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也明白,良好的生活方式等一些非藥物方法只是讓血壓回到正常的方法之一,吃藥也是控制血壓重要手段。 (劃重點)高血壓朋友的目標是血壓正常,因為只有血壓正常,心腦血管和腎臟等器官的損害才會最小。 有些人擔心降壓藥的副作用,或者不想背上“藥罐子”的名聲,一直屏著不吃藥,直到引發嚴重的并發癥時才后悔莫及。 今天,我們一起走近潘醫生的門診,看看高血壓患者在服藥方面都有哪些常見的問題。 Part1 潘醫生問診時間 張大爺,您今天的血壓又高啦,最近有什么特別情況嗎? 沒什么特別的情況啊?上次回家后吃了幾天,后來頭不暈、腦不脹了。前兩天我還說:潘醫生水平真高!可這兩天沒吃藥,血壓怎么又高了呢? 大爺,頭暈、頭脹、頭痛等癥狀只是少部分人才會有,大多數高血壓患者都沒有任何癥狀,您可不能光憑有沒有頭暈頭脹吃藥啊。 前段時間,張大爺被查出血壓偏高,潘醫生給他開了藥,并囑托他兩周后來隨訪。這不,周五上午,張大爺來潘醫生門診復診。可剛穩定了沒多久的血壓再次“攀升”,讓張大爺很是苦惱。 張大爺擔心降壓藥有副作用,不想吃降壓藥,甚至想要吃中成藥代替。在潘醫生門診,許多人也有著與張大爺同樣的苦惱,為此,潘醫生在此集中解答。 Part2 潘醫生答疑時間 Q1 頭不暈也不痛,為什么要吃藥? 血壓偏高的危害有很多,非常多的人表面看沒問題,沒有任何不舒服。但是,高血壓會破壞人體的心臟、大腦、腎臟、眼睛等器官,這種破壞是慢慢滲透的,早期一點征兆都沒有,往往很難發現,直到比較嚴重才會表現出來,若是這個時候再去檢查,那可能就比較嚴重了,最主要是這種破壞是持續的,不容易逆轉的,到后期比較麻煩,很難治療。 此外,日積月累以后,隨著心腦血管的損傷破壞,血管變得越來越不堅固,心臟慢慢肥大(大而無力),突發的血壓升高還常常會造成致命性災難,比如腦出血、腦梗塞、急性腎功能衰竭、急性心衰等。 所以,千萬我們不要小看高血壓的這些危害,平時做好血壓監測,在改善生活方式的同時,用藥物把血壓控制好。 Q2 降壓藥有副作用嗎? 是藥三分毒,降壓藥確實有一定的副作用,但是,相比于高血壓的危害,降壓藥的副作用可是“小巫見大巫”了。考慮到患者需要長期服藥,目前上市的主流一線降壓用藥的副作用是比較小的,發生副作用的比例也比較低,適合高血壓朋友長期服用。 目前,上市的主流一線降壓藥主要有四類:
安全性高,常見的副作用是干咳,其它很少見的副作用包括皮疹、胃腸不適等。極罕見是血管神經性水腫,如果發生在舌、聲門和喉部是危險的,應立即停用并前往醫院。 對xx普利類藥物過敏、雙側腎動脈嚴重狹窄、有過血管神經性水腫病史、妊娠和哺乳婦女,應該避免使用這一類藥物。 血管緊張素Ⅱ受體阻滯劑(即xx沙坦)類藥物
安全性高,常見的副作用是干咳,其它很少見的副作用包括皮疹、胃腸不適等。極罕見是血管神經性水腫,如果發生在舌、聲門和喉部是危險的,應立即停用并前往醫院。 對xx普利類藥物過敏、雙側腎動脈嚴重狹窄、有過血管神經性水腫病史、妊娠和哺乳婦女,應該避免使用這一類藥物。
這類藥物總體副作用比較小,主要的副作用包括胃腸道不適、皮疹、干咳(比上一類藥物發生率要低很多),也有可能引發極罕見的血管神經性水腫。 對xx沙坦類藥物過敏、雙側腎動脈嚴重狹窄、有過血管神經性水腫病史、妊娠和哺乳婦女,應該避免使用這一類藥物。 此外,xx沙坦類藥物不應與xx普利類藥合用。
安全性高,常見的副作用是水腫,包括面部、下肢水腫,有些人是全身腫脹,少見的是牙齦腫脹。其它的副作用包括頭痛、面紅、心跳加快、皮疹、消化道不適、過敏等。
目前最常用的是氫氯噻嗪和吲達帕胺。主要的副作用是低血鉀,可能會導致全身乏力,必要時抽血化驗。其它的副作用包括干擾血糖、血脂、尿酸的代謝,引起血糖、血脂、尿酸的升高。部分對磺胺過敏的人可能對氫氯噻嗪過敏,引起全身皮疹。 利尿劑對于血壓控制不好的患者是良藥,一般來說使用兩種降壓藥不能控制好血壓的話,應該加用利尿劑,往往效果會比較好。 這些降壓藥的副作用總體來說都比較小,當然,具體的副作用也因人而異,高血壓的朋友請您在醫生指導下服用。如果在服用降壓藥物的過程中有不良反應,可以及時詢問醫生更換藥物。 不過,所有降壓藥過量都會導致低血壓,所以平時應該注意監測血壓,一旦出現低血壓,應該及時減量或停藥。 Q3 中成藥有沒有副作用,吃中成藥會不會好一些? 中成藥也有副作用,只是我們以前不大了解它的副作用,就以為中成藥沒有副作用了。近些年,隨著國家對藥物管理和不良反應監測的不斷規范,對于中成藥不良反應的認識也越來越清晰。 一般情況下,高血壓中成藥多是針對平肝潛陽、滋陰補腎化痰活血等中醫原理進行配方,能夠緩解部分高血壓患者的頭痛頭脹、耳鳴、視線模糊等癥狀,但降壓作用非常有限,不能用來替代西藥降壓藥。 而有一些降血壓效果比較好的中成藥,往往含有西藥成分,如氫氯噻嗪(雙克)、氨苯蝶啶、可樂定、利血平等。由于某些副作用,利血平在臨床上基本棄用,而可樂定也不是一線用藥,雖然含有這些成分的中成藥也能降壓,但對我們心臟、腦和腎臟等靶器官保護比較差。所以,我們還是不建議吃中成藥。 Q4 什么時間吃藥比較合適呢? 我們吃藥的時間需要根據自身血壓情況來選擇。 ① 早上6~8點起床后血壓比較高,這是多數人比較常見的。如果是這種情況,建議在早上起來就吃藥。可以把降壓藥片放在床頭柜,早上醒了就吃,既可以讓清晨血壓控制好,又不容易忘記或漏吃藥。 ② 還有許多人,在下午4~6點左右血壓比較高,而早上起來的血壓是完全正常的,那建議您下午2點左右服用降壓藥。 ③ 有一些人,早上起來血壓高,下午4~6點又高,那么建議您的降壓藥分成早晚兩次吃,早上起來吃一次,下午2、3點左右再吃一次。 ④ 還有一些人,血壓規律和大多數人不一樣,白天血壓基本正常,但晚上和夜間血壓高,建議您睡前服用降壓藥,同時建議您服用藥物之后再使用24小時動態血壓監測了解一下血壓控制是否良好。 總的來說,服用降壓藥的時間不是一成不變的。醫生會根據您的血壓的不同特點,在不同的時間點給藥,并通過藥物服用后的血壓情況再進行調整,這樣才能讓血壓正常而平穩。這里面,血壓監測和記錄就非常重要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