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楓新品種中國紅扦插育苗技術 紅楓,又名紅槭、紫紅雞爪槭,為槭樹科槭樹屬雞爪槭種的栽培變種,也是園林綠化中珍貴的彩葉樹種之一,廣泛栽種于公園、小區、道路、綠地等不同場所。紅楓新品種“中國紅”(暫定名)為江蘇新夢想生態環境建設股份有限公司選育的優良新品系,其主要特征是枝條柔軟,新生枝紅色,多年生枝褐色;葉掌狀,5~7 深裂紋,直徑 5~10cm,疏生鋸齒,春天新葉萌發時為艷紅色,夏日隨著葉片老熟,葉色變為暗紅色,秋末變為紫紅色,觀葉期近 260d,夏季高溫時幾乎無葉尖枯焦癥狀;花頂生傘房花序,淡紫色,花瓣橢圓形;翅果,翅長 2~3cm,兩翅間成鈍角,幼果紫紅色,熟后黃褐色,果核球形;花果期5—9月。 1 圃地選擇 苗圃建立應選擇交通方便、地勢平坦的地段,土層厚度1m以上,最好是土質疏松、背風向陽的砂壤土或壤土,有良好的水源和完備的供電設施,地下水位 1.5m 以下,p H6.0~8.0。冬季土壤封凍前進行全墾,深度 0.25m 以上,在周邊建好排灌系統。全墾前每hm2施腐熟的農家肥7500~1200kg,過磷酸鈣750kg,復合肥(15-15-15)300kg拌勻。 2 整土做床 扦插前5d清除草根等雜物,細整耙平,進行土壤消毒處理,灑 0.5%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后覆蓋一層塑料薄膜,密封 3~4d 后揭開。做床時,苗床寬 0.8~1.2m,長20~30m,步道寬 0.3~0.4m,苗床高出步道 0.15~0.3m,將扦插床面澆透水,使基質松軟,保護扦插時插穗皮層不受損傷,同時在苗床中間鋪自動霧噴管道。 3 扦插 3.1 種條選取 中國紅紅楓扦插繁殖較難生根,在插穗選取時,母樹年齡越小越好。一般在春季3—4月選擇樹冠中上部外層半木質化、側芽飽滿、生長健壯、無病蟲害的一年生枝條,枝條儲藏養分多,生長素含量高,在扦插后能迅速地在切口處形成愈傷組織,促進生根。 3.2 插 穗 處 理 插 穗 長 度 100~150mm,粗 度 0.20~0.30cm,3~4節,帶有健壯腋芽或頂芽。用鋒利的剪刀截條,切口平滑,不破皮,不劈裂,不傷芽。下切口的上端選在一個芽的基部,切削角度45°左右。上切口平切,距第一個芽上端10mm,確保插穗上端的第一個芽完整。將插穗按不同部位、直徑大小分級捆扎,50支或100支捆,每一捆插穗掛一標簽,注明時間和無性系,插穗下端對齊,置于清水中保濕。 3.3扦插過程 插穗處理采用速蘸法,即將插穗下部0~5cm部分用500mg/L萘乙酸(NAA)浸泡30s后進行扦插。扦插時采用直插法,插穗下切口朝下垂直插入土中,扦插深度為插條長度的1/2,株距8cm。行距10cm,扦插穗條60萬支/hm2左右。扦插完后立即用細孔灑水壺澆1遍透水,并噴施1遍百菌清500倍液。 3.4 搭建小拱棚 紅楓插條是由愈傷組織誘導發生根原基而產生不定根的,屬于愈傷組織生根型。有研究表明,植物插條愈傷組織開始形成并生根的一個先決條件是溫度保持在 21℃左右,生長環境濕度在 80%左右。因此,扦插后應在苗床上方搭建竹木結構小拱棚并覆蓋無滴膜進行保溫,四周用泥土壓實密封,并在無滴膜外層覆蓋遮陽率為 30%~50%的黑色遮陽網,以防止強光對插條的傷害。 4 田間管理 4.1 水分控制 中國紅紅楓扦插過程中如何保持充足的水分條件并控制基質溫度是扦插生根、防止插條腐爛的關鍵環節。扦插后將數顯溫濕度計的外置探頭放置在小拱棚內,實時監測棚內溫度、濕度變化,并通過自動噴霧系統補足水分,保持膜內濕度 80%以上。在澆水過程中要注意一次性澆透,若持續高溫干旱,澆水次數要適當增加,噴水的時間上午10:00以前,下午16:00以后,在陰雨天和插條產生愈傷組織時,要減少噴水量和噴水次數。另外紅楓怕澇,在6、7月雨季要注意排水,防止土壤積水。 4.2 溫度控制 扦插后 30d 以內,保持白天溫度 20~25℃,夜晚 10~15℃;30d 后,保持白天溫度 25~30℃,夜晚15~20℃;棚內氣溫超過30℃時,將小拱棚兩頭薄膜揭開通風降溫。 4.3 除草 扦插過程中苗床容易滋生雜草,影響紅楓對肥水的吸收,影響萌芽,因此要及時清除雜草。4—6月份每月清除1次,7—9月分雜草生長較快,要每月徹底清除2次,除草一般采用化學除草,在苗期使用草甘磷、百草枯等,遵循GB4258-1989農藥安全使用標準。 4.4 揭膜 扦插60d后,當80%~85%的穗條有明顯側根生長,且50%以上發葉時,揭去小拱棚的密封無滴膜和遮陽網,開始煉苗,并結合噴施葉面肥或施低濃度水溶性化肥,促進扦插苗健壯生長。 4.5 施肥 遵循NY/T 496-2010規定,扦插約30d插穗部分開始生根后,追施葉面肥。5—6 月,噴施尿素,濃度為0.2%~0.5%,每30d一次,以促進枝條生長;7—9月,噴施磷酸二氫鉀,濃度為0.5%~1%,每15d一次,促進枝條增粗和木質化,以增加抗寒性。 4.6 整枝修剪 90d 后,苗高 20~25cm,冠幅 10~15cm時,每株選留一個生長勢旺、頂端優勢強的分枝作為主干培養,其他分枝從基部剪去。10—11月可進行移栽,也可在第二年春季移栽,移栽時采用移苗器,能通過斷根處理促進扦插苗側根發育,提高移栽成活率。 4.7 越冬防寒 紅楓扦插苗木質化程度低,抗寒力弱,越冬前應在小拱棚上覆蓋農膜,上凍前澆透水保濕,防止抽干;從12月底至2月底,每10d噴灑2%水楊酸等化學藥劑1次。氣溫低于-10℃時還需加蓋草簾進行保溫。4.8 病蟲害防治 紅楓病害主要是紅楓葉枯病,表現為樹葉焦枯出現小斑點、葉尖卷曲,影響紅葉顏色,發病初期尚未蔓延前先清除染病插條,減少再侵染源,再用50%多菌靈 500 倍液或 65%代森鋅、福美鋅 1000 倍液或 45%代森鋅 800 倍液,每 10~15d 交替噴霧 1 次,連噴 2~3次。害蟲主要有金龜子、刺蛾、蚜蟲等食枝葉害蟲,蚜蟲、金龜子成蟲可采用吡蟲啉1200~1500 倍液噴霧;刺蛾幼蟲可噴 90%晶體敵百蟲 1000 倍液,或 40%樂斯本乳油1500倍液進行防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