肥。追肥方式主要是隨滴灌施入或穴施后灌水。 (1)萌芽前追肥。萌芽期是葡萄的生長初期,對氮肥的需求量較大。在萌芽前追肥即催芽肥,可以有效地促進新梢生長,提高萌芽率,增大花序,使新梢生長健壯,從而提高產量[3-4]。催芽肥在修剪催芽后開始使用,以速效性氮肥為主,配施磷肥和鉀肥,每667 m2施用高氮型水溶肥5~10 kg。 (2)花前追肥。磷素對植物的開花、授粉、受精、坐果、花芽分化等有促進作用[4]。在花前追施磷肥能有效促進葡萄開花坐果、花芽分化。花前追肥主要以磷肥為主,配施氮肥和鉀肥,每667 m2可施用高磷型水溶肥15~20 kg。如枝梢生長過旺時,要控制氮肥的施用,可少施或不施,以防止大量落花落果。此時可每667 m2施用過磷酸鈣20~25 kg、硫酸鉀2 kg。 (3)漿果膨大期追肥。葡萄的漿果膨大期是漿果的快速生長時期,對養分的需求很大,同時也是需氮、鉀的高峰期。這一時期追肥,能夠促使漿果細胞分裂,促進漿果迅速增大,減少小果率。在果實坐穩后開始施用,幼果前期以氮肥為主,每667 m2施用高氮型水溶肥10 kg;中期施用平衡型水溶肥,每667 m2用5 kg;后期以中氮高鉀為主,每667 m2可施用高鉀型水溶肥5 kg;每次追肥同時配施中微量元素肥,為葡萄著色及品質奠定基礎。如樹梢生長過旺,應控制氮肥的施用量。 (4)轉色期追肥。充足的鉀素能夠提高葡萄果實糖度,促進漿果著色。在果實開始著色時施用高鉀型水溶肥,每667 m2施用15 kg,可分3~4次使用。要控制氮肥,同時注意補充鈣鎂肥,以促進漿果著色、防止裂果、改善果實品質。 1.1.3 葉面肥 除了正常的根施追肥,還需根據樹體的長勢噴施葉面肥,以滿足葡萄的生長需要。在開花前、謝花后各噴施0.2%~0.3%硼砂、0.2%尿素和0.2%磷酸二氫鉀1次。在果實膨大期可噴施螯合鈣和磷酸二氫鉀1~2次,以促進果實發育。果實著色期噴0.5%~1%硫酸鎂和0.3%硼砂1~2次。采果后落葉前噴0.3%尿素和0.3%磷酸二氫鉀2~3次,推遲落葉,為樹體積累儲備養分[5]。葉面肥可與病蟲害防治工作一起實施。 表1 巨峰葡萄一年兩收(兩代不同堂模式)肥水管理要點 1.2 水分管理要點 在葡萄的生長周期中,需水規律呈現波浪形特點:在生長初期需水量最多,隨后逐漸減少,開花期間需水量最少;而后逐漸增多,在漿果成熟初期再次達到峰值,之后又開始下降[3]。廣西降水具有夏多冬少的特點,每年的8月至次年2月份均有不同程度的旱情。要結合不同時期降水情況及葡萄生長周期需水規律,對葡萄園進行灌、控水。 1.2.1 萌芽期灌水 葡萄在萌芽與花序生長時期需水量較大,需進行灌水以保證土壤水分充足,從而有利于新梢的生長和葉面積的擴大及葉幕的形成,為花芽分化及開花坐果奠定基礎。 1.2.2 花期水分管理 夏果花期在每年的3~4月,降雨量開始增多,水分過多使新梢生長過旺,不利于花芽分化和開花坐果,因此要進行適當的控水。而冬果花期正處于9~10月份,如遇高溫干旱天氣,則需進行灌水,保持土壤濕潤,避免因高溫干旱天氣而引起的干花現象。 1.2.3 果實膨大期灌水 果實在快速生長時期,水分的蒸騰作用加快,需水量大。充足的水分供應能促進果實的膨大,有利于產量的提高。這一時期應5 d左右灌水一次,使葡萄園畦面的土壤保持濕潤狀態。 1.2.4 漿果轉色期至修剪前控水 過多的水分會導致漿果晚熟、糖分積累緩慢,含酸量高、著色不良。因此在漿果轉色期起要適當控制水分的供應,以提高漿果品質,同時為下一茬果儲備營養。如遇降雨要及時做好排水工作。 2 兩代同堂模式的肥水管理要點 在該種模式下,兩茬果重疊在一起,5~11月樹上均有果實生長[6],葡萄對水肥的要求與兩代不同堂模式略有差異。如秋、冬果的果實生長期與夏果的果實成熟期重疊在一起,但兩者的肥水要求不同:果實生長期需要大水大肥,成熟期需進行控水控肥。因此兩代同堂模式的肥水管理要比兩代不同堂模式更為細致些,這樣才能保證葡萄的產量及品質。 2.1 施肥管理要點 2.1.1 基肥 兩代同堂模式只施一次基肥,施肥時間與兩代不同堂模式的夏果基肥基本一致,每667 m2用量為有機肥1000~2000 kg,鈣鎂磷肥50 kg[6],硼砂2~3 kg。 2.1.2 追肥 與兩代不同堂的基本一致,由于兩茬果重疊生長,第二茬果的追肥既不能影響第一茬果的產量及品質,也不能影響第二茬果的正常生長。因此在追肥過程中使用較多的是平衡型肥料,每次每667 m2用量10~15 kg;兩茬果在漿果變軟開始轉色前各施用硫酸鉀1次,每次每667 m2用量15~20 kg。 2.1.3 葉面肥 根據樹體生長情況噴施葉面肥,葉面肥主要選用0.3%磷酸二氫鉀、1000倍液綠芬威1號或2號等[6]。 2.2 水分管理要點 兩代同堂模式下,葡萄各生長期的水分管理要點與兩代不同堂的基本一致。但第二茬果的萌芽期至果實生長期正處于第一茬果的轉色至果實成熟期,此時的水分管理即要滿足第二茬果的生長需要,又不能影響第一茬果的著色及品質,因此要平衡好兩者之間的需水矛盾。 |
|
來自: 五星lllnu3va7j > 《文件夾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