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影像網絡試衣間“網絡試衣間”系統由德國弗勞恩霍夫學會的科學家與其他科研小組共同開出。顧客在進行虛擬試衣之前,先通過手持式的三維掃描儀對自身形體進行掃描,獲得的數據被傳輸回服裝銷售商處,形成顧客自己的虛擬三維影像。之后,顧客就可以根據銷售商提供的服裝目錄選取新衣“試穿”上身,并可以通過鼠標控制虛擬影像進行簡單的舉手彎腰等動作,在電腦屏幕上查看衣服是否合身;還可以觀看不同場合燈光下服裝的效果。據悉,這套試衣系統在葡萄牙的一場時裝秀中一亮相,即迅速在網上盛行。 此外,顧客甚至可以調控光線等參數進一步觀看服裝的整體效果。 網絡試衣間最先在美國、日本等國家出現,2007年年底才開始在中國出現并逐漸流行起來。不過,到2009年1月為止,中國的網上試衣服務因其技術上的瓶頸,還不能達到最完美的現場效果,大部分都未成型,而大多也都是引進的國外的技術,要不就是flash做的。部分用戶認為,試穿后只能看到前后左右各個方位的平面效果,但是立體感不強。到2009年1月為止,網上試衣服務大多只是針對二三十歲的年輕女性,尚未顧及男性和其他年齡階段的消費群體,如果遇到孕婦或者其他身體特點較為突出的人,試穿效果就同樣會大打折扣了。與大商場的貨全量多相比,網站上提供的服裝首飾品類不全、品種也較少等。動動手指就能試穿衣服,這不是在遙控機器人,是在網絡上出現的“網絡試衣間”。用戶只需輕輕一點鼠標,就能看到千變萬化的服裝搭配效果。網上購物雖然方便,購買者卻無法親身試用。像衣服這類用品,沒親自試穿過總感覺不放心,“網絡試衣間”應運而生。最早推出網絡試衣間服務的是美國H&M公司。登錄進入該公司網頁,選擇“試衣間”,不用考慮紐扣、拉鏈和具體尺寸等細節,消費者只需選擇一位標準模特,或自創一位類似于自己體型的模特,并選擇模特的膚色、發型、身體特征、高度、體重,以及眼睛的顏色、鼻子、嘴唇等。之后注冊進入“我的模特”,一旦注冊得到確認,就可以用所有H&M銷售的服裝包括泳裝、成衣和小裝飾品為模特進行搭配。消費者在試衣間找到滿意的組合后,即可進入“你的衣柜”,隨后將衣柜中的組合打印出來,便可帶到商場直接購買。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