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是人類社會在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物品。我們所看到的文物,大多數被收藏在各地的博物館中。除了博物館外,民間和海外也存在這為數可觀的珍貴文物。近日,“晉公盤”回家的消息,被眾多網友得知,看到這件文物后,你是否發出了驚呼聲——太神奇了,下面,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這件文物,它為何會成為一級國寶,它到底有哪三點其他文物比不了的地方呢?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絡,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系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 1月26日,山西省公安廳發布消息,通過不斷的偵查和追緝,終于將流失在海外的“晉公盤”成功追回。經過一番研究后,這件文物便在山西博物院會展中心與眾多游客見面了。“晉公盤”回國后,便成為一級文物,接下來,大家一起看看,晉公盤的三點不平凡之處。 一、珍貴銘文 “晉公盤”口徑40厘米,重約7000克(大概14斤),淺腹平地。通過對這件寶貝的觀察后,我們可以發現,這件物品的身上刻有銘文。古代工匠往器具上雕刻文字,正常情況下,需要記錄當時盤主人的生平,經歷和重大事件。但“晉公盤”記錄的方式有點奇怪,用現代的話形容是:分段記載。 在文物內壁上,共有七處銘文,每處三行,共有183字。專家通過查閱相關古籍,將這些銘文翻譯出來,大概講述得是晉國在晉文公的治理下,呈現出一片祥和的盛世氣象。為后人研究晉國歷史,提供了真實可信的依據。 二、彰顯身份 根據相關資料記載我們得知,“晉公盤”是晉國時期特制的青銅禮器。我國古代的禮器主要包括:食器、酒器、水器、樂器、雜器。那么,晉公盤究竟該歸為哪種器具? 在銘文的記載中,我們得知一個重要的信息,“晉公盤”是晉文公送給大女兒孟姬的嫁妝。他希望女兒嫁到出國后,能夠做好該做的事情,成為一個不簡單的女人,并將此器世世代代地傳承下去。 在晉公盤中央,我們可以看到水鳥、烏龜、青蛙等動物,按正常情況推斷,這些動物屬于水族,那么,晉公盤是水器(洗臉洗手)嗎? 我國古代女子出嫁前,娘家都會幫女兒準備嫁妝。而嫁妝是否貴重,直接關系到女兒的臉面。所以,“晉公盤”應該是一件彰顯地位的禮器,它并不具備實用性。 三、傳奇經歷 《國家寶藏》正在熱播,節目組會請來明星嘉賓講述文物背后的故事。一件文物珍貴與否,我們不能只用它的造價來衡量,更應該看重它獨有的歷史價值。 晉公盤被偷盜流失后,被盜墓賊轉手到多個城市,最后流落海外。相關人員更是費了千辛萬苦,才將它重新“請”回國內。正因如此,晉公盤有著非常“傳奇”的經歷。 我國的傳統文物數不勝數,但真正能被評為一級文物,卻數量不多。晉公盤“海歸”后,絕對是一件不簡單的“吸金文物”。 如今,它被陳列在山西博物院,靜靜地講述一段滄桑的歷史故事,如果各位讀者對他感興趣,不如親自去看看,并對它說:歡迎回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