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 平仄起伏的流年,不斷地渲染絲絲哀愁與懷念,兒時的我們總會費盡心思地積攢零錢,只希望能在周末的時候與三五好友走進電影院,酣暢淋漓的享受電影帶來的情感享受。而對于那個年代的孩子們來說,三位昂首挺胸的工農軍形象代表著電影的開始,也象征著幸福的起點。 因為熱愛的電影的緣故,每次在看一些以前的影視劇和動畫片的時候,我們都會看到“長春電影制片廠”這幾個字,可見“長影”對我國電影發展歷史的重要性。 了解中國電影產業的人應該知道,長春電影制片廠的前身是日本侵略東北時創建的“滿映”,全名為“株式會社滿洲映畫協會”,日本人企圖利用文化腐蝕的手段,拍攝大量迷惑中國人的影片,讓國人從思想上徹底喪失自我。 日本戰敗后,中國政府接手了當時的“滿映”,正式更名為“東北電影工作者聯盟”,1945年成立了東北電影公司,并為新中國電影史上輸出了“七個第一”:中國電影第一部木偶片《皇帝夢》,第一部動畫片《甕中捉鱉》,第一部科教片《預防鼠疫》,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蔣》,第一部長故事片《橋》,第一部譯制片《普通一兵》,第一部多集新聞紀錄片《民主東北》。 長影舊址博物館是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滿映”建筑的基礎上,將長影的歷史發展沿革梳理重現在世人面前。穿梭于光影流年之間,聽一首動人的懷舊金曲,賞一段歷久彌新的影片,驚覺浩浩蕩蕩的歲月長河竟就這樣奔騰而去。 長影舊址博物館分為長影電影藝術館、長影攝影棚、長影洗印車間、長影電影院、長影音樂廳和配套的長影文化街區。為了讓人們能夠真切地感受到當時的藝術氛圍,博物館還原了許多時代元素。 走進這座博物館,仿佛就走進了一段歲月之中。 循著時間線回憶,上世紀后半葉的電影藝術創作熱情是任何時代都無法比擬的,艱苦的拍攝條件,落后的技術裝備,老一輩藝術家們滿腔熱血投入到藝術創作當中,這種信念與熱情或許能給新一代年輕演員們更多的啟示。 整個展覽館印象最深刻的便是這條時空之門,昏黃的走廊兩旁掛滿了老電影的海報,頂部射燈組成了一扇銀色的大門,一層疊著一層,既有時空穿越之的意,也有朦朧迷離的懷舊意境。在這一條道路的盡頭用射燈再現了以前人們走進電影院的場景。 展覽館巧妙地利用不同屏幕,呈現出經典電影的某些場景,并將主創人員的信息介紹與背景畫面有機結合,不得不贊嘆設計者的精巧構思。 時間的花蕾在蒙太奇的轉換之間綻放,那些刻畫在膠卷影像中的經典角色,卻成了一代人的共同回憶。田華、傅杰、陳強、劉曉慶、李幼斌、倪萍、姜黎黎、潘虹、成龍、王志文、陳道明、趙本山、宋丹丹、范偉、姜文、黃渤等,都曾在長影留下令人折服的精湛演技。 電影藝術館位于長春電影制片廠主樓原址,這里是眾多藝術家夢想開始的地方,或許在這館內的圖片、文字、影像難以描述中國厚積薄發的電影藝術,至少為人們開啟一扇了解長影藝術成就的窗口。 當然,展覽館內還有許多鮮為人知的幕后創作故事,簡單純粹的電影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為中國藝術界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神話。 瀏覽的過程中時不時地被老藝術家們年輕時的容顏打動,朝氣蓬勃、昂揚向上的青春熱血代代傳承,時光飛逝,斯人已老,唯有感念。 《飛來的仙鶴》是許多70后的美好記憶,電影講述了樸素善良的夫婦收養了一名男童,并在丹頂鶴和松花江的陪伴下長大成人,因緣際會下,男童與親生母親相認并回到北京生活,但因思念從小生活的故土和養父母,最終回到熟悉的松花江家鄉?!讹w仙上的來客》女主角很漂亮吧,她的名字也許大家不知道,但她的女兒也是一位當紅的明星,李小璐。 在長影舊址博物館有一處是游客必到的地方,這三個工農兵的剪影形象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場景,當熟悉裝備的音樂聲響起,尾隨著電影膠片進入全新的世界,或者走進甲午風云的動蕩年代,或者走進青春洋溢的敵后特工隊,彈指間,已是幾十年前的回憶,但是這回憶會永遠縈繞在我們每個人的記憶之中。 落榜進士:一個永遠走在路上的背包客,也許有一天會和你擦肩而過。 【 微信:wudan365】【微信公眾號:lvxing36524】【微博:@落榜進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