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分布于北京、湖北、河北等省、市的明清皇家陵寢都是以明孝陵的規(guī)制和模式而建造的,從這種意叉上說,明孝陵不愧是一件天才的藝術杰作,是中國文化發(fā)展到高度成熟時期的一項綜合性成果,它開創(chuàng)了明清帝陵的一代新制,在中國帝陵發(fā)展史中具有里程碑的價值和地位。
到南京沒去中山陵,是一種遺憾;拜謁過中山陵卻沒有看過明孝陵,則同樣也是一大損失,與中山陵的雄偉、浩然正氣不同,明孝陵的美恰恰在于一種歷史的滄桑感。 孝陵石像生,孝陵石像生共18對,其中文臣3對、武將3對、站臥馬各1對、站坐麒麟各1對、站臥象各1對、站臥駱駝各1對、站坐?g猊各1 對、站坐獅子各1對。另有望柱1對。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塊石料雕成。不刻意追求形似,而注重神似,其風格粗獷、雄渾、樸拙、威武,氣度非凡。這組石雕對稱地排列在神道兩側(cè),南北長800多米,構(gòu)成威武雄壯的長長隊列,使皇陵顯得更加圣潔、莊嚴、肅穆。孝陵石像生是清代陵寢中規(guī)模最大、最具特色的一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