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對待愛情: 70后:單身青年覺得談戀愛是一件讓人“害羞”的事,于是,幾乎所有人的愛情都是在秘密的狀態和忐忑不安的情緒下進行的。姑娘們談戀愛的年紀大多是在二十五六歲,如果愛得太早,極有可能被貼上“不鉆研業務、不求上進”的標簽。 80后:感覺很重要,談戀愛需要“a little feeling。”看待愛情十分隨性,雖然也會像父母輩一樣期待長長長久久的愛情,但如果遇不上,也不強求。相濡以沫,不會輕易離棄吧 90后:受了港臺電影甚至歐美電影的很大影響,對愛情充滿了幻想,任性沖動不想后果,崇尚性自由,感情經歷很多卻從不去想“愛究竟是什么”。 不管生活在什么時代,我們都永遠不要考驗愛情. 因為愛情往往是經不住考驗的. 中國的高速發展,帶動了所有人的物質層面和精神層面。對面婚姻——很多人依舊選擇相信愛情,也有很多人不再相信愛情。 70后離婚的主要原因: 有媒體分析認為,70后離婚的最大殺手是經濟原因。70后一代往往很少有“富爸爸”,很多人白手起家,贏得大量財富。也正是因為這樣,讓大家對“枕邊人”有更多期望:你也是搞IT的,為什么不能學學馬化騰?為什么同學買了豪宅寶馬,我卻只能跟著你租房搭公交?這種比出來的期待和失望,往往釀成離婚的結局。 值得注意的是,“女比男強”現象在70后和80后的婚姻中都很普遍,這種顛覆“男主外女主內”的經濟關系,讓男女都比較容易產生困惑。 一方面,丈夫繼承了傳統觀念,認為家務事就應該是妻子來做,而另一方面,丈夫在客觀上卻不是家里的“頂梁柱”,女人難免會產生“憑什么我養家還要我做家務”的埋怨。 80后離婚的主要原因: 一、獨生子女居多,還沒有完全擺脫孩子的心智,互不相讓,互不遷就對方,夫妻之間缺乏溝通。一旦對婚姻失去信心,離婚被視為最好的辦法。 二、還有就是雙方父母過多的干預,雙方都是獨生子女,誰都不愿自己的孩子受委屈,常見問題有:公婆嫌棄生的是女孩,婆婆太強勢,岳母太勢力,跟公婆住不習慣等等。 三、夫妻間出現矛盾容易依賴父母,就向各自的父母“告狀”。而這種畸形的依賴狀,往往直接令小矛盾升級,最終導致為非原則性問題離婚。 四:自私自大的個性。家務、子女教育上的“低能”,破滅了小夫妻婚前的美好憧憬,這是導致這一代人離婚率飆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90后離婚的主要原因: 一、父母過多介入,不愿放手。在父母眼中,90后永遠都是長不大的孩子,凡事都還需他們操心。雙方在生活中易發生一些矛盾,父母就介入,加之雙方父母所處的立場不同,使他們失去了自我調節的機會,導致矛盾升級,引發離婚訴訟。 二、對婚姻的認識不夠。一些90后在彼此產生好感后往往即急于結婚,兩個人登記時可能對婚后所要承擔的責任和義務都不清楚,甚至根本就不愿擔負責任,只注重婚姻中個人的感受。婚前雙方缺乏深厚的感情基礎和相互了解,婚后在平淡的生活中會慢慢發現對方的缺點和不足,面對平淡生活的瑣碎,雙方缺乏以寬容的心對待對方,極易因一些瑣事導致草率離婚。 三、經濟發展環境的沖擊。不少90后夫妻本來懷著美好的向往進入婚姻,但隨著社會環境的變化,在婚姻中把崇拜和追逐房子、車子、票子等物質條件視為首要,維系婚姻的純真愛情已漸行漸遠。而且不善于化解社會壓力和家庭矛盾,在婚后家庭經濟狀況時,易生怨氣,進而對現有的婚姻產生不滿進而動搖直至分道揚鑣。甚至出現不少90后以是否有錢作為擇偶標準、以錢多少決定夫妻在家庭中的地位、為了金錢不惜作為第三者破壞他人家庭、有了錢就尋找刺激等現象屢見不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