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春聯好習俗
新春伊始,春節將臨,按照我國的傳統習俗,城鄉百姓家家戶戶總要貼上新的春聯,有些地方還要貼窗花、吊錢、門神,以示辭舊迎新。
更有一層神學含義,是為了擋住夕獸、年獸和各種兇神惡鬼,期冀度過和和睦睦的除夕之夜,迎來甜甜美美的新春佳節。
在風水上,人們向往的是美好、吉利的事物,家中多布置吉祥美麗的字畫裝飾,則能讓家宅有開運增福的象義。
春節期間家里長輩們還會提醒我們要多說吉祥話、多做吉利事,是“道酉”文化的一種表現,“道酉”相當于“說吉”。
反之,追求暴力、恐怖、血腥等的群體,多有兇神伴隨,意外病災常隨。
傳統貼春聯時間
民間通常是小年過后,到除夕之前的時間段粘貼對聯。
也有“二十九,貼倒酉”的習俗,選擇在臘月二十九這天粘貼“道酉”和春聯。
但在今年的臘月二十九,是擇日中的大忌日子。
PS:民俗和專業擇吉要分開,有很多民俗是誤傳。
今年2月3號(臘月二十九)是「四絕日」
今年2019年的大年初一是在2月5日,前一天的4日是立春,再前一天的3日是「四絕日」,為四季之終,古人害怕窮盡,認為不吉。
「四絕日」是什么?
依我國古代的陰陽五行說,立春后大地回春,水(冬天屬水)就絕了,為季節五行之終,代表氣數的窮盡。
經言:“何謂四絕?時受死始立,相付悲哀,相去庾絕...此時占吉兇,必為暴禍在門流血,至縣官不出,其時女子逆生(難產)...誰適憂者,天禍視汝,得此日而臨之,以占萬事,必為暴死道路,其不出月中也。”
所以預測師多不在這種四季相交、節令轉移、陰陽雜亂之時為人占卜,黃歷、通書都會寫“日值四絕 宜事無取/大事勿用”,是擇日忌用的日子。在古代往往是用作新官接手,和舊官退位所用。
古代典籍中有記載稱,在四立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四離日(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前一天)、四絕日(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的前一天)不可行房事,否則一次折壽三年。
這也符合當代科學的混沌機理,即當系統達到某個臨界數值時,系統間會出現時而有序時而混沌的現象。因此不能一律理解為迷信,做事還是避開這些日子為好。舊文點擊跳轉
今年2月3號是「月破日」
「月破日」——與月支相沖的日子,在3號這天,乙丑月見辛未日,天克地沖,西南、東北方的負磁場最強(家宅坐向),若犯之(特別是屬羊、牛之人),則易有災禍。
月令是地球圍繞太陽公轉而成的,它代表在某一個時間段內某一最強盛的磁場,而與之相對沖方則是最差的磁場,天地之氣雜亂,人體之氣難以跟天地之氣協調,所以容易引起許多兇險的事。
破日有破敗之意,日月相沖,也叫「大耗」,斗柄相沖相向必破壞的日子,因此黃歷、通書會寫“日值月破,大事不宜”。唯有諸如破土、拆卸、求醫等先破后立則可在破日進行,但加上這天臨“四絕日”,這些也不宜了。
貼春聯也忌諱?
貼春聯是祈福的一種,這個時間點做了該事則會產生相對應的磁場影響,經過古圣賢長久的仰觀天文俯察地理,總結出天體日月星辰對地球和人影響的具體時間和方位,并引導人們跟著天地運動的規律行事,能起到趨吉避禍的效果,這門學術稱為「擇吉」。
能否化解?
往往很多時候,人們無法避開要用這樣的日子辦事,當然有化解之道。
其實,不同命格的人用了發兇的程度也不一樣,如用的時辰有天帝、太陽等吉星到個人命宮,就能完全化解。
只是因為人們不是易學者,不明白其中道理,編歷的人寧可把化解之法掩蓋,只講其兇,不講其吉,是為了告誡人們避開此等日子和方位。
哪天貼春聯比較好?
如果3號沒貼,4日除夕立春是適合祈福的,選擇早上6點到中午12點之間陽氣升起時粘貼,就能納吉氣,祈順意。
如果是雕刻的春聯、木制的對聯牌匾,則可以除夕當日掛上,或提前掛好,用紅布遮蓋,選好的時辰揭開即可。
祝各位讀者,新春處處清平如意,家家吉慶遂心,財源福祿照臨門,恭祈豬年好運。
|
|